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伟/文 一山不容二虎。
台湾这个小小的地方,确实容不下张忠谋和曹兴诚打架。1997年8月,联电旗下的联瑞开始试产,一个月后月产能便达到3万片。这让曹兴诚一方士气大振,10月份,联电管理层放出话来:两年之内干掉台积电。
这样的话放出来没几天,一场大火将联瑞厂房烧得干干净净,不但百亿新台币投资化为乌有,20亿新台币的订单也无法完成。
如前文所述,这场大火虽然给曹兴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并没有伤及联电的根基。
导致联电落后于台积电的,是技术。
芯片制造技术,业界称为制程。这个制程,是包含知识产权的,是企业的不传之秘。芯片内的线路密度达到某个层级时,不同的厂商,由于制程不一样,产品的成本、合格品的比率、产量都不一样。在0.18微米制程时代,联电的技术是领先台积电的。等到芯片的密度进展到0.13微米时,联电和台积电分别组建了各自的国际合作队伍展开攻关。联电的合作方是IBM、英飞凌,但三方各有盘算,劲使不到一块儿,项目最终宣告失败。于是联电决定自行开发,结果发现难于登天,时间白白被耽误。而台积电方面,有林本坚这样的技术大咖,加上张忠谋精准的眼光,台积电找对了合作对象,合作各方齐心协力,将联电甩在了身后。
焦点转到张汝京。
张汝京自从在大陆帮助华晶上华改造了一条生产线后,对大陆这片投资热土念念不忘。他离开世大半导体,在开曼群岛注册中芯国际,目的就是大陆。
而大陆这边,正持续发力追赶国际先进技术。
2000年6月,当时的大陆国家经贸委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制定并通过国务院发布了一份文件《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这份文件又称18号文,对芯片厂商和来自海外的投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惠待遇。
18号文发布仅两个月,2000年8月,张汝京的中芯国际落户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
张汝京自己就是“建厂狂魔”,他还带来了来自台湾、美国、韩国、欧洲的400多名优秀的工程师,其中也有从台积电挖来的人才。
13个月后,一座现代化的8寸晶圆厂矗立在上海郊区的稻田中。2001年,中芯国际试投产,2003年,中芯国际销售额达到3.6亿美元,2004年猛增至9.75亿美元,并于当年在香港和美国两地挂牌上市,跻身全球第四大芯片制造厂。
张汝京登陆对曹兴诚和张忠谋而言,是个不小的刺激。两个人的反应大相径庭。张忠谋冷静观察、按兵不动,因为执政的陈水扁像防贼一样看着台湾的这些芯片厂。
曹兴诚则按捺不住,跨海登陆,在苏州投资,创立了和舰科技。
之所以名字中有“和舰”二字,是因为曹兴诚非常崇拜中国历史上打开对外贸易通道的郑和,他希望这家企业能像郑和的舰队一样纵横四海。
现在,海峡两岸的人可以大大方方地说,和舰科技是曹兴诚创办的,但在20年前,这是一个虽然人人知晓但却不能公开言说的秘密。
因为陈水扁当局的公开阻挠,曹兴诚采取了曲线投资的策略。
从投资方的身份看,和舰科技是外商独资企业,外商名称是英属维尔克群岛橡木联合公司,注册资本3.5亿美元,注册时间是2001年11月23日。
在企业法人、以及企业高管、董监事人员名单中,见不到曹兴诚的名字。和舰科技的法定代表人是徐建华,住址是台湾新竹市。
当然,徐建华是曹兴诚的老部下,在联电供职15年之久,和舰科技的高管和技术团队,清一色联电的背景。
就这样,曹兴诚公开地跟陈水扁当局耍起了“花招”,大家都知道和舰科技是曹兴诚的,是联电的关系企业,但又拿不出证据。
曹兴诚还不断地用言语挑逗陈水扁当局,我上午到大陆,下午回台湾,不算是“离台出走”吧?
2003年5月,和舰科技在苏州的的8寸晶圆厂正式投产。
在此之前4个月,2003年1月,陈水扁当局批准台积电登陆投资案。台积电的计划是在上海松江投巨资建设一座8寸晶圆厂。
相比较之下,还是张忠谋老道。张汝京和曹兴诚的先后登陆,让陈水扁当局知道,这一波半导体登陆投资热潮,是挡不住了。2002年3月,陈水扁当局宣布,开放台湾企业登陆投资设立8寸晶圆厂。同时,陈水扁当局为此类投资设定了两个条件:第一,鼓励台湾企业以旧有设备作价投资,如果是新设备,两年后再议;第二,采取总量控制的办法,2005年之前以核准三座晶圆厂为上限。这一次开放,似乎就是为台积电专门准备的。这个政策出台不久,台积电就提出了申请,陈水扁当局也就批准了。
就这样,2000年张汝京来了,2001年曹兴诚来了,2003年张忠谋来了。4年之内,台湾岛内顶尖的晶圆三雄,先后落户大陆的长三角,先后投资建设8寸晶圆厂。
三雄相争,就这样一路从台湾打到大陆,打到长三角。(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