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鑫集团朱共山:光伏将迎黄金30年发展期,更需“跳出光伏看光伏”

高歌2021-06-02 19:44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高歌 6月2日,第十五届(2021)SNEC全球光伏大会开幕式在上海召开。

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本届SNEC大会执行主席、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开幕演讲上称,业内共识是,当光伏电价普遍到达0.15/度左右,储能度电成本为0.2元左右时,中国在能源供给侧和用户侧将同时实现转型替代的一个“拐点”。现在看来,这个“拐点”很有可能在“十四五”期间就将实现。

这是朱共山第15次参加SNEC,中国光伏行业一改此前的“摆摊设点、小打小闹”。截至目前,中国光伏产业为全球市场供应了58%的多晶硅、93%的硅片、75%的电池片、73%的组件。

朱共山判断,“碳中和”的“全球化”将推动光伏产业迎来“黄金三十年发展期”。上述判断结合能源变革趋势:未来30年间,电力将是最主要的终端能源消费形式,而九成以上的电力,将由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来供应。其中,风电和光伏发电将占据50%至70%,甚至更多。“全球光伏装机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10%以上,总装机容量将达到现在的20倍以上。当中国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之时,中国光伏装机容量有望达到现在的70多倍或者更多。”

在联合国全球气候雄心峰会上“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到2030年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被宣布。根据相关官方数据推算,届时中国光伏累计装机将达到1000吉瓦左右。“十四五”期间,中国每年新增装机也将在80吉瓦左右,累计新增400吉瓦左右。全球每年新增光伏装机将在250吉瓦左右,累计新增1000吉瓦以上。

朱共山认为,碳中和正在催生“硅基能源”取代“碳基能源”到清洁替代过程,“硅能源”的有效利用才刚刚开始:硅普遍存在、性能稳定、提纯技术成熟,是新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硅的科技创新将从材料端向下延伸,带动新一轮新能源应用与装备变革。

未来五至十年被普遍认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时期,各地政府和企业必须算好“经济账”和“生态账”两本账,严格遵循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单位GDP能耗强度控制两大约束性指标。碳资产越来越贵、能耗指标越来越稀缺,作为清洁电力的产出端,光伏行业也需要将自身的碳足迹纳入考量。

朱共山表示,按照欧盟委员会产品环境足迹计算方法,光伏上游制造环节占据了光伏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80%到95%。因此光伏科技进步将首先落脚在光伏材料制造方面,从源头开始降低“碳足迹”。

基于此,朱共山建议,光伏行业也需要“拓宽边界、链式延展”,从“单一行业逻辑”走向“碳中和共生体系”。

生态环境部5月17日发布碳交易的三份管理文件之后,全国碳市场系统联调测试随即开启,6月份或将正式启动。传统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等八大行业,水泥、电解铝等20多个子行业将逐步纳入碳市场。光伏将陆续打破边界约束嵌入石化、化工、储能、交通、建筑、制氢等其他产业。

“跳出光伏看光伏,决定光伏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产业向内外两端延伸的链接能力。”朱共山表示。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财税与环保新闻部记者
长期关注能源、工业相关话题,线索请联系:gaoge@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