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进IVD,步长靠“买”转型,3年16笔跨行业收购,但还是得靠中成药挣钱

孙文青2021-07-15 18:15

经观大健康 孙文青/文 7月13日,中成药龙头公司步长制药发布公告称,以90万元收购湖南众测60%的股权,进入IVD(体外诊断)领域。

步长制药对此收购并未过多解释。的确额度如此低的并购在医疗行业并不常见,2020年,湖南众测营收仅340万元,今年1到4月几乎无收入。在过去一年多的“疫情红利”之下,这个业绩可谓是“惨淡”。

资本市场毫无反应,其股价接连两日下跌,截至发稿前,股价跌近1%。不少投资者直接质疑此笔收购对于公司的价值,步长制药在补充公告称,看重湖南众测拥有5个已经拿证的免疫荧光检测试剂盒。但这在去年“大跃进”的IVD行业,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这并不是步长制药头一次这样做。自从2018年提出战略转型,称将从营销驱动转向产品驱动,由中成药转向生物药、化药、医疗器械、互联网医药等全产业,据经观大健康不完全统计,步长制药已经进行了16次收购。标的多为体量一般,甚至偏小的公司,这跟行业中也以投资为主要驱动力的公司动辄上十亿元的收购有着本质区别。

因产品太多,步长制药并没有拆解来自于新业务的收入。虽然营收从2018年的136亿元,涨到了去年的160亿元。但从市值上看,现在的近250亿元,较2017年上市之初巅峰市值已缩水七百多亿。而同样由传统药企转型创新药企的恒瑞医药等,市值已经突破四千亿元。

外界普遍认为的核心原因就是步长制药在新战略上取得的进展并不大,无论是在产品端还是在研发能力上,相比于转型显著的几家龙头公司,差距较大。它依然要被归类到“传统中药企业”,而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资本和政策并不青睐这种类型的企业。

从组织架构上看,步长制药在过去三年内还是在向销售端倾斜。2018年到2020年,研发人数分别为950人、832人和546人,而销售人数则渐长,分别为1264人、1734人和1870人。跟它体量相当,也在往创新药上转型的天士力对应的研发人员分别为1076人、1260人和1295人。

在这三年里,它的研发费用年增两千多万元,普遍在5亿元左右,对比国内几家龙头创新药企,可能只是一个管线的费用。而营销费用则仍高居80亿元,2020年升至83亿元,这也是一直以来步长制药频繁被诟病的一点。

截止 2020 年 12 月,步长制药在研产品已达 234 个。其中,中药12个,化药203个,生物药14个,医疗器械5个。相比于五年前多为中成药注射液,管线结构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在雪球等投资论坛上,有不少投资者称,步长制药所说的“化药”和“生物药”多为中药基础上做变动所产生的药物,该观点并未得到步长制药的证实。

整体上看,步长制药在转型过程中,主要依赖的路径并不是自研,而是收购。较为典型的是,2018年以1亿元从美国一家生物医药公司引入PD-1(抗癌药)。2020年,又收购了国产公司的流感疫苗。

摊子铺得很大,到现在为止,步长制药横跨中成药、化药、生物药、创新药、疫苗乃至药店零售等多个领域。且上述多数领域,多为收购所得。

步长制药管理层极少在公开场合谈论公司的战略逻辑,在2018年提出转型口号时,也受到质疑,为何要一下子进入多个不熟悉的领域。当时步长制药总裁赵超在接受采访时说得较为笼统,他们所遇到的问题一如中国众多企业所遇到的问题,但进入到医药治疗的主战场,是必须要走的路。

从结果反推,那些被行业认为转型成功的公司,比如恒瑞医药,多为聚焦于某几个靶点,大量囤积研发能力,开发出自研产品之后,再利用资本红利进行各种操作,扩大适应症和联合疗法,加固在这几个靶点上的产品护城河。按照这个逻辑,步长制药很难描述出在它的众多新业务中,哪一个已经成为新的增长极。经观大健康曾就转型事宜,联系步长制药投资者关系部门,并未得到更多细节。

更被动的是,步长制药的传统核心业务也在受到冲击。7月7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谷红注射液两款产品退出省级医保目录,两款注射液均为步长制药的独家品种。去年财报显示,包括上述两种产品在内的六大产品合计贡献收入110.86亿元,占到整体的近七成。

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在去年的收入为12.44亿元,而谷红注射液则被视为步长制药以往最大营收项——丹红注射液的替代品。因为不合理用药过多,其被至少32个省市列入重点监控用药目录,目前已逐步推开到全国。该产品销量已经连续三年年均下滑20%,步长制药并未能够拿出应对方案。

步长制药的问题并不是个案。在2015年众多高喊转型的传统药企中,绝大多数依然受制于产品研发能力、经销体系等因素,转型不利,毕竟成功的也就那么几家。而对他们的挑战还没有真正到来,随着集中采购等国家新医疗政策的不断深入,这些传统药企,尤其是中成药行业的诸多公司,如何跳出“低价陷阱”,在竞争中活下来,会是一个时代的命题。经观大健康会持续关注此类公司的转型进程。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