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 | 低调IPO的滴滴,需要更多时间证明自己

刘远举2021-07-02 17:58

刘远举/文 6月30日周三美股午盘,没有办媒体发布会,也没有上市敲钟仪式,滴滴以交易代码“DIDI”低调登陆纽交所。滴滴此次发行2.88亿股ADS,发行价为14美元,位于13-14美元的发行区间价格上限。以发行价计算,滴滴市值约670亿美元,此次募资总额将在40-46亿美元之间。

此次滴滴IPO,虽然创下了今年中国互联网公司在美募资的最高纪录,但从估值来说,仅675亿美元,低于美国网约车巨头Uber的950亿美元市值。

2019年,Uber的IPO文件显示,其所持滴滴出行股权在2018年底时价值79.5亿美元,间接显示了滴滴出行估值为516亿美元。《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给出的滴滴估值在3600亿。从这些角度看,滴滴此次市值并不令人意外,位于一个合理的区间。

BigIdeaVentures亚洲区执行合伙人、滴滴早期投资者ChristianCadeo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滴滴的IPO价格“低得离谱”,与其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及国际增长潜力相比,“完全受到低估”。

Cadeo认为,滴滴在中国90%的市场份额支撑其长期增长潜力,随着中国城市人口增长,公司将获得持续的结构性收益;疫情后经济进一步复苏也为其盈利提供利好。虽然有利益相关,但这个看法不无道理。

当下全球仍然在新冠疫情中挣扎,这对于一家出行领域的公司来说,并不是一个最好的上市时机。2019年5月,Uber登陆纽交所,发行价45美元/股,上市即遭破发,最终收于41.57美元/股。如今,Uber股价维持在50美元。再加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错综复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也是Uber被低估的因素。

不过,相比而言,滴滴比Uber有更好的基本面。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一季度,滴滴营收分别为1548亿元、1417亿元、422亿元;而Uber2020年营收则为111.3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3亿元),2021年一季度营收29.0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6亿元),也就是说,从营收角度来看,滴滴是Uber的两倍以上。

这个趋势还会进一步扩大。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89%。2010年六普时,城镇化率为49.9%。更早的2000年,则为36.2%。20年间,不仅城镇化率保持了高位增长,而且近10年比上一个10年的“加速度”也是增长的。另外,中国省内人口聚集现象也进一步加快了。数据显示,中国人口超千万的城市达到了18个。人口聚集的趋势,支撑着消费升级,从而支撑起更大的规模效应,这对于滴滴所在的出行领域,对于互联网商业模式最重要的规模效应来说,都会是一个持续的、稳定的基本面支撑。

滴滴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低利润率,在这个问题上,滴滴要做“时间的朋友”。

招股书显示,滴滴在2018年-2020年的净亏损分别为150亿元、97亿元和106亿元;今年一季度,滴滴的净利润为55亿元。2020年5月份,滴滴对外表示,网约车作为滴滴的核心业务已经实现盈利,但3.1%的净利润率,并不算高。美团2019年的财报显示,其外卖业务的毛利润率能够达到18.7%,净利润率也能够达到5%左右。即便是盈利率不高,还有前期大量补贴所产生的亏损,滴滴仍然面临社会对其高抽成的指责。而且,相对出租车,公众对网约车有更高的安全期待,以及由此产生的更高安全成本和监管成本。

未来,随着社会完全习惯网约车,舆论压力会逐渐减小,这些方面的成本占比会逐渐下降,再加上城市化水平更高之后,有更大的规模效应,消费升级也能支撑起更高的溢价,滴滴的盈利率会逐渐上升。

其实,对于滴滴“引领汽车和交通行业变革的世界级科技公司”的目标而言,IPO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阶段性的起点。

对于此次募集资金的用途,滴滴称30%用于扩大中国以外国际市场的业务;约30%用于提升包括共享出行、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在内的技术能力;约20%用于推出新产品和拓展现有产品品类以持续提升用户体验;剩余部分可能用于营运资金需求和潜在的战略投资等。三个募资方向,对应滴滴未来的三个主要发展方向。

过去几年,滴滴一直在不断拓展业务广度,包括代驾、跑腿、货运等领域。同时,滴滴的生态体系也更加完善,涵盖了加油、充电、养车、金融、保险等领域。社区团购、外卖、智能汽车制造等行业,也将为滴滴提供新的增长动力。这些业务中,有未来的方向,也有未来的现金奶牛。

自动驾驶必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这一点没人怀疑。当车能自动驾驶的时候,就成为一个移动的大电脑。车里的人要去哪里吃饭、看电影,不说车能决定消费者的选择,但起码会影响到你的选择。这就是流量的入口。这种流量会与大平台的生态作用,产生更大的效益。

自动驾驶行业是一个数据成为生产力的典型行业,实践与提升相互促进,更多的出行数据,能更好的训练神经网络,带来更高的安全水平。作为拥有无数车辆的出行公司,在数据上,滴滴具有很大的优势。滴滴自动驾驶公司,目前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千亿公里数据的自动驾驶公司,其自主研发的车载设备“桔视”覆盖了滴滴平台上50%以上的订单,这些数据在仿真环境中进行三维重建,从而训练自动驾驶的算法。

车跑在路上,可以积累导航数据,还会产生视频、声音数据。这些数据如何发掘和使用,有无限的可能。与此同时,数据始终是敏感的。不知道特斯拉是不是有可能通过其车主的行动频次、轨迹,得到反映中国经济运行的“特斯拉指标”呢?这些数据即便保存在国内服务器上,但并不影响这些数据被挖掘、被处理,形成结论。

所以,敏感的数据意味着自动驾驶最终大概率将导向国产化。这也是国产厂家踊跃进入这个市场的原因。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市场规模,拥有最大体量的出行数据,在各国数据主权的关切下,在竞争壁垒之内,出现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公司,并不会是一个令人意外的结果。

这是一个巨大的现金奶牛。

自动驾驶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很多,但归根到底就一条:出了事故,到底是拥有设备的车主负责,还是整车制造厂负责,还是自动驾驶的技术方负责,还是保险公司负责?

目前的自动驾驶,其基础是神经系统网络、深度学习,这是一个“黑箱”。它意味着人工智能做出的选择,以及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即便在理论上没有超过人类的理解力,但在现实中,却因为成本巨大,很难实现。所以,鉴别自动驾驶事故成本巨大。根据交易成本的基本原理,当一个业务交易成本太大,企业就会把它内化到企业内部,简单的说,就是自动驾驶技术方按年度收服务费,并提供保险赔偿。

原本由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变为了交给提供自动驾驶服务商的服务费,然后,自动驾驶企业负责事故赔偿。一旦发生非故意安全事故,不管是自动驾驶的问题,还是车主的问题,都由自动驾驶技术方负责赔偿。

这是一个长久、稳定的现金流。2017年中国汽车的保有量是3.1亿,如果以一辆车5000元的保费加服务费计算,这就是上万亿的营收,远超任何巨头。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滴滴的估值,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这家长跑9年的公司,其长期价值正日渐显现。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的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