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迈向规范化发展 医联以“学科建设”推动严肃医疗

2021-05-06 15:39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迅速。“互联网+医疗健康”连续3年出现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去年底,国家卫生健康委发文要求深入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

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2021博鳌亚洲论坛上,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表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特别提出,要利用新一代的信息通讯技术来赋能我们的医疗卫生系统,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和健康服务。‘互联网+医疗健康’指导意见推出后,很多医疗机构包括第三方平台都开展了探索。”

互联网医疗不能“野蛮生长”

整体来看,需求为线上医疗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政策为其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审批设置了1100余家互联网医院,初步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模式。

但蓬勃发展,并不意味着行业可以野蛮生长。4月27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就表示:“互联网医疗是一把双刃剑,在让人民群众享受便利的同时也蕴藏着一些风险,一是资质,二是质量,资质加质量就等于安全。”焦雅辉认为,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的快速发展,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国家卫生健康委秉持“包容审慎”的态度,在政策层面加以引导和规范,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从卫健委释放出的信号不难看出,互联网医疗行业的政策和监管都会趋于严格。要做真正的互联网医疗,就必须要跨过监管这道“高门槛”,从更规范的服务模式、更高的医学安全性及有效性,以及供给的效率提升入手。有业内专家认为,传统互联网那套“流量为王”的思路在互联网医疗行业是行不通的。互联网医疗这片兵家必争之地,最终要看的还是患者的医疗结果,能够达成真正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和服务才是互联网医疗的重中之重。

而一直聚焦慢病管理领域的医联,其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打法在互联网医疗赛道中别具一格。自2018年成立感染科并成功治愈首例丙肝患者以来,医联的学术活动曝光率就远远大于资本动作。此前,医联CEO王仕锐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我认为医疗的本质是延长人类寿命,提升公众的生存质量。而目前来看,想做到这些,需要我们耐下心一个病种一个病种的突破,我们希望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去解决医疗行业的痛点,去啃那些最接近医疗本质的难啃骨头。”

啃硬骨头,做冷板凳,对结果负责。医联后续的学科建设成果对这句话做出了充分的佐证。截止目前,医联的学科建设已覆盖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慢性肾病、感染、妇科、精神心理等多个学科和病种,并联手行业专家,形成了多个病种的线上管理指南。去年,其慢病管理体系及科研数据体系还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前不久,医联宣布使命升级与组织架构升级,二者均指向医联的未来发展战略——严肃医疗。根据内部信内容,医联的使命由此前的“用科技让慢病患者过上有品质的生活”升级为“让全人类健康寿命延长一年”。 在医联的内部信中,有八个字透露着医联当前的业务逻辑——赋能医生,服务患者。也就是说,不同于在线问诊和医药电商直接面向患者的模式,医联选择以医生为切入点,借助独创的医助、健管师等多岗联动的精细化运营模式,医联在赋能医生、服务患者的道路上已显现出行业优势和竞争壁垒的趋势,迈入了整合难度更高的互联网医疗“高门槛”。医联的内部信中也强调将更加坚定严肃医疗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构建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完整闭环,做疾病的全周期管理,真正为患者的结果负责。

重点推进学科建设医联“严肃医疗”初心不改

与一些平台仅仅把“大专家”请来简单义诊相比,医联与各学科专家的合作显然更深入、更紧密、更贴近学术。医联从医生专科社交平台起步,聚拢了大量医生圈的人气。在转型做互联网医疗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在医生的专业上挖掘深度。

公开报道显示,医联已经启动了包括肾病、肿瘤、糖尿病在内的多个互联网慢病管理专家共识项目。其参与的专家共识与院外随访项目,均由各学科、病种的国内顶尖专家牵头,包括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余学清、北京医院内分泌科郭立新教授,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多位主任医师。今年3月,医联与中国医师协会一起,举办了2021年首届互联网慢病管理大赛。肿瘤医师分会会长石远凯、感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王贵强、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总干事张俊清、呼吸医师分会总干事代华平分别牵头4个学科的评审专家团。

从慢病管理,到疾病的全周期管理;从广泛意义上的慢病管理,到如今按照各个病种进行全病程管理,医联持续不断地以学科建设为驱动,同时在云检验、云影像、云药房、云营养、云医保、云护理等平台云化能力不断完善,正如医联CEO王仕锐此前在亚布力青年论坛上所言,医联不打算在在线问诊领域去做同质化竞争,医联要做的,是服务模式更深、技术门槛更高、整合难度更大,但最终对患者结果负责的领域。

从此次医联的架构调整来看,排除外界的干扰,落实“严肃医疗”构建起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完整闭环,便是他们未来发展的方向。对患者的治疗结果负责,也是互联网医疗可以更好发展的必备衡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