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观察】保险重构“前夜”

欧阳晓红2021-06-29 16:11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欧阳晓红  这是黎明前的黑暗还是遭遇发展瓶颈?年轻的保险业似乎进入了中年危机集体焦虑。

几度沉浮,数轮褒贬转换的保险业被困在重规模轻品质的怪圈,走不出增长模式与消费需求(结构)不匹配的悖论……

辛丑牛年过半,保险股市值大幅缩水,行业排名涨幅几乎垫底——这暗示投资者开始对保险股“敬而远之”?要知道,其它周期股基本面正在快速复苏;而1至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万亿元,相比2019年,两年平均增长21.6%。

市场惊觉“保险不好卖了”!行至2021年中的中国保险业怎么了?“增员难”、“负增长”、“行业受质疑”、“新业务价值下降”似曾相识的一幕幕又重现。

一切早有端倪!近日上市险企披露的2021年5月原保险保费收入数据,更佐证行至转型三岔口的保险业之胶着;如:资产与负债两端承压,五大上市险企前5个月共取得保费收入约1.3万亿元,同比仅增长0.69%;单月保费而言,整个行业连续3个月负增长。

不过,阴霾中也不乏亮点,东吴证券分析师胡翔认为,行业转型瓶颈期,差异化的服务与产品将是破局之道。

比如,中国太保差异化销售“两全其美”两全险与 “鑫从容”年金险,成效明显,为上市险企中唯一一家在4月和5月单月连续实现正增长的险企。中国人寿5月启动客户节,协同银保渠道,线上线下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保险消费和服务需求,如推出5款个人养老保险和通过活动送北京环球度假区试运营体验资格,扭转4 月单月保费负增长。

与其说,当下是保险业的至暗时期,不如说是保险业重构前夜或改革黎明前的黑暗。

不过,这可能并非国内保险的特有现象,全球商业保险似乎均呈现衰退趋势。

日内瓦保险协会副秘书长兼研究与前瞻性探讨主管Kai-Uwe Schanz设定了一个向“新常态”过渡的基准情景:预计世界将向疫情大流行后的“新常态”过渡。许多已经发生的趋势被COVID-19所放大,预计一系列持久的影响也将从根本上改变风险格局和保险公司的运营环境。

他认为,加速的数字化进程、“大政府”、向可持续性的转型以及向远程办公的转变,按此顺序,可能对保险公司以及其在疫情后世界中的角色产生显著影响。

中国精算师协会副会长王和说,面向未来,保险业,也包括精算,面临“逻辑重构”和“再存在”的命题和挑战。

今日中国保险密度、深度摆在那,需求也不小,行业咋就陷入了彷徨迷局之中呢?

一位从业几十年的险企高管不无迷茫。他说,内、外因裹挟下,保险业从未像今天这样处境艰难;不管是严监管,还是改革、顺势而为,企业活下去才是第一位;同时,还需尽量避免令机构无所适从的监管政策“互掐”。

“疫情影响较大,保险业未能顺势而为,抓住机遇;此外,科技能力和投入滞后;再者是没有明确的行业性目标和方向,失去了动力和引领者。”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这样看,其话外音或是:个人也好,行业也罢,有位才能有为。

从行业分析师的角度看,行业疲软的主因是供需走弱叠加高基数,以及商业方式与新时代新消费需求脱钩;包括“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长端利率超预期下行、保险需求超预期减弱”等等均是利空因素或潜在风险。

还有业内人士将保费骤降归结为“代理人队伍增员承压,脱落率同比急升”。据不完全统计,保险业职工总数(不包括营销、代理人员),连续两年下降,已减4.7万人,5家A股上市险企下降2.4万人,占比逾五成;以保险业代理制销售人数为例,已从2019年末的912万人,降至2020年末的842万人,同比减少近70万,下降幅度达7.6%。所谓“改革正当时,精简队伍成主旋律。”

平安证券研报分析,寿险保费增速“高开低走”的背后是:渠道待转型、“惠民保”形成分流。原因在于:代理人渠道经过多年的粗放式发展,代理人培训不足、展业难度增加、脱退加剧等问题所致,质量仍需提升,而产品呈现出同质化的特征。因此亟需渠道转型、产品升级。

上述研报分析称,5月1日起,不符合短期健康险新规的产品停止销售。以百万医疗为代表的短期健康险,是消费者体验保险功能的重要窗口,部分产品的停售对重疾险销售形成间接负面影响。

究其深层次原因,是否“有位才有为”这五个字一直在“作祟”?

掐指算来,六、七年前的2015年可谓中国保险业的高光时刻,当年逾7.5%的投资收益创2008年以来的新高。那时,动辄全球收购不动产,跨国并购金融机构;风险管控方面也不失稳健——尤其2016年“偿二代”的全面推行,给保险业装上了资本“安全阀”。当时的保险监管思路是“放开前端,管住后端”,其时,保险业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现在呢?

