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产业链创新发展峰会展望关键词:现状、期望与协作

田进2020-11-27 16:57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田进 11月27日,经济观察网从首届中国产业链创新发展峰会(以下简称峰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峰会将于12月18日在北京举行,参会嘉宾将包括两院院士、中国500强企业等。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产业链创新的“现状、期望、协作”成为了峰会展望的关键词。

在新闻发布会上,对于中国产业链创新发展现状,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春晓从国家科技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三方面做了具体介绍。

曹春晓介绍,在科技计划上,“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陆续启动了59个试点专项、6个试点专项;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根据最新的不完全统计,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少于322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少于41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少于17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不少于217个,国家实验室(含筹备)不少于20个;在制造业创新中心方面,“十三五”期间,工信部共批复了16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遍及全国10个省份及直辖市,涉及汽车、医疗器械、集成电路等多个高端制造领域。

在这样的背景下,峰会的举办应运而生。

据经济观察网了解,峰会期间将举办航材产业链、锂电产业链、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链等创新发展专题论坛。涉及的议题包括“推动航材产业链创新、助力军民融合大发展”、“保障锂电产业链安全、加速国内大循环格局”、“提升医药产业链水平、凝聚健康发展新动力”等。

在答记者问时,对于此次峰会的期望,中企联常务理事陈玉涛表示,一方面是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另一方面是继续推动产业链协同,加强产业链之间企业的联系和合作,优化现有产业链的稳定和应用规模水平。“同时,我们希望能搭建一个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平台,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满足市场的有效需求和潜在需求,实现供需匹配和动态均衡发展。“

中企联常务副理事长史向辉则表示,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0年稳居世界首位,说明我国是全球最有潜力的大市场,具有最完备的产业配套条件,是推动全球制造业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但是工业基础能力仍有待提升。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要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基础能力提升显得更为紧迫,需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产业链创新,以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在对峰会的期望之外,峰会期间企业的“协作”也被认为至关重要。为此,峰会也将召开工业强基一条龙示范企业闭门研讨会。

曹春晓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通过产业链创新融合平台,我们希望促成研发机构与生产企业的对接,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我们希望促成生产企业与应用企业的合作,增强产品在市场化阶段的确定性;同时我们也提供产业链服务,给予企业政策辅导以及资金链对接服务,陪伴企业的壮大和成长。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国资新闻部记者
关注宏观经济以及人社部相关产业政策。擅长细节深度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