除了用户使用时长,短视频还能贡献什么

远山2020-10-16 13:24

远山/文 10月13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正式发布《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网络视听产业中的各个细分领域中,短视频的市场规模占比最高,经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已达9.01亿人,较2020年3月增长4380万人。而在各个细分领域中,短视频的用户使用率也最高,达到87.0%,用户规模则为8.18亿人。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到110分钟,并通过与不同领域叠加而进一步拓展市场规模。

智能手机的诞生,打破了手机作为单一通讯工具的局限,拓展为在线社交、购物、娱乐等多功能叠加的平台,尤其是在线社交平台可谓智能手机红利的最大分享者,被称为“国民社交软件”的微信就是最好的代表。

随着短视频平台崛起,呈现出紧追在线社交的趋势。2017年《经济学人》在其刊发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今日头条的1.2亿用户平均每天使用头条APP74分钟——超过了包括Facebook和微信在内(微信的用户平均使用时间为66分钟)的大多数国内外大型社交平台。如果相关数据参数成立,意味着如今短视频用户的使用时长大幅度领先于其他在线应用,占据了在线服务的首位。

短视频用户时长的不断拓展,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最大的争议就在于短视频是否会变成用户时间“黑洞”。我们或许可以换成另一个命题:除了不断增加的用户使用时长,短视频究竟能给社会经济带来什么?短视频未来还能贡献什么?

显然,消费是人类的天性,如果说网购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消费层次,那么短视频就指向精神消费层次。从世界各国的发展来看,当经济达到一定阶段,国民精神消费需求会超越物质消费需求,带来庞大的市场空间。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约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1/5,由此可见其所带来的不仅是满足国民精神消费所需,还催生出勃兴的经济收益。

因此,短视频正在成为中国的新兴产业,有消息称字节跳动今年的营收目标要达到2200亿——这还是在TIKTOK在国际市场受到打压的情况下。短视频产业未来几年仍处于经济收益的爆发期,这可以从腾讯、快手、字节跳动、百度等巨头纷纷加大短视频投入看出。资本将持续加持,竞争加剧也会带动产品内容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而政府的外部监管则会不断过滤其中的低劣产品,也有助于短视频市场的优胜劣汰。

所以说,目前部分声音担忧短视频“耗时”,本质上是对短视频所呈现内容质量的关注。但更需要看到的是,短视频的内容和领域升级正在快速实现。比如,在线教育、知识付费、电商、原创影视短剧等,都可以通过短视频加以实现,短视频与直播将构成众多领域开拓线上新赛道的两驾马车。直播主要特性是以上领域的在线实时交互,以及相关产品的一次销售,短视频则可以将在线教育导师的直播教学内容、知识付费内容、直播内容精华等重新打包精编,形成二次传播及营销。相比于直播,短视频可留存、可剪辑加工,具有内容的多样性和使用的多场景性,也就能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边界。

此外,短视频变长也将带动新的产品形态。短视频平台开始放宽视频时长限制,十分钟乃至更长的中等时长视频产品比重会不断上升,从而汲取短视频与长视频的各自优点,为用户提供更丰富、完整的内容。

所以,接下来的短视频所提供的不只是内容,更是购物、教育、社交等大量新功能融入的综合服务体,短视频综合社区、短视频社交平台、工具型短视频等垂直细分生态具备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应用短视频所能带来的扩展边界还很长。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员)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