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百家机构扎堆调研硅片股立昂微 专家称硅片产能尚无缺口

沈怡然2021-01-13 17:05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沈怡然 实习记者 李紫萱 过去一周,一家上市不足半年的半导体企业立昂微(605358)被超120家机构集中调研,而机构最感兴趣的问题是公司半导体硅片的进展和涨价预期,有机构认为,这一轮芯片的缺货将引发上游硅片涨价,立昂微作为该领域龙头公司,将受益于这一波产能紧缺。

1月13日,北京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师、北京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朱晶对记者表示,芯片代工厂产能紧缺并不代表原材料厂商产能紧缺,2020年芯片产能紧张主要集中在晶圆制造端和封测端,目前来看,处于更上游的硅片并不存在产能缺口。

立昂微成立于2002年,2020年8月登陆科创板。公司处于半导体产业链的上游环节,70%的营收来自半导体硅片材料,30%来自半导体分立器件。

上市至今,立昂微股价上涨超过10倍,一度高达140元,公司的价格从12月中旬开始至今回调了约25%。12月中旬起,超百家机构密集调研立昂微。

其同业者沪硅产业(688126)也曾被机构抱团热炒,在首发后2个月内股价涨了8倍。

上百家机构调研

根据调研记录,前来立昂微调研的机构约有30家基金公司、20家证券公司、20家私募机构、10家保险公司和海外机构。

硅片,是制作芯片的重要材料,当前,在疫情、贸易、中美摩擦等因素作用下,全球芯片产能供给出现全线紧张的局面,其中8英寸的芯片受限于产能尤为紧俏。

立昂微的热点即在于,公司硅片业务中70%收入来自6英寸和8英寸硅片,其拥有8英寸硅单晶锭、硅抛光片和硅外延片大批量生产制造能力,同时12英寸硅片已进入客户验证阶段,未来即将量产出货。

立昂微处于半导体行业的上游环节,公司向多晶硅材料厂商、设备供应商采购,然后研制成半导体硅片、硅基材料,再送往下游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和光电子半器件制造厂商,做成完整的成品,最终进入各行业整机厂商的供应链。

朱晶表示,8寸代工厂产能紧张,主要是由于8寸设备难采购导致代工厂难扩产,但8寸硅片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而且从当下市场格局来看,本土8寸硅片厂也不具有稀缺性,所以它们能否受益于这一轮产能紧缺,还有待验证。

根据IC Mtia数据,全国有十多家半导体硅片生产厂商,例如有研半导体、中环股份、南京国盛、上海新昇、上海新傲、河北普兴、昆山中辰等。

涨价预期

进入1月,部分券商企业上调了公司评级至买入,并发布报告表示,半导体的缺货行情引发上游硅片涨价,行业龙头将优先收益。

从目前的市场反应观察,涨价趋势正在从芯片向上游蔓延。

立昂微称,目前公司功率半导体产品价格和6英寸硅片产品价格已经实施涨价。同时,部分产品正在与客户就涨价事宜进行协商,最终情况依协商结果而定。

公司在回应机构时称,对于半导体硅片和半导体分立器件两大业务,目前在手订单充足,产能饱满。公司认为,当前芯片厂涨价是非常普遍的,市场对半导体需求持续上涨引发了产业链供不应求的行情。

涨价预期是否会进一步蔓延?

朱晶表示,如果2020年行情持续,逻辑上是会传导至上游材料的,但有一个变量是,曾在2020年过度备货的国产手机厂商,可能会选择在今年下半年砍单,导致下游需求减少。

根据调研记录,机构在几次调研中还问询了立昂微12英寸硅片项目进展,对此,立昂微回应,目前公司的12英寸硅片项目已通过数家客户的产品验证,并实现批量化的生产和销售,目前正在持续扩产中,预计2021年底项目建设完成以后将达到年产180万片规模。根据招股书,从公司2018年产能结构来看,12英寸硅片占比较小为8%。

半导体硅片可以按照尺寸、工艺等方式进行划分。一般可分为 12 英寸 (300mm)、8 英寸(200mm)、6 英寸(150mm)、5 英寸(125mm)、4 英寸(100mm) 等规格。其中12英寸的研发制造技术含量最高,覆盖了大部分的高端芯片工艺,8英寸、6英寸次之。朱晶表示,目前12英寸硅片产能以进口为主,国内尚未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化。

财务数据来看,2017-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32亿、12.23亿、11.9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6亿、1.81亿、1.28亿元。截至目前,公司的总市值为420亿。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科创新闻部记者
关注硬科技领域,包括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无人机、虚拟现实(VR/AR)、智能穿戴,以及新材料领域。擅长企业深度报道及上市公司分析报道。发现前沿技术、发展趋势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