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后,京东物流能否成为中国快递业的“第三极”?

宋笛2021-02-16 22:10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宋笛 2月16日,京东物流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申请,招股申请显示京东物流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达49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3.2%,2018年、2019年全年营收分别为379亿和498亿,近三年营收维持了较高营收的增速;此外,从2018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其亏损幅度日益缩小,2018年全年京东物流亏损27.6亿元,至2020年前三季度缩小为约1171万元(未经审计)。目前京东集团间接持有京东物流79.12%的股份。

贯烁企业CEO、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对经济观察网表示,京东物流上市的最佳时机是2020年第四季度,其次即为2021年“618”以前,而按照时间表倒退,目前是一个恰当的上市时机。

根据招股文件,京东物流拟将全球发售募集资金用于升级和扩展物流网络,开发与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物流服务相关的先进技术,扩展解决方案的广度与深度,深耕现有客户,吸引潜在客户等。其中在物流网络扩展方面,将增加智能仓数量、向下沉市场扩张,并投入和扩大航空货运网络、冷链网络、跨境网络等;在技术投资上,将持续强化技术方面的长期竞争力,包括硬件、软件和算法,以及5G、云计算、物联网等基础技术的应用;在行业解决方案上,将进一步加强和定制行业解决方案,以解决更多特定行业的痛点,将其应用到更多垂直行业。

在此次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中,京东物流从2018年以来出现了两条明显的财务曲线,一条为亏损幅度的逐渐降低,主要在于此前采取的一系列“开源节流”措施;另一条即为外部客户的增加,来自京东集团营收占比的逐渐减少,呈现了京东物流“独立发展”的趋势。

首先来看亏损曲线的变化。

在2018年京东物流全年亏损尚达到27.6亿元,至2020年前三季度亏损幅度已经降低为一千多万。亏损的降低得益于其营收的增长以及营业成本的调整。

在营业成本方面,员工福利开支占比逐年降低,2018年该项成本占比45.1%,2019年占比39.5%,2020年前三季度占比36.1%;与此对应,外包成本占比逐年上升,上述三期占比分别为27.7%,32.7%以及32.8%(2019年前三季度为30.9%),外包成本即包括劳务外包成本。在人力开支外京东物流在技术研发上投入颇多,招股申请显示2018年至2020年第三季度的11个季度内,累计技术投入达到46亿,呈不断增长趋势;这11个季度内,京东物流的技术投入在总收入中的平均占比达到3.4%。

在业务构成上,京东物流也将客户区分为“一体化供应链客户”和“其他客户”,区分的方式是以是否使用京东物流提供的仓配服务为标准。“一体化供应链客户”的收入占据了京东物流的主要部分,2018年占比达到90%,但在2019年、2020年占比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2020年前三个月“一体化供应链客户”占比约为80%左右。

两者在近年均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其中 “其他客户”增速格外显眼,2020年前三季度来自“其他客户”的收入同比增长超过9成。这种业绩增长和营收结构的调整与控制促使正在逐渐实现营收平衡。

另一条曲线在于来自京东集团营收占比的减少。招股申请显示,京东集团是京东物流最大的客户,来自京东集团的收入占比在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前三季度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分别占比70.1%、61.6%及 56.6%。外部客户收入占比则在不断提升,从2018年的29.9%、2019年的38.4%提升至2020年前9个月的43.4%。

赵小敏认为2020年京东物流换帅后呈现了更加激进的趋向,即更为快速的转向独立运营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按照赵小敏的预测2021年京东外部客户的占比可能会达到60%,而这种独立运作的思路也将会对其资本市场表现有更多的推动作用。

在招股申请中,京东物流将自己定位为“中国最大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商”,以此与其他快递公司形成定位上的区隔,在具体业务表现上即“仓配一体化服务”。截至2020年9月30日,京东运营800多个仓库,总管理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包括云仓平台管理的面积),并拥有超过19万的配送人员。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京东物流共有员工超过25万,其中仓储、快递、客服等一线员工超过24万。

在赵小敏看来,在外部业务增长的同时,京东物流与其他头部快递公司大范围竞争也难以避免,如若此次京东物流能够顺利上市,其敲钟之时,真正的竞争才拉开序幕。

“上市后的两年时间将会是这场竞争的重要时期,这场竞争的结果将会证明京东物流能否成为代表直营制度的顺丰、代表加盟制度的中通外,中国快递市场的第三极”,赵小敏说。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科创新闻部主任兼高级记者
主要关注于科技类、创业类产业政策、创投领域以及交通物流领域。擅长深度报道和人物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