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市值的HPV疫苗还未完全“兑现”,万泰继续砸老业务,IVD这次直接扩产5倍

孙文青2021-07-09 19:48

经观大健康 孙文青/文 7月7日,“国产HPV疫苗(用于预防宫颈癌)第一股”万泰生物发布公告,其全资IVD(体外诊断)子公司万泰凯瑞拟投资13.36亿元建设产业基地。项目建成后,将达到5亿人份/年的试剂生产能力以及9000台/年的检验设备生产能力。

这是一年多时间内,万泰生物第二次在IVD业务上加码。2020年,它在寻求上市募资的主要用途之一就是实现1亿人份/年检测试剂的扩产。不过很快产能就告急了,据此次扩产公告称,目前的实际产能已达8000万人份以上,接近满负荷,原定产能目标已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对此,资本市场反应一般。7月8日开盘后,万泰生物股价下跌1.85%。

一直以来,IVD业务都是万泰生物的主要业绩来源,占比高达八成(2020年疫苗占比升至30%)。但资本市场对于万泰生物的期望主要基于它的国产HPV疫苗,顶着“国产HPV疫苗第一股”,自去年4月上市以来,万泰生物的市值已近1571亿元,涨了近1500亿元。

在疫苗业务高光之下,万泰生物的IVD业务底子并不厚。2020年以前,与国产大多数IVD公司规模差不多,在10亿元上下。

去年,新冠检测订单暴增带来整个板块上涨,而万泰生物因主攻免疫诊断,在新冠检测中表现并不突出。IVD约14.7亿元的营收中,仅有2.6亿元来源于新冠检测试剂,“新冠业绩王”圣湘生物的营收几近它的25倍。

这次扩产,万泰生物主要瞄准的是化学发光业务。这也是IVD领域前景最为广阔的赛道。多家券商研报数据显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1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33亿元,行业增速在25%左右。与此同时,化学发光产品目前国产化率仅仅20%,有充足的国产替代空间。今年以来,诸如亚辉龙等国产企业也通过上市,储备资金,谋求市场份额。

在今年4月的业绩交流会上,万泰生物管理层曾明确提出,未来预期化学发光业务会跟上行业平均水平,增速约为15%。

此次扩产规划在2023年竣工后,化学发光等大型仪器将实现3000台/年的产量。而2020年,万泰生物全年实现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装机413台,同比增长 50.73%,这意味着它在大型仪器上的目标是5倍以上发展。目前,迈瑞医疗是这块业务装机量最快的企业。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它在国内装机2200台。

为此,万泰生物去年一直在铺设销售渠道,一年时间覆盖的二甲以上医院数量增长千家至3000家。公司管理层透露,今年销售团队至少还要增长一倍,也会考虑依托地方经销商。经观大健康就销售渠道规划联系万泰生物,截至发稿前,暂未获得更进一步的细节。

从渠道终端数量来看,万泰生物现阶段的覆盖面还远远不够。仅以三大头部企业中目前装机数相对缓慢的安图生物来说,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它通过1662家经销商,触达的二级医院及以上终端用户包括5600家,接近万泰生物所有业务销售机构的两倍。

在该细分领域,装机量直接决定了业务规模大小,因为可以借此拉动试剂的销售。从这个角度看,万泰生物面对的竞争并不小。

万泰生物此次还冲刺了另外一个热门赛道——POCT(即时检测),包括其在内配备了近6000台/年的荧光仪等小型仪器产能。不过这块业务此前在营收构成上少有体现,产品目前也仅有一款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上市,多个POCT诊断仪器仍然在研。

据多家券商研报数据,2020年中国的POCT 市场规模为21.8亿美元,增速在世界范围内领先,复合增长率达到23.19%,也超过了IVD整体行业增速。国产化率近30%,有较大市场空间,国内公司市场份额较大的有万孚生物、三诺生物以及基蛋生物等。

在HPV疫苗还无法完全“兑现”资本潜力的当下,万泰生物依然要长期靠IVD业务撑收入。与去年不同的是,疫情催生了行业暴涨,竞对都“身价”翻倍。作为一个“后起之秀”,它想要开拓的市场没有一个好打的。既要防着自己的领地,又要想着如何进攻别人,经观大健康将持续关注它的后续动作。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