今天,还有保险资深人士感叹:这个行业的价值创造主体,号称金融从业者,迄今为止连最起码的法律身份都没有明确,赚的钱还不如外卖快递小哥多。所谓法律身份是指“签署劳动合同、社保”等。

这期间,也不乏有人诘问:Z世代(95后群体)已进入新时代,而保险产品模型却还是旧时代;Z世代逃离传统保险产品渐行渐近。

To be or not to be,惟有改革?

或许可以用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说的“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内部发展看,平安寿险的第三次改革都已是刻不容缓、别无选择”予以诠释。他在2021年寿险高峰会上表示,第三次是创造全新寿险模式,称之为“中国化”阶段。随着生活质量、文化程度的显著提升,人们对保险保障的意识更强、需求更大、要求更高。特别是后疫情时代,全社会更加重视健康和保障,期待着一个有中国优势的、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民生福祉的保险业。

马明哲说,平安寿险改革现在进入攻坚阶段,其根本在于文化、价值观的改革,这不仅仅是平安寿险面临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都在面对的问题。

按照王和的话说,当下保险行业存在的最大禁锢和局限,是如何认识和理解行业存在的基础逻辑和方式。例如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保险业一直自诩是一个大数据行业,但那是在整个社会仍处于非数字化时代而言,随着整个社会的数字化,特别是卫生、医疗、健康领域的全面数字化,与之相比,保险业的数据就属于“微不足道”,对此,保险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心存敬畏。

面向未来,精算,乃至整个保险行业,均面临“逻辑重构”和“再存在”的命题和挑战。王和解释,即过去的技术逻辑和存在方式是建构在过去的环境和条件下,是一种基于历史局限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在科技赋能的历史背景下,改变的不仅是技术,更有“技术逻辑”和“存在逻辑”。

例如,“生命表”曾是人身保险的重要技术基础,是一种“天经地义”的存在,殊不知,这也是一种“不得已”的存在,因为,这种基于“历史数据”的归因、分析和预测,对于数字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和未来而言,无论是技术理论,还是基本逻辑,均显得有点“苍白”。

“苍白”的岂止是逻辑基础,可能还有通胀预期背景,以及说不明道不清的行业无奈?

这个曾遭遇发展瓶颈,但试图在线完成修复;曾经在发挥风险保障机制作用之外,思忖如何更加精准地对接实体经济和全球配置的新战略、一度从有位走向更有为之升级的行业怎么了?

现在,资本市场而言,统计显示,按证监会行业分类,保险业今年涨幅在87个行业中位列倒数第五;若按申万二级行业分类,保险业在102个行业中位列倒数第二。

保险股缘何如此低迷?一位资深投资者认为,“目前本质上是在交易通胀!通胀高企的背景下,不利于保险股;另外两个原因是:资金追逐热点,卖出的结果;以及去年涨幅较大,一直没有很好的调整。

比如,中国人寿2019年最低19.78元、2020年最高52.16元,一年多时间绝对涨幅超1.6倍,股价创12年多新高;中国平安2015年最低24.65元、2020年最高94.62元,5年绝对涨幅近3倍。“因此,保险股有所回调也不难理解。”

而银行股,就基本面而言,受益于经济恢复而来的利差向好,但也只是极个别银行股表现好。“逻辑上,只有少数板块与资产,逃得过通胀。”上述资深投资者说。

交易数据显示,年内保险指数跌幅达23.7%。截至6月18日,五大保险股总市值合计为28354亿元,较去年12月31日缩水6805亿元,缩水19.4%。还有机构认为,目前保险股仍不见“拐点”,还在“寻底”。

这个时候的保险股,有人减持,也有人加仓。像卜蜂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其下属子公司累计减持中国平安H股1.83亿股(占总股本的1%)。贝莱德则以每股平均价84.6港元增持中国平安H股2121.15万股,总金额近18亿港元。而北向资金对中国太保与中国人保的持股量分别增加8.5%、43%。

监管也在发力,今年以来,监管层出台了多个新政,涵盖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短期健康保险等等方方面面。

此时,不少保险圈内人却迷失了方向,甚至怀疑自己的职业。

业界人士王诚(化名)吐槽说,保险行业忽然就进入了中年危机的集体焦虑,甚至失去了方向感;产寿健无一例外都有点举步维艰、进退失据。不得不说改革开放几十年,保险业是各行各业中发展水平和质量非常低的,与很多行业相比,保险业从零开始,是个不折不扣的朝阳行业,只可惜一手好牌被打乱。

