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巨幅涨跌背后:牛市行至“中场”还是步入“终场”?

蔡越坤2021-05-14 22:27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蔡越坤 “超过24小时客户未及时付款,价格随后有可能改变!当天承接工程合同的价格有效期只有24小时!”

作为宁夏一家钢结构制作建筑工程企业的负责人吴刚,日常需要不断地向钢材经销商采购现货钢材。3月份以来,钢价持续上涨。五一假期后,国标钢材现货的采购价格已经突破6800元/吨,短短几天内每吨上涨了近600元。

他变得格外焦虑,因为钢材价格的飙涨让令他开始不敢接长期的合同单子,面对此前长期合作的客户也不敢轻易承诺价格。目前,公司承接工程只能采取现签合同、现交款的方式。不然,一旦合同签订,钢材价格继续上涨,极有可能公司会面临亏钱做项目的情况。

一边是需求方面对钢价上涨的无奈,另一边,钢材生产企业迎来了黄金时刻。

五一假期过后,一位北方大型钢厂高管一直忙碌着。面对钢材价格不断攀升的局面,这家钢厂迅速建立起快速响应机制:每天早晨都召开一个生产经营的调度会,包括价格情况、市场需求等大小事情,均需经过调度会进行讨论决定。因为对钢厂来说,价格高的情况是市场少见的,他们不想失去机会,要快速反应,有问题及时解决。比如原材料的问题,生产线的问题,及时设法满足需求端的需要。

狂舞的不止是钢材价格。五一假期之后,大宗商品市场掀起新一轮涨价潮。5月10日,国内期货市场铁矿石、焦煤、焦炭、玻璃、线材、热轧卷板和螺纹钢等期货品种主力合约更是纷纷触及涨停。铁矿石主力合约涨停突破1300元/吨,报价1326元/吨,创历史新高;焦煤主力合约涨停最高达2062元/吨,创历史新高;螺纹钢开盘随后封住涨停,日涨5.99%,报6012元/吨,也创历史新高。

疯狂上涨之下,投资者们用“手无寸铁”、“失之‘焦’臂”、“望‘煤’止渴”、“踏雪寻‘煤’”、“寄人‘璃’下”等词语,调侃对踏空大宗商品这一轮行情的无奈。

此轮商品牛市从2020年11月份左右开始,一直持续至今。尤其是自5月10日起连续上攻3个交易日;但5月13日,铁矿石、焦煤、焦炭、玻璃、线材、热轧卷板和螺纹钢等期货品种开始出现回落。

商品价格连续上涨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除了期货交易所多次提示风险外,5月14日,唐山市监管部门就钢铁价格联合约谈全市钢铁生产企业。当日,国内商品期市继续普跌。

短短这一周时间,大宗商品市场一众品种遭遇了鲜见的极端冲高回落的冰火两重行情。

牵一发而动全身。原材料价格的巨幅涨跌,分分秒秒牵动着中下游企业生产与价格。商品上涨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企业应如何应对?商品牛市将行至“中场”还是步入“终场”?

大宗商品“起飞”

多位从业者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当下正值商品期货的牛市。与此同时,价格持续的上行是今年大宗商品原材料采购方普遍面临的尴尬窘境。

据记者了解,作为钢企的龙头企业,5月10日,宝钢股份发布一纸调价函,《2021年6月份国内期货销售价格调整的公告》,公告表示,6月份碳钢内销价格将在5月份基础上,热轧基价上调1000元/吨,碳钢厚板基价上调1000元/吨,型钢基价上调900元/吨等。作为钢材生产龙头钢企,该调价函再次刺激了钢材的需求方企业涨价的预期。

市场也应声而动。5月12日,螺纹钢主力2110合约价格一度上涨至6200元/吨,收于6171元/吨;铁矿石期货2106、2107价格一度超过1400元,最后收于1399元、1393元,又创历史新高。焦煤、动煤主力合约价格当日则分别上涨4.56%与5.97%,收于2111.5元与943.8元。

