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国泰基金杜沛:聚焦符合时代背景的景气标的

2021-06-10 16:55

杜沛是国泰基金自主培养的新锐基金经理之一。2014年杜沛研究生毕业之后,就加入国泰基金,从研究员一路做到基金经理。

杜沛目前管理的国泰景气行业(2020年5月开始管理)截至上周五近1年在银河证券同类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股票上下限0-95%+基准股票比例30%-60%)(A类))中的排名位列前十分之一(40/490)。

最近“国泰大咖说”邀请杜沛做客直播间,深度解密杜沛的投资之路,聊聊他对于“景气行业”的认知。

问:你是2014年研究生毕业后加入国泰基金的,仅仅6年的时间就当上了基金经理,能讲一下你从业以来的心路历程吗?

杜沛:这确实要感谢公司、领导、同事的认可。我2014年1月份到公司,在2014年、2015年主要是看宏观策略,2015年开始看电子行业,然后从2015年到2017、2018年,当时有一个去事业部的机会,在事业部里负责TMT的研究,从电子拓展到了计算机通信,包括新能源等。从2018年开始,也有过两年的绝对收益专户的管理经验,然后从2020年的5月份开始,从绝对收益转来做公募,做相对收益。我管理国泰景气行业已经有了一年多的时间,虽然时间不长,但是经历确实比较丰富。

问:你入行之初,是在公司担任宏观策略分析师,对未来市场的走势有什么看法?

杜沛:我们的观点一直没有太大变化。我们一直觉得其实A股市场,可能从2019年开始,就进入了一个慢牛的格局,目前这个格局还在前半段,这个是我们比较大的判断。第二点就是说在慢牛里面,最大的标签应该是分化,最大的机会应该都是结构性的机会。所以淡化指数的波动,选择结构性的一些比较好的机会去持有。并在阶段性市场可能过热的时候,做一定的减仓。

大势上来说,我们觉得大家可以忽略指数的波动。市场目前是一个非牛非熊的状态,涨多了会回调,跌多了会反弹。本质上我们还是去选择更好的公司,聚焦更好的产业机会,更好的结构性的机会。所以大的风险也没有,但特别大的机会可能也不会有,结构性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就是这么一个振荡向上的过程,慢牛格局。

问:你管理的这只产品是“景气行业”,我们从基金一季报的持仓来看,前10大重仓股整体是比较均衡和分散的,既有TMT板块的一些成长标的,又有一些消费类的白马股,你是如何定义景气行业的?

杜沛:有的时候一提到景气行业,大家就想到是科技TMT,想到成长。不过慢慢的我也在体会,所谓成长和价值,它其实是不矛盾的。每个公司每个行业,在某个阶段它都是成长股。当年的地产其实也是成长股,现在大家把它当价值股,其实是同一个公司的不同阶段。所以景气的赛道,或者景气的行业,也是企业特定的阶段。我觉得它不是在区分,科技也好,消费也好,本质上还是要去判断,当下的市场环境,当前的特定阶段,它是不是有成长性。如果有成长性的话,我不去区分科技还是新能源还是消费。

在我持仓里面,有一些消费股,行业的红利刚刚开始,成长性可能在未来几年都会比较好,我们就把它当成成长股去看。从我做研究员到做基金经理,一直也是围绕着这个思路,我认为最高的景气度其实都是时代赋予的,我一直寻找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或者是时代背景的,由时代推动的行业性的机会,这是最强的产业势能。

比如我们2018年挑出了受益5G建设的通讯板块。当时也是因为,2018年底我们看到华为为代表的通讯设备商开始大规模做5G建设,这很快反映在业绩上面。我们看到这个机会的时候,当时股价在底部,估值也很便宜,所以重仓参与。2019年下半年,华为被制裁,当时有了国产替代这个概念。很多半导体的公司迅速放出了业绩,也是因为华为态度的转变,这些东西都是时代推动的。

包括去年的碳中和,总书记在7月份的时候,在联合国峰会上讲碳达峰碳中和,其实那个时候大家应该就意识到,这肯定是时代性的大机会。这应该是一个全世界、全人类去一起共同完成的一个目标。在这里面去挑充分受益的个股,是最好的标的。

我的选股整体偏自上而下。先选择受益这个时代浪潮的板块和赛道,再去选择能够反映业绩的细分标的。如果它能符合这两点,基本上就进入了我们选择股票的视野。

我的整体投资是偏右侧的。这里涉及主题和主线的区别。很多主题之所以叫主题,它最后没有公司实际受益,它只是一个概念,炒一波就结束了。但是能成为主线的,而且是比较强的主线的,一定是这个逻辑被大家认可之后,又找到了一批公司,是真的受益于这个逻辑的。但是预判是比较难的,尤其是新兴产业,很多都是突发或者是突然有一些产业上的变化,我们基本上都会在有相对右侧的应对,去看这个变化是不是真的能反映在很多公司的业绩上面。

问:你的投资风格和投资框架是怎样的?