王诚举例说,车险搞了二十年,行业和监管一直都在低头算行业小账,监管算规模、基层算费用,而没有去算四亿机动车、数亿驾驶员、数亿家庭的这个大账,车险是唯一的强制保险,社会触达面如此之广,本来是树立行业服务和专业形象的广阔天地,而行业的短视和小富即安体现得淋漓尽致,行业的价值没有体现在亿万车主的心目中,行业的表现不及格;行业多年来惯出来积弊,更是令人痛恨。

“直到今天,车险连最基本的保单实名制都做不到,这不由得令人扼腕叹息。”王诚说。

一位保险专家这样解释“负增长”,主要还是疫情冲击造成经济减速,带来一些居民收入下降。另外,车险综合改革对车险的影响也比较大。

综合来看,另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认为,负增长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转型不够及时,过去人海战术受到疫情和互联网的挑战;二是经济整体下行人们收入减少,购买投资型保险减少,再加上投资方式的多元,分流了部分客户;三是监管的趋严和行业负面报道也影响很大;四是全世界商业保险都呈现衰退趋势。最关键的是商业保险说起来重要,实际上还不是必需品。

不过,也有人认为需要客观分析所谓的“监管趋严”。 业界与监管观察的角度及立场不同,但经济金融领域高质量发展新常态下,保险业固有的粗放传统发展商业模式行至终局,“增员难”、“出单难”,机构或难以为续,监管恐不再包容,用户难以买单,整个行业需要重构、重启——亟待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开局。

老龄化社会已至,保险的需求亦旺(中国2019年的保险密度230美元;寿险深度为2.3%,对标同期日本的6.7%,中国要达到日本的寿险深度预计还需要15年),核心在于保险公司如何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并将之贯彻到经营之中。监管则需“摆正”位置,行业举步维艰之时,把握好严监管的“度”。

别无选择,保险业已经到痛定思痛的时候了。

 “我现在买保险就上网买,我不相信所谓的代理人,拼命推给你贵的,不符合自己情况的,看到都烦。”一位年轻人这样吐槽。

机构也听到了这位年轻人或所谓Z世代的抱怨,否则不会着手进行精简代理人改革。但以质代量的改革也会有代价。逻辑上,寿险业务渠道中,代理人渠道的价值率,其亦是机构最重要的流量入口;机构抢占市场份额的主要抓手通常仰仗优质代理人渠道所提供的差异化服务。

以中国平安为例,保险代理人不再扩张的战略背景下,公司的保费增长看什么?

头豹研究院张寒分析,平安于2019年起升级优才计划,推动寿险代理人精英式转型,提升优质代理人占比,从而提升业务价值,伴随而来的是当年清退低效代理人达24万人。过去,平安依靠人海战术快速渗透市场获得巨大成功,现在主动清退低产能代理人,内含价值、新业务价值随即下滑,2020年受疫情干扰,改革尚未见成效,改革正经历阵痛期。以质代量的策略具备长期成长空间,但平安推动结构优化转型困难亦不可小觑,需保持谨慎乐观。

诸如,寿险改革后,个险代理人渠道占比持续下滑,引致平安市占率下滑;此外,寿险改革后,13个月继续率加速下滑。

据张寒观察,代理人规模粗放式增长期,代理人入职后,一般自买一份保险,再促使身边亲戚好友购买,自买即称为“自保件”,自平安于2019开始重点实施改革,代理人数量在2018-2020三年间自140万跌至102万。因此代理人离巢或是保单继续率持续下跌的直接原因之一。“结构化转型已见曙光,但吸收高质量人才的困难仍不可小觑。”

还记得十年前的行业低谷吗?当时,人身险市场发展陷入瓶颈,诸如,新单保费在2011年和2012年连续出现负增长,总保费增速大幅减缓,增员难……风险集中显现。

不过,得益于两个突破口:“十多年磨一剑”的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之启动,以及取消代理人资格考核之改革,代理人数量急增;行业得以振兴……改革之后,市场主体被松绑,激发了活力;普通险、分红险和万能险占比均衡,渠道亦得以优化;业界评价,这不啻为保险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于是乎,才有保险业在2015年的不俗表现。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大数据时代在更迭中前行,保险业呢?裹足不前还是另有其因?

有人说,在很多其他行业解决了快速扩张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今天,保险行业走入巨大的困境不仅是业务发展遇到瓶颈,行业的存在价值和未来方向都变得脆弱和模糊。

而风险格局和保险公司运营环境悄然改变的当下,有位才能有为,无论机构还是行业,均需锚准定位,明确目标与方向;理顺监管与市场的关系;重构商业逻辑,活下去;激发动力,方能自我变革,顺势而为……

如此,届时回头看,2021年保险业阵痛期不过是行业重构或专业性重塑的“前夜”。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金融货币市场、保险资管、财富管理等领域。十多年财经媒体从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