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筹地产看宏观 | 天风证券刘煜辉:资源一定要补到供给侧

2021-04-14 17:27

2020年4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教授、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在由经济观察报社主办的第十七届(2020)蓝筹年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

他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发生在短短的三四十天,对经济的冲击比2008年的金融危机迅猛得多,美联储采用史无前例的、非常规的量化宽松,短期内把市场上抛售资产的恐慌情绪压制下来,但是造成这个形势的源头并没有解决。

刘煜辉认为,源头在美元紧缺,过去五十年全球化浪潮,构建起美元信用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维系这个体系的美元供给机制是两个基础美元循环,一个是石油美元循环,一个是商品美元循环。但在近几年的逆全球化浪潮冲击下,出现了明显的美元短缺的征兆,新冠肺炎疫情的来袭,使得美元紧缺的问题全面爆发了。

美元短缺的问题如何解决呢?

刘煜辉认为方向非常明确,就是要重新张扬自由贸易、全球化的路径,但这一解决方案与目前的国际形势现实并不相称,他认为,这是真正的风险点,因此要为这种严峻的外部条件做长期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以下为刘煜辉的演讲的核心内容。

两三年前有一本政治历史学的书,叫《枢纽》,风靡中国,这本书构建了一个非常宏大的叙事结构,描绘了中国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枢纽的过程。构成枢纽有两个基本依据,一是中国有一个巨大的市场,二是中国有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完备的工业实现能力,我们看到,这两个基本点都受到了冲击。

在这次冲击中,虽然美股跌得很多,但是有两支股票非常有代表性,一个是亚马逊,一个是特斯拉。

亚马逊的市值创了新高,它代表着电商,代表着新型商业模式;特斯拉是新能源汽车的标杆,代表着强大的AI能力和工业互联网。

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是什么?是人工成本、要素成本,以及经过改革开放形成的物流基础设施。

但是这个世界的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工业互联网、AI方兴未艾,未来生产无人化、AI化,一天一个样,特别是在中高端,这意味着传统的比较优势在消失。

我个人的感觉,咱们一定要冷静、清醒,不能沉浸在粗略的宏大叙事当中,跨国资本他会算账,不仅要算经济账、商业账,更加会算安全账、政治账。

回头来讲一下国内经济。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中国经济休克了一个多月,这么大的一个冲击,整个经济体竟然没有发生一丝通缩,看一下我们衣食住行哪一个商品降价了?没有,包括工业;看一下楼市,各地土地市场的拍卖火爆,老百姓的焦虑又起来了,买房子。

我的直观感受是,最大的冲击在供给侧,而不在总需求,资源一定要补到供给侧层面。

第一、无论对个人,还是中小企业,特别是2020年,税费能免则免,能停则停,因为民生的创伤面太大了,能不收的钱就不收。

第二、直升机撒钱,精准地把钱直接送到每一个满足民生需求的部门手上,企业也好,家庭也好。例如,中国的电商大数据可以发电商消费券,精准到个人。

现在企业最需要的是订单,而不是产能,订单对应的是消费的支付能力。

第三、直升机撒钱的政策是财政政策,这个过程中,一定要给银行套上笼头。

核心就是要中国的潜在增长,关键在于“两碗基本面”,一是改革开放,二是全球化。

这两个方向如果能够激活,我们有可能开启一个新的潜在增长的势头,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目标。

稳定中国经济,房地产还是发挥着巨大作用,因为房地产不仅仅是一个产业,在中国经济的大盘中还充当了软化器的功能,通过房地产才能把储蓄转为各种各样的政府收入,政府拿到收入作为抵押品,再到金融系统中投资,中国经济的这盘棋就转了起来。

最近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有一个演讲非常好,建都市圈、搞中心卫星城,通过土地要素市场改革,比如说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建设用地审批权下放,把城际轨道交通特别是中心城市圈的轨道交通建起来。

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因为长三角、珠三角都有很大的条件,比如长三角区域23万平方公里里面有四个过万亿级别的城市,还有23个4000亿-5000亿的城市,完全能够形成核心都市圈,容纳四五亿人口。

这个方法既能托住传统经济,稳住就业,又通过大量的新增土地供给,让房地产平滑过渡,我觉得这个方式是现在来讲比较现实的选择。

我个人比较看好中国经济的长期潜能,未来中国要经济转型,要实现技术进步,要在以下的几个方向上持续的努力。

第一、中国未来面临的全球很可能就是一个世界两套系统,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第二、数据场景世界是最大的筹码。万物联通是一个巨大的场景世界,会产生巨大的新经济、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快速的迭代,是创新的动力。

第三,数字货币,中国也面临着现实的需要,中国资产负债表肯定要继续调整,经济债务风险有一个初期释放的过程,我们要准备新的工具,理论上讲,数字货币是中国摆脱未来风险场景的某种提前准备。

第四,中国最牛的三个城市跟东京的网管密度、城市密度相比,都还有很大的空间要提升,新基建的着力点应在这些方面。

第五,去地产化的必然结果是催生混改和私有化的过程,地方政府如果要调整地产的方向,解决土地财政问题,必然要卖东西,这是一个倒逼的过程,会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产权的改革,是一个进步的力量。

第六,一定要建立非常高效的要素市场,高效的要素市场就是资本市场,未来的经济增长需要更多的技术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信息资本。能够生成这些资本的就是资本市场,所以资本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谁去把定价的功能、价值发现的功能发掘起来,靠的是强大的投行。

最后是地产,怎样真正完成供给侧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打造地产的升级版?集中度在接下来几年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能前50的地产商在中国整个地产盘子甚至能够达到95%。从国家层面来讲,降低了宏观风险,从地产本身来讲,有更多的附加价值,比如科技赋能推动行业升级换代,为未来的美好生活提供更多富有价值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各种需要,这是地产业凤凰涅槃的过程。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