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春节”是一场新的全国大考

沈彬2021-01-21 18:52

沈彬/文 之前,乡愁是一张窄窄的火车票,我在这边,家在那头。如今,乡愁成了一纸核酸证明,我在这头,家在14天“居家健康监测”的那头。

1月20日,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返乡人员需持有7日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才能够返乡”,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带上核酸报告返乡”的要求,因为有太多的模糊地带,引发了舆论热议,甚至有人提出了“八十一问”,要求落实细节。

好在国家卫健委给了权威回答,明确了“返乡人员”的范围,它指从外地返回农村地区的人员,主要包括:一是跨省份返乡人员;二是来自本省内中高风险区域所在地市的返乡人员(中高风险区域内部人员原则上不流动);三是本省内的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交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而且还规定,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乡后,还需14天“居家健康监测”,“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并在返乡后第7天和第14天分别做一次核酸检测。

也就是说,总共得做3回核酸检测,并且还有14天“居家健康监测”。当然,卫健委做出这样的防疫安排是有科学依据的。但是,这样的安排事实上打消了很多人回家的念头,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将是个前所未有的春节。

一方面,一些地方还对防疫政策实施了加码处理,将“返回农村”升级为“跨省一律算返乡”。国家层面的大政策和地方层面的小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很多“牙齿咬舌头”的情况,对于国家宏观层面上这不是大事,但是对于个体来说,这可能是天大的折腾。

离1月28日正式春运开始还有一周时间,希望各级防疫部门能够抓紧时间,完成沙盘推演,实现各地、各级的防疫政令统一,避免层层加码,做到防疫措施可查询、可验证,千万不要让已经踏上返乡的游子遭遇到“幸福中转站”那样的政策腾空。要将返乡人员个体身上千差万别的情况纳入到政策安排中,不能把矛盾推向防御第一线。

要看到,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春节。2020年的春节被疫情阻断,但是前期的春运并没有太多的影响,而这一次在春运开始之前,国家已经立了规矩,这很大程度上是对春运的踩刹车。有学者统计,“春运”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还是在1979年,“春运”其实是一个被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命题大时代构建出来的概念。

这30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春节的“传统叙事”:拥挤地去抢购火车票,大包小包地挤上列车,然后,留在城里的人发现街市空荡荡,生活不再方便,没有人送牛奶,没有人开铺子、做早点,更别说因为家里的阿姨回乡,在大娃、二宝的哭闹中抓狂……然而,这一次,将是一个特殊的“就地春节”,城市有太多的本该返乡的人无法返乡,城市里将是满当当的人,这是城里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城市管理者、商家都没有经验,怎么和这么多人共度这个疫情阴霾之下的新年?

目前商务部已经表态,将引导餐饮企业提供年夜饭、寿喜宴等餐饮配送服务。而浙江义乌当地更是豪气对就地过节发了财政补贴的大红包。如何千方百计让更多人留在城里过年,成为当下对治理能力的重要考验:怎么把人留下住在城里?怎么提供丰富的公共产品让更多安心在“异地”过年?怎么在宏观层面上疏导“倍思亲”的社会负面情绪?

无论如何,“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中国根深蒂固的想法,怎么用公共政策化解集体性的思乡之痛?如何做好“守护人”,让哭着退票的返乡人笑着过年?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疫情之下,“就地过春节”是一场新的全国大考,这需要个人做牺牲,企业拿出担当,也需要政府给出精准的引领和公共服务供给。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