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指数创3年来新高,中国经济迎来暖冬?

宋笛2020-12-05 09:09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宋笛 杜涛 国家统计局披露的11月PMI(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2.1%,创2017年9月以来的新高,财新11月PMI指数54.9%则达到十年来的高点。

12月3日,经济学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对经济观察报表示,11月的PMI环比提升0.7个百分点,这显示出复苏的节奏明显加快,大超预期。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也认为,11月PMI各项分类指数普遍改善,制造业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恢复性增长明显加快。

此次PMI上涨呈现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尽管反映资金紧张的小型企业占比数依然达到42.3%。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处于扩张区间的达19个,生产指数、新订单数、新出口订单和进口指数等多项指标均处于扩张区间且进一步增长。更重要的是,此前恢复不及预期的小型企业PMI指数也在11月出现了0.7个百分点的增长,大中小型企业均处于景气区间。

作为先行指标之一,PMI指数的新高显示了经历了近7个月的修复后,中国经济似乎正在迎来一个“暖冬”。多位接受采访的研究者对经济观察报分析,叠加10月份的经济增长速度,整个第四季度增长可能会超过市场的预期,而这种增长的态势有望持续的明年上半年。

宏观政策已经敏锐察觉到市场的变化。央行三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重提“闸门”,强调了“跨周期设计”。多家研究机构对于11月社融增速也给出了略微保守的预测,从年中开始的货币中性进程似乎已经完成回归。

不过这种进程正以极为谨慎的进度推进,一位东部城商行人士就表示尚未明显感觉到市场有收紧的趋势。

“暖冬”的预期之下仍有隐忧。从10月份的数据来看,“三架马车”投资和消费两端的恢复未达预期,出口的持续拉动能力也需要保守估计,一位义乌外贸企业人士预测今年工厂可能会提前放假,国际商贸城外贸摊位的租金也出现了大幅度下降。恒大研究院任泽平团队 在其公众号泽平宏观中数次强调“经济持续恢复,但不宜盲目乐观”。

12月2日,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盛松成撰文指出,宏观政策取向已由“稳增长”转变为“稳增长与防风险并重”其看法是当前远未达到收紧货币政策的条件,中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儿”,至少在明年上半年之前,都不应收紧货币政策。

PMI指数新高

PMI连续9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恢复性增长有所加快。

赵庆河分析,11月PMI指数主要包括产需两端协同发力、进出口景气度稳步回升、价格指数升幅较大、大中小型企业景气度均有所回升等特点。

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为53.0%、52.0%和50.1%,分别比上月上升0.4、1.4和0.7个百分点,均位于临界点之上。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高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管清友对经济观察报分析,从供需层面来看,两端都很旺盛,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均创下年内新高,且供需缺口持续缩小,需求回补成效显著。

PMI的增速超过了此前多家机构的预期,10月的PMI指数环比微落0.1%,其中小型企业的PMI为49.4%,处于荣枯线下,新订单指数也有所回落,低于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一些机构和研究者据此认为制造业回暖的基础仍旧有待稳固。

不仅是制造业PMI,按照统计局披露的数据,非制造业PMI以及PMI综合产出均出现较为强劲的复苏:1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4%,高于上月0.2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位于55.0%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5.7%,高于上月0.4个百分点。

据此,国宏宏观在研报中指出,这种共振扩张预示经济复苏态势强劲,四季度GDP增速可能超预期上行(当前一致预期5.5-6%)。

三驾马车

PMI的攀升受多种动力推动,其中新增出口订单是重要的原因,11月新出口订单指数继续回升0.5个百分点至51.5%,连续第7个月反弹,连续3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创2018年以来新高。

11月进出口数据尚未披露,但是一些先行指标显示了11月出口将维持可观的增长,中国港口协会披露数据显示,11月上旬,协会监测八大枢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3.1%,较前期加快6个百分点,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1.5%;中旬八大枢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8.9%;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9.5%。此外,截至11月27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上行4.63%至1198.72点。

一位义乌本地工厂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进入6月,其所在的工厂订单就开始恢复,至11月上旬已经达到了一个高点,主要是圣诞节将至,海外订单出现高峰。

