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关注的“青椒”困局

张丰2021-06-09 16:14

张丰/文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师姜某刺死系领导王某一案,公众目前得到的信息还很少。有一种说法是,姜某在复旦工作6年,最终学校选择不续聘,由系领导王某通知他结果,这是导致姜某行凶的直接原因,也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姜某究竟是因为考评不达标还是患有精神疾病导致无法上课被解聘,还有待官方通报。但无论是什么样的理由,都不能成为伤害他人的借口。更没有任何人有理由剥夺另外一个人的生命。行凶者必然依法受到惩罚。

不过,由于这一极端案件的发生,也让猜测中所提到的“非升即走”考核制度进入了普通公众视野,进而引发对大学青年教师生存困局的关注。

“非升即走”是当前高校对于青年教师(俗称“青椒”)的普遍考评模式。所谓“非升即走”,就是对博士后或者副教授在一定期限的学术KPI考核,达不到标准就走人。尽管具体操作有差别,但是中国相当多的高校都采用了这种考核办法。

过去两年,人们为“996”和“内卷”争论不休,现在发现即便是身在象牙塔也难避免。你大学毕业不想就业,一路读到博士,最终却发现进入了更严酷的“内卷”境地。对三四十岁的青年教师来讲,不续聘就意味着此前漫长的努力变得没有价值,因为也不大好找到同类的工作。

一方面,一部分“青椒”可能是内心更脆弱的人群。在一个微信群我看到有人抱怨学校不给“正式编制”,把档案“挂靠在人才市场”,这对硕士以下的“打工人”来说早已经是“普遍待遇”,但是这同样被一些青椒视为“迫害”。

另一方面,博士毕业生面临的竞争压力,要远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本科扩招、硕士扩招,最终也导致了博士扩招。20年前,一个名牌大学的博士选择到普通大学工作,不但有安家费,也能给配偶“安排工作”。如今,即便你是北、清、复、交的博士,想到普通大学也并不容易,而稍微好一点的大学,普遍采用“非升即走”这样的考评方式。原因在于就业市场上的博士生多,即便是海归博士,也不再稀罕。

“非升即走”由此而生。有人指出,这个期限相当于“实习期”,它长达3年或6年,已经明显违反了劳动法。它缺乏公正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在一些高校,已经评上教授的老师,就不在科研绩效考评之列,也就是所谓“上岸”;此外还存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专门考核这两年入职的博士生。

“非升即走”借鉴市场化原则,像公司一样考核员工,但是整个大学系统,则仍然是传统的“铁饭碗”,按资排辈,这让“非升即走”的残酷性大大增强。学校看重排名,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是重要指标,很多大学不能对那些教授们提出什么要求,最终只能利用招聘新人的机会,多加“盘剥”,让“青椒”们成为学术苦力。

大公司的“996”虽然残酷,但遵循的是彻底的市场原则,管理层虽然挣得高,压力也更大,而在高校,你一旦“上岸”,获得教授这样的“终身职位”,就意味着和“青椒”们完全不同的工作模式:教授、博导在发表论文、申请课题方面,有着更强的优势,甚至可以让“青椒”或者自己的博士生为自己打工——学术体制的下的“不公”,就这样不断“再生产”。

复旦发生的这起凶案可能和“非升即走”没有必然的关联,对于凶手的犯罪原因也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但另一面,本案所引发的对“青椒”们生存状况的讨论,却值得给予更多关注。呼吁取消考评,普遍采用“终身制”,当然极不可取,但是这一考评如何更科学、更具人性化,有没有改善的空间,确实需要高校多加掂量。至少,它对青椒们心理健康的影响,作为雇主的校长们不得不多加关注。

(作者系专栏作家)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