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略科技姜平:让更多的企业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巨大价值

2021-01-27 18:53

信息论的鼻祖香农说过,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信息的承载工具就是数据,数据越多,信息就更加结构化,提炼出的知识就更加凝练,更有助于应对不确定性。

但无论是数据、信息还是知识,都需要被管理和运营,而数据中台能够将数据资源化,满足这一需求。在过去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明略科技形成了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图谱技术的领先优势,通过海量复杂的数据的融合,将结构化的数据和非结构化的数据(文本、声音等数据)汇聚、关联后形以“知识图谱”为核心的数据中台。

“知识图谱”类似人脑的神经元结构,是高效组织数据的一种方式,是最高效的表达数据信息和知识关联的一种结构,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相比,通过“知识图谱”把数据关联到一起后可以进行探索式分析,明略科技的产品研发逻辑即针对市场不确定性中企业客户的痛点进行数据在线、探索分析、随着知识积累最后形成智能,进而辅助决策。而明略科技的核心竞争力正是对海量的复杂数据进行处理的数据中台产品。

“这是我们最在意的看家本领。”姜平说。

姜平毕业于北京大学,是计算机学士和北大光华管理EMBA硕士。自2008年加入明略科技集团以来,作为核心成员,姜平目前担任公司总裁,负责公司运营管理、业务拓展、产品研发、战略规划及管理。在他领导下,2020年,明略科技在资本寒冬中先后完成了3亿美元E轮融资和2亿美元的E+轮融资。

2014年开始,明略科技通过自主研发的知识图谱平台和预构建的行业解决方案服务于政府、公安、银行、保险、证券、轨交、电力、制造、融媒体、食品安全等领域的200多个行业客户。同时,基于人机协同HAO智能理论,明略科技研发了HAO图谱系统,该图谱是目前国际上第一个语音实时生成图谱的企业级知识图谱开发工具包。

6年来,明略科技通过行业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在诸多行业应用场景中实现了感知、认知和行动的连接。2020年,10月,明略科技入选Gartner 2020图谱技术Cool Vendor报告,全球仅4家厂商入选,明略科技是唯一入选的中国厂商。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下,2020年,明略科技仍获得5亿美元融资,不仅源于投资人对后者的认可。更是投资人对中国数字化转型市场规模的一次举手投票。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按照可比口径计算,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名义增长15.6%,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约7.85%。

海量数据的爆发,催生了技术的成熟,尤其是像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数据的价值也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2020年两会期间,数字化转型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也是为什么当一些企业放缓对数据中台的投资时,明略科技仍坚定地在该领域进行投资。“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就是把数据资产化,最好的平台就是承担数字资产化使命的数据中台,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非常坚定的在这块进行投入。”

基于新基建语境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明略科技将数字化转型分为四个关键步骤,第一步是数据在线;第二步是探索分析;第三步是知识积累;第四步是智能决策。需要根据每个客户所处的不同阶段、面对的不同压力,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解决不同的行业痛点。完成融资后,明略科技将继续以产品化、平台化战略为核心,打造以数据和知识驱动的新一代企业智能管理系统。

“明略的核心定位依然是一家产品公司,各业务线在拓展业务机会,深耕各自领域的同时,要不断地为产品化作出努力。能支撑公司长期增长的产品体系还需要积累。我们也需要更加完善,打造更公平的激励机制,更利于协作的公司文化。”姜平说。

共同的文化是由内而外的原动力,良好的制度是由外而内的推动力。为了适应环境,更为了适应压力,明略科技希望在内部打造有“同理心”的企业文化。但“同理心”并非通过KPI就能形成的约束或激励方式,而是由上而下的氛围。

“我首先要求自己能成为一个正能量的中心,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好的合作伙伴,通过寻找共赢的方式解决问题。”姜平相信,企业不能凭空创造奇迹,而需由共同价值观组成的团队一起努力。“我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一定能让更多的企业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巨大价值,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成就明略变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明略科技姜总照片


访谈:

经济观察报:2020年整个行业面临的压力是什么?具体到明略科技的发展中又是什么?

姜平:明略科技主要面对两类客户,一类是企业,一类是政府,普遍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尤其在大环境下,国有企业在疫情环境下削减开支;民营企业则面临更大的压力,尤其是线下经营为主的企业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作为一个应对疫情的应激措施,国家发布了新基建的政策,但等到有具体的项目从预算到落地我们认为要到2021年和2022年。所以2020年上半年对很多企业来说都很挑战,下半年开始情况有所转好。企业预算开始慢慢释放,一些全球化布局的企业将预算往中国转移。我们相信过了2021市场会向好。因为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经济观察报: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困难大致有哪些?

