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鹏/文 杭州电瓶车爆燃事件有了初步调查结果,当地消防专家确认,起火与锂电池有关。虽具体的起火原因有待进一步查证,但可以明确的是,电瓶车在起火时,电瓶内部大量物质外漏。专家同时还排除了车上有其他易燃易爆物品的可能,剩下的唯一可能,就是电瓶。
从购车发票上看到,电瓶车的买入时间为2018年11月左右,迄今已经接近三年。目前不能确认的是,电瓶是原装的还是更换过。不过,电瓶车发生爆燃,导致严重人员伤亡事故,这几年屡见不鲜。今年5月10日,成都一小区电梯内发生电瓶车爆燃事件,一名老人和5个月大婴儿为重度烧伤,3人为中度烧伤。5月24日,阜新市一辆电瓶车行驶中突然爆炸,驾驶人当场死亡,邻近的两辆小轿车不同程度受损,车内和附近其他人员5 人受轻伤。据不完全统计,从2010年11月至2019年5月,全国已发生66起因电动车火灾引发的人员伤亡事故,共造成275人死亡。
电瓶车起火,主要原因就是电池问题。据了解,现在电瓶车大多数采用锂电池。锂电池从技术上讲,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现代先进的海军常规动力潜艇,也都采用了锂电池技术,足以说明技术理论是可行的。不过,技术理论可行,并不代表产品可行,更不代表产品质量就有了保证。数百次的电瓶爆燃事件说明,在行业治理层面,锂电池行业在产品质量和售后保障,应当有更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
这次杭州出事的电瓶车,据报道就是来自一家品牌店。按理说,有品牌的电池至少安全性应该有所保证。但实际上,在短短十几秒钟就造成了严重的人身伤害。所以,品牌电池同样面临产品质量问题。不只是电瓶车的电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使用的锂电池,时不时也传出自燃的新闻。有数据表明,仅2020年的电动汽车起火爆炸事故就有至少72起,涉及25个品牌、38款不同车型。电池行业的品质管控,已经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话题。
而更为宏观的背景是国家确立了“碳达峰”战略。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中国政府庄严承诺,到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新能源电池行业应该有更高的安全标准,不能隔三差五因为电瓶爆燃引发安全事故。2020年5月,工信部发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就明确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这5分钟就是确保人员脱离的五分钟。但遗憾的是,在国家颁布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中,却没有这样详尽的规定。实际上,同样是以减少碳排放为目的的新能源电池,就应该一视同仁。
除了品控之外,规范市场行为、杜绝不合格锂电池进入市场,也是行业治理的重点。虽然高端的电池技术依旧在发展之中,但低端的电池组装技术,并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含量。网上随便一搜,都能找到“锂电池组装”、“旧锂电池翻新”、“手把手教会,一人就可开店”这样的视频教材和广告。说明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手工作坊组装出来的低端锂电池,成为电瓶车更换电瓶,或者杂牌组装电瓶车等电池的主要来源。如果不合格、不规范的组装电池得以在市场上畅通无阻,对于高达3亿保有量电瓶车市场来说,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安全隐患。
一方面,无论是电瓶车还是新能源汽车,都应该从生产环节开始,就要提高电池的安全技术标准。另一方面,也应该强化不合格产品的强制召回政策。但很遗憾,尽管频频有爆燃的新闻,却很少看到新能源车企主动召回电池有缺陷的产品,我们还只看到过蔚来在2019年主动召回了部分批次的ES8电动汽车,原因是该车型搭载的三元锂电池不合格。在电瓶车领域,因电瓶不合格而召回产品的,就更少了。
杭州事件发生后,受伤女孩的亲戚在网上发起了募捐,短短一天之内,募集到超过200万元的善款。这反映了网民的善意,但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对消费者权益保障层面,是否应该有更多的作为。比如,能不能像交强险一样,强制推出自燃险或者电池险。即使是技术完全没有问题,蓄能电池在复杂的使用环境中,比如因天气、路况等非受控原因,产生危险的可能也很大。一方面,要加强技术层面对电池产品的管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如果推出像交强险一样的险种,强制消费者在购买或者厂家在出售产品的同时就购买该险种。那么,一旦出事,对于消费者来说,至少权益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杭州电瓶车爆燃事件以及之前发生的数百次类似事件,已经说明在新能源领域的锂电池行业,需要进一步提高安全标准,落实相关政策,真正管控好产品质量,在技术上和法律上,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只有这样,我们的新能源替换之路,才能走得更加扎实。这不是仅靠政府就能够做到的事,这是需要企业、行业协会、消费者、监管层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才能够完成的行业治理。
(作者系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