另据记者了解,部分现货销售方甚至出现了一天涨价两回的情形。

尽管5月13日,国内商品期市收盘多数下跌,黑色系全线下跌,铁矿石跌逾7%,线材跌逾5%,动力煤跌逾4%;基本金属全线下跌,沪镍、沪锡、沪锌跌逾2%;贵金属均下跌,沪银跌逾1%。但是,多位采购大宗商品人士认为,短期内对于煤炭、铁矿、钢铁等商品价格上涨的预期仍然非常强,短暂的回调并未改变长期上涨的预期。

交易所出手降温

面对近期上涨行情,5月10日晚间,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均发布相关公告提示市场风险,给过热的市场降温。

5月10日晚间,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同时发布公告调整产品手续费等给市场“降温”。上期所公告表示,经研究决定,自2021年5月12日交易(5月11日晚夜盘)起,螺纹钢Rb2110合约日内平今仓交易手续费调整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一。热轧卷板Hc2110合约日内平今仓交易手续费调整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一。

郑商所公告称,根据相关规定,经研究决定,对动力煤期货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标准、涨跌停板幅度和交易手续费标准作出调整。

大商所也发布市场风险提示公告,提示各市场主体理性合规参与。根据公告,铁矿石期货I2106、I2109等8个合约的涨跌停板幅度和交易保证金水平将相应提高。

5月11日,郑商所再次发出公告,调整5月12日当晚夜盘交易时起的玻璃期货合约交易手续费标准,对玻璃期货市场进行“降温”。

5月13日,郑商所再次发布调整公告:自2021年5月18日结算时起,甲醇期货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为8%,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7%;尿素期货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为7%,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6%;玻璃期货2107、2108和2109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为10%,玻璃期货2106、2107、2108和2109合约的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8%。

5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要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市场变化,做好市场调节,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配合,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至5月14日收盘,国内商品期市普跌,黑色系全线下跌,热卷跌停,铁矿石跌逾7%,动力煤、焦炭跌逾6%;基本金属全线下跌,沪铅、沪铝跌逾2%;能化品全线下跌,沥青跌近6%,燃油、短纤跌逾5%。

蔓延至上市公司

伴随着大宗商品的不断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给公司造成什么影响”相关的话题数量激增,在交易所互动平台上投资者炸锅。

部分上市公司董秘坦言,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导致了制造业企业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营业成本增加等压力。

据记者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不完全统计,自今年3月份以来,超过160家上市公司、上证e互动超过90家上市公司被问及关于大宗商品上涨对公司产生哪些影响相关的话题。

例如,5月7日,有投资者询问国光电器(002045.ZH),今年上游原材料及大宗商品涨价,是否对公司今年销售及利润带来影响?对此,5月10日,公司回应表示,大宗商品涨价对销售没有影响,对利润会有一定的影响,公司将采取多种措施,将影响降到最低。

5月11日,有投资者询问长龄液压(605389.SH)的董秘,近期生产销售情况是否受到原材料提价影响,公司产能扩张是否顺利推进?对此,公司回应表示,今年以来,相关大宗商品价格呈上涨趋势,一定程度上造成包括公司在内的相关制造业企业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

对于应对办法,公司称,基于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根据公司与主要客户的合同约定及合作惯例,当原材料价格波动浮动较大时,双方会适时磋商调价。另一方面,部分材料的采购模式通过阶段性协议进行锁价,该类材料价格上涨对采购价格的影响相对较小。公司募投项目按计划进行中,产能会随项目进度持续释放。

再例如主打防爆设备和专业照明设备的华荣股份(603855.SH),有投资者询问,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明显,是否会对公司毛利率造成挤压?

对此,公司表示,大宗商品(铝、铜、钣金等)合计占成本25%左右,单一品种涨价对整体毛利率影响较小。近期,随着大宗品价格上涨,公司已对业务发展商的考核价和终端产品售价进行上调,预计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产生影响有限。

背后逻辑

此轮“黑色系”、“有色系”大宗商品普涨的表象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

对于大宗商品集体上涨,5月10日,一位从事钢铁期货贸易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受全球经济复苏,复工复产的预期的影响;其次,美国放水通胀的预期以及碳达峰碳中和降产量的预期;此外,通胀背景下,工业品价值相对被低估的现实。有些钢厂生产不顺或因产业转型普碳减少的现实等原因。