姜平:任何的改革都会遇到困难。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困难也一定不是单点的。如果提炼一点,我认为是整个组织以数据决策进行业务管理的逻辑还没有形成文化。

以数据进行决策的文化我们叫数据文化。但现在很多决策还是用传统方式进行的,很多企业、政府部门的变革意识并不强烈,不仅因为现在还没有到了不变不行的生死关头,也因为有太多的利益相关方都会因此而受影响。如果大家都意识到新的以数据为决策依据的文化的价值,并认可它的公正性,我觉得数字化转型就会推进得更快。

经济观察报:这一过程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还是需要行业推动才能完成?

姜平:技术的推动是一个因素,行业的成熟也是一个因素,数据量也是一个因素,但是如果有一个必然的推动因素,那应该是整个社会因为乌卡(VUCA)而带来的剧变。跟政府、企业最相关的数据、最相关的生产活动都要进行数字化的重组,这是非常关键的。要消除不确定性唯一的方式,就是靠数据。我认为正是社会变化带来的对消除不确定性的迫切性,驱动了数字化转型。

虽然有新基建的政策利好,但还是需要科学的布局,按照客观发展规律,而不是做一些激进的投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希望企业客户大干快上,而是按照数字化转型的四个步骤,合乎逻辑地进行数字化转型。这才是务实和有效的方法。它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不断让你变优秀的过程。无论是企业还是城市,都是生命体,都要逐步成长,逐步更新换代。

经济观察报:在实现技术创新和遵循市场发展规律之间,如何选择?

姜平: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肯定是必须的。但是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底层的价值观,明略自己的价值观第一条就是诚信正直,无论是与客户之间,把构建信任放在第一位,企业内部也要构建信任,这也是组织内部要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根本,尽可能透明,才能让整个组织的运转数字化。而创新是一个“果”,没有诚信正直,创新就会天花乱坠没有边界。

经济观察报:你平时工作当中最重要的职责是什么,或者你看重哪些工作内容?

姜平:我最重要的事儿,就是在团队中建立“同理心”的文化氛围。

因为解决整个公司的问题,更多还是需要企业文化的驱动,无论融资或是搞定几个大客户都只是解决局部的问题,但从基业常青的角度来看,一个有同理心的组织,才会自然迸发出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和服务。很多全球伟大的公司都在强调同理心,这能帮助我们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帮助我们发自内心的去解决问题,创造价值,推动进步。这方面,可能人人心里面都有一个境界,只是说看修炼到什么程度。我个人也在学习。

经济观察报:目前达到这个阶段了吗?怎样才能做到呢?

姜平: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为客户的需求是一直变化的,而且也要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这之间的距离会一直存在。我希望我们交付产品和服务的时候要有强烈的敬畏感。只有敬畏,才能不断反思、不断创新,去满足客户的需求。要做到这一点,我最希望团队具备的能力,应该是同理心。无论是客户、行业合作伙伴还是公司内部的伙伴,只有做到了“同理心”,才能感同身受地应对变化。

经济观察报:在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做了什么调整?为什么能持续获得融资?

姜平:在2020年这么大的经济变动环境下,投资人仍相信我们是有发展前景的,当然我们自己也坚信不疑。我们的投资人都是有长期眼光的。他们一旦相信我们做的事情是数字化转型的根本,而我们是沿着终极目标去努力的,那么中间的过程和阶段性的压力也就都是可以接受的。

我个人坚定地认为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而中台是承载数字化转型最好的容器,在这里面每一笔投入,今天看像是费用,未来它就会成为资产,它能够产生复利。如果说数字化平台战略是北极星,那我们永远都要以北极星为行动指南。

经济观察报:提到乌卡时代的不确定性,哪些是在你看来特别自豪的事情?

姜平:面对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还能特别坚定、务实地做事情,是我们比较满意的地方。我们交付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都沿着四步走的逻辑,一步步发展,这让团队看到了我们的决心,也看到我们的战略目标没有变形。

经济观察报:2021年的团队和个人的目标是什么?

姜平:当你去低头看数字的时候,会迷失当时的初心,但现在我们对这个事情非常笃信,相信价值观的力量、诚信的力量、同理心的力量能够帮我们面对更多压力。所以我相信2021年我们会坚定自己的北极星指标不断发展,一年比一年好。

而我个人最大的愿望,就是保持对世界的尊重、敬畏,保持谦卑之心不断去学习,让这个作为带着大家往前走的一个动力。加油吧,给自己鼓励。

沈建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