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2020年销量下滑7.46% 汉EV月销过万高端突围初见效

干群芳2021-01-08 18:06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干群芳 “我们没有‘明’这个车型规划。”1月7日,比亚迪汽车一位高层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1月6日,网络上流传比亚迪将推出一款全新车型,这是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高端MPV,外界传言该车型为“夏”。随后,比亚迪一位负责人否认了“夏”的存在,而后有消息说,这款车最终的名称为“明”。显然比亚迪的王朝系列产品中,还不会增加这两个新的兄弟。但不管如何,比亚迪还将在高端车型上有新的动作。

比亚迪在2020年的动作几乎就是围绕着品牌的高端化进行的。今年1月5日晚间,比亚迪发布了2020年销量,该公司在12月份销售了56322辆,同比增长30.4%;全年累计销售42.7万辆,同比下滑7.46%。其中,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为189,689辆,与2019年同期相比,销量下滑了17.35%;相反,比亚迪的燃油汽车全年销量237,283辆,同比增长2.32%。

尽管销量下滑,但从销量结构来看,比亚迪2020年还值得一点掌声。比亚迪售价超过21.98-27.95万的新车汉EV,在去年7月上市之后,在短短5个月中,已经成为其新的销量支柱。数据显示,汉EV从7月份上市至12月,累计销售了40556辆。12月份汉EV销售了12089辆,占比亚迪当月销量比例高达21.5%。

汉EV是比亚迪的旗舰新能源车型。从2018年开始,自主品牌尝试通过高端电动车进行品牌突围,价格突破20万元的车型包括荣威Marvel X、埃安LX等等,不过这些车型的销量并不理想。从去年开始,上汽乘用车、东风、长安等等企业都试图通过推出新能源汽车的新品牌来实现高端化。不过,比亚迪似乎并没有这样的想法,比亚迪目前的思路依然是通过产品的高端化来实现品牌的高端化。

由于12月数据暂未统计,暂以乘联会11月份销量数据来看,比亚迪汉EV销售9463辆,位列新能源乘用车榜单第四,前三名依次是宏光MINIEV、特斯拉Model 3和欧拉R1。除了特斯拉Model 3之外,其他两款车型都是价格在10万元以下的微型车,这意味着比亚迪汉EV成为自主品牌20万元以上纯电动车的销量冠军,并且销量规模接近一万辆。

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汉EV有30%-40%的比例卖给了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全部都是来自私人消费端的订单。上述人士告诉记者,汉EV还有3万台的订单未能交付,产能问题要到明年上半年才能完全解决。但仅仅依靠产品力是无法解决品牌向上的问题,近几年比亚迪一直试图摆脱原本的品牌形象。一方面,其通过王朝系列淡化了品牌标识,另一方面比亚迪换标其实也在暗中进行。今年1月1日,比亚迪公布了其全新车标,车标的核心依然是BYD三个字母,但去掉了椭圆形轮廓,B字母和D字母则减少了笔画,三个字母都没有封口。

从行业来看,2020年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累计销售1503605辆,同比增长12.9%。2020年吉利汽车累计销量132万辆,自2017年以来,吉利汽车连续四年夺得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而在新能源汽车来看,比亚迪大概率是销量最大的单一车企。不过,特斯拉和上汽通用五菱等车企在2020年销量增长迅速,这对比亚迪形成了压力。特斯拉目前在中国销量已经超过10万辆,其中Model3月销量突破了两万,而随着Model Y的上市,特斯拉在2021年的销量会轻松的突破20万辆。这将超过比亚迪目前的销量。

不过,从2020年开始,比亚迪股价一路攀升。1月8日,比亚迪股价为227.1元,总市值超6000亿元。2020年年初至今,比亚迪A股股价累计涨幅高达350%。

最近一个月,比亚迪还在资本市场进行了多个调整。2020年12月31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控股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筹划分拆上市事项,并授权公司及比亚迪半导体管理层启动分拆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包括可行性方案的论证、组织编制上市方案、签署相关协议等。虽未透露上市时间,但中信证券近日提到,比亚迪半导体预计今年年内申报上市。

另一方面,比亚迪还准备拆分电池业务上市。1月4日,由弗迪实业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的重庆弗迪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为1亿元。弗迪实业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100%持股,这也意味着新成立的电池研究院由比亚迪100%间接持有,比亚迪的动力电池版图再度扩张。

弗迪电池正在加速扩建产能,在深圳、重庆、青海、西安、长沙、贵阳六地地设有工厂,计划2021年和2022年总产能达到75GWh和100GWh。其中,重庆、长沙和贵阳三地主要负责刀片电池的生产,三个工厂累计产能可达65GWh。2020年12月21日,比亚迪又在蚌埠设立刀片电池项目,年产能为20GWh。按此计算,比亚迪刀片电池目前产能规划达到了85GWh。

作为比亚迪电池的在国内的竞争对手,宁德时代在8日股价为404.50元,总市值9422.72亿元,远超比亚迪。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汽车产品报道部记者
关注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报道车企动态、行业事件、政策变动,记录新能源、智能网联新技术浪潮下的产业变革。提供新闻线索可联系ganqunfang@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