此外,从微观从业者感受角度,5月13日,上述内蒙古乌海市煤炭企业工作人士向记者透露,受环保因素影响,当下地方环保局、煤炭局等部门对不合规煤炭企业管理非常严格。2018年以来,此前,部分规模较小的煤炭厂关停的不在少数。“因为动力煤的价格上涨,去年至今乌海市多家洗煤厂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出现了关停的情况。”该人士补充称。

另外,上述宁夏一家从事铜矿开采的企业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受环保严格检查的影响,公司产量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了停工的情况。目前也在积极的完善设备要求,争取达到符合环保要求条件。

5月10日,发改委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钢铁去产能“回头看”检查工作的通知》。

从宏观因素角度看,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刘陈杰表示,对比2006年,商品牛市的原因主要系内生增长强劲等原因导致。而此轮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一方面是来自于需求面,国内和海外经济增长趋势恢复,海外疫情使得很多产品转单到国内生产,上游需求加速;其次是钢铁,煤炭的产能利用率较高,很多的品种紧平衡的状态;第三是供给方面存在去产能的预期,进一步加剧价格上涨。

今年两会时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而且“十四五”规划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列入其中。

对此,刘陈杰对记者表示,“双碳”政策促进了市场从业者对煤炭、钢铁减产的预期,短期看,减产的预期并未发生改变。

中金公司首席边泉水向记者透露,今年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与通胀有一定的关系。本轮通胀预期上升,是周期性力量催化的结果。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亦发表文章分析称,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始于2020年5月,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为第一波主升浪,2021年4月开启第二波主升浪。任泽平认为,第一波主升浪主要是流动性引发的,即主要是金融属性。第二波主升浪主要是供给收缩和需求强化导致的,供求错配是近期物价冲高的“主逻辑”,即主要是商品属性。巴西智利印度等资源国疫情再次失控、澳大利亚和中国经贸关系恶化、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等因素,对供给端形成约束,供给收缩预期大大抬升。

“中场”还是“终场”?

当下,市场最关心的莫过于煤炭、铁矿、铜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会持续多久?仍然具备长期上涨的趋势吗?当前的商品持续上涨的价格究竟是“中场”还是“终场”?

5月10日、11日、12日连续3个交易日铁矿、煤炭、铜等创出历史新高后,5月13日、14日,国内商品期货多数品种继续下跌,黑色系领跌。

恒泰期货表示,铁矿石近期波动性加大,5月10日涨停后,13日又大跌,跌幅近100点。上涨行情从2020年4月份启动,上涨背后是多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有基本面的支撑、定价权的缺少、通胀预期等,中澳关系紧张,市场对于供给端担忧加重,期货市场更是加速上涨。但树不能涨到天上去,价格短期涨幅过大,存在回调需求。

此外,恒泰期货称,短期流动性偏紧预期推动大宗商品集体回调,动力煤期货市场多头在前期获利丰厚的情况下,存在落袋为安的意愿,期价下行压力仍存。

不过,从长期来看,恒泰期货认为,当恐慌情绪释放过后,回归基本面来看,煤炭供需偏紧的格局难以迅速扭转,煤炭价格的运行中枢较去年将有所上移。后期重点关注煤炭增产保供政策以及水电替代效应对市场的影响。

5月13日,上述北方大型钢厂高管向记者表示,短期内商品价格波动调整情况肯定存在,但是今年年内,按照目前的现在市场预期,上半年坚定看好,虽然是在波动,但是需求很多,现在价格还在上涨,全年会波动,但是全年的预期很好。而且国外的钢铁产能没那么快恢复,现在国外的价格已经高于国内,在高需求、钢产量少的背景下,比较强烈地看好今年钢材价格走势。

展望未来,任泽平分析认为,“较大可能性出现供需缺口持续,美元流动性收紧,大宗商品价格边际放缓,维持高位。但时间不确定,我们倾向于认为由于全球经济复苏的不同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或维持高位的时间可能会被拉长到三到四季度。”此外,他认为,随着疫苗产量覆盖到新兴经济体、全球经济周期差距收敛,供需缺口和流动性都将回归正常化,大宗商品价格终将回落。但是,在此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终结之前,时间的长度可能会超出大部分人的预期。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吴刚系化名)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资本市场部资深记者
主要关注债券、信托、银行等领域的市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