杜沛:我是一个应对型的选手。对于我来说,应对比预判更重要。很多人尝试去预判市场的走势、指数的涨跌、短暂的机会,这是很难的。但如果你能应对及时,胜率和确定性都会更高。从投资框架来讲的话,刚才也提到了,我是相对自上而下的。符合我标准的行业,要有比较高的行业增速,有比较强的产业逻辑,有比较强的时代逻辑,然后在这里面去选择符合龙头特质的、受益于行业发展的这些公司。偏自上而下,偏右侧应对。

问:在组合管理中,如何进行风险控制呢?

杜沛:因为我做过两年的绝对收益,这对我影响其实还是比较大的。我会去看现在这个位置买入一家公司,它的安全边际够不够,它回撤的空间大不大,它回撤之后,我是不是愿意去加仓。我还是比较注重实际的安全边际对我组合的影响。我主要是通过行业和个股的分散来控制风险,包括从仓位、行业和公司上的分散程度,给自己一些能调整的空间。偶尔会有一些突发性的利空,导致某个板块突然的波动,我希望能把这种波动,能对整个组合来说,降到比较低的情况,在我能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样对整体净值来说,影响就没有那么大。

我的很多公司都是拿的很久的,但是长期持有不代表是死拿,我也会去做一定的高抛低吸。在市场阶段性比较亢奋的时候,或者板块突然有利好的时候,有些公司阶段性会涨幅比较大,我会做一些减持。等到它回调到比较合理的位置,我还会再买回来。

一般让我卖出公司的理由,可能主要是两个。第一是确实涨多了,已经到我的目标价,我觉得它可能往后看预期回报率不会特别高的时候,我可能会去减仓。第二点是看好的逻辑突然出现变化,我也会减持。如果这两点都没有出现话,即使因为短期的利空或者跟经营没有关系的利空,导致的股价下跌,我其实不太会动,可能跌下来还会再加一些。

问:具体到投资上,你觉得未来1-3年的时间里,哪些行业比较值得关注?更具备投资价值呢?

杜沛:其实大家可以看到,我的持仓应该从今年一季度开始,行业有点开始集中了。往后一到三年,我都比较看好两个方向。第一就是大科技,第二就是大绿色。我会把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这两个方向去挖掘成长性比较好的公司。

这两个方向细分了很多机会。今年政治局会议,其实核心讲了几件事情。一是安全,包括了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供应链安全,包括卡脖子的一些芯片的安全。二是数字中国。包括促进我们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这个东西的影响是很深远的,也符合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的产业的变化,有很强的时代意义。

之前我们制造业的红利,因为人口的问题,或者效率的问题,慢慢开始往下走。所以我们前面几年讲了设备替代人工,就是所谓的工业自动化,机器替代人。所谓的智能制造包括数字化转型,包括软件赋能制造业,本质上是把之前我们已经完成的工业自动化再进一步,变成工业互联网,变成智能制造。可能用更先进的算力,更先进的人工智能的方式,让这些机器更有效率地生产。这是非常符合现在的时代背景的。这是科技的一个方向。

另外是安全自主可控的问题。半导体、新材料等,解决一个卡脖子的问题。过去这些东西我们做不了,导致很多下游零部件做不了,导致最终的产品受到限制。这两年国内很多很优秀的公司,开始突破这些零部件和材料的问题,这里机会是比较大的。

绿色里面我们很看好的是光伏和电动车,这应该是一个非常深远和长远的一个机会。按照我们现在的提法,到2030年和2060年,新能源的占比会提高非常多,这个空间是比较确定的。这里面的龙头公司也是在全球都很有竞争力的公司,而光伏和电动车本身就是我们在全球都很有竞争力的产业,也是符合我们自己的制造业的优势。

问:有哪些建议给基民朋友?

杜沛:我觉得最重要的建议就是,大家一定要着眼长期。说起来简单,其实知易行难。就是大家做起来其实很难。我们买入的时候都知道要看长期,但是它短期受到影响之后,我们基金经理也会焦虑。

一定要有着眼长期的视角和信心和耐心。如果你相信我们的资本市场的这个黄金十年的发展,包括很多优势行业,在未来的5到10年都是有很好的发展机会。如果有这种视角,它短期的波动,包括市场的波动,所谓流动性的收紧放松,我觉得都不影响它长期的发展,产业趋势不会因为这个东西而改变的,重要的就是着眼长期。

如果真的觉得很焦虑,可能就放一段时间。其实我们股票也是这样的,当你觉得每天看它觉得跌的很难受的时候,你就放一放,别去那么在意它。如果它的逻辑没有发生变化的话,可能就是因为一些交易因素,或者一些其他因素,短期有下跌。你看着很焦虑很恐慌,但是如果离开一段时间,它可能就回来了。

其实基金也是这样的。如果你认可这个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和风格,他的持仓你也是认可的,那就给他一些时间放一放,他可能就过一段时间可能就回来了。所以这就是长期的力量,就是它一定能穿越周期。

注:国泰景气行业合同生效日为2017.3.20,该产品2017年-2020年增长率/业绩基准(%):22.44/7.09、-25.19/-11.03、57.45/17.99、70.87/13.50。数据来源产品定期报告。杜沛任职时间为2020.5.7。国泰景气行业为混合型基金,其预期风险、预期收益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低于股票型基金。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你详阅基金的法律文件,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