11月27日,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在公众号上发布了《关于集装箱产业链企业齐心协力稳外贸促增长的行动倡议》其中提出自7月以来,中国出口货量急剧上升,出口集装箱需求猛增,但同时,全球物流效率大幅降低,最终造成了目前出口箱紧缺的现象,全球新冠疫情导致对中国出口依赖的加强。

中国集装箱龙头企业中集集团的一些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的一季度,11月24日,中集集团(000039.SZ)在深交所互动平台表示,航运复苏、集装箱需求复苏对该公司经营有正面影响。

中集集团称,今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集装箱市场量价均有明显提升,目前该公司集装箱订单已经排到明年一季度,毛利率在今年三季度也已经回到正常水平,后续价格走势受市场需求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

在2020年中国经济修复的整个过程中,进出口特别是出口发挥重要的作用。按照海关披露的数据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3.12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0.7%;其中,出口12.71万亿元,增长1.8%;第三季度我国进出口8.88万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出口5万亿元,增长10.2%。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李魁文在10月的新闻发布会中表示中国出口展现了较强的韧性,从4月份开始,连续6个月正增长,表现超出市场普遍预期,其中防疫物资拉动出口增长2.2个百分点,“宅经济”商品拉动出口增长1.1个百分点。

与进出口相较,投资的回暖速度则略缓于市场的预期,10月固定资产增速为3.22,1-10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0.7%,但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速已经出现回落迹象。工业投资则尚未由负转正,同比下降2.2%,降幅比1—9月份收窄1.1个百分点。

一位地方交通部门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尽管今年财政做了一些努力,但是受到多种限制,财政以三保为首要目标,因此基建并不是最优先的日程之中。

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也远未恢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4.7%,远低于2019年全年的57.8%。

依托于出口暖冬是否坚实?另一位义乌商贸企业主的态度更为谨慎,他认为目前的订单回升不会持续太久,他接触的一些工厂已经做好了提前放假的心理准备。

价格与货币

“经济持续复苏,但应警惕通胀抬头风险”,管清友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在PMI恢复新高的同时,价格指数的跳升也引起关注。赵庆河认为11月PMI的特点之一在于价格指数升幅较大。随着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以及企业生产、采购活动加快,本月制造业原材料采购价格和产品销售价格均有明显上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为 62.6%和56.5%,分别高于上月3.8和3.3个百分点,均为年内高点。

从行业情况看,受下游行业需求拉动,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更为明显。本月石油加工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两个价格指数均位于6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10月的PPI指数环比有9月的微涨转为持平,管清友分析,由于下游需求大增带动中上游回暖,补库存力度加大,价格指数出现跳升,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产成品出厂价格指数都回升了3个百分点以上,螺纹钢更是创下三年新高,PPI年底转正的可能性较大。

CPI则保持了较为稳定的态势,10月CPI环比下降0.3%,从同比看,CPI上涨0.5%,涨幅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同比涨幅回落较多,主要是受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翘尾因素减少以及猪肉价格由升转降的影响。

从CPI指数来看,似乎目前离通胀迹象出现尚有不少距离,但11月27日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央行原行长周小川发表了论文《拓展通货膨胀的概念与度量》提出,应该拓展通胀的概念和度量方式,纳入诸如资产价格等更多维度,以防止长周期的比较失真,文章中举的一个例子是房价。

11月26日,央行发布了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中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好于预期,供需关系逐步改善,市场活力动力增强,相较于上一季度的报告,诸如“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等描述方式重新出现。

市场据此判断从年中向稳健中性的回摆已基本就位,货币政策将会边际性的收紧,一个迹象是10月M2增速已经环比下降0.4%。

盛松成在文章中表示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和稳定经济增长,同时防范金融风险,所以不宜收紧货币政策。

盛松成认为目前财政政策潜力有限,收紧货币政策不利于防范化解银行信贷风险,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8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987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6%,较上季末微升0.02个百分点;同时伴随收紧的利率走阔的过程中,民营企业受到的冲击更大。

基于此,边际收紧的趋势是否将会进一步延续?“仔细想想,灵活适度四个字的含义”,一位金融监管层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科创新闻部主任兼高级记者
主要关注于科技类、创业类产业政策、创投领域以及交通物流领域。擅长深度报道和人物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