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根发芽之后史家胡同的魂儿怎么找?

MR.透透气2021-07-23 22:41

MR.透透气

我的某个姐们,从美国学完现代舞后回到北京,就住在史家胡同,她描述自己每天“穿着旗袍去上班”,吸夺了一整条胡同的眼光……大概她当时或多或少有些陈白露的带入感吧……保不齐有人看到她婀娜多姿地在胡同里民国风一般的游走,便已在自家院子里呵呵了两声:呦,您的上班时间没给弄错吧……于是你明理暗里落下了病根:

20多年过去后,念念不忘的你今年终于披挂上阵、自编自导一人分饰两角套瓷了《日出》……姐,人生一半岁月过去后,你现在不用凹造型也已经有了翠喜的信手拈来……碰瓷陈白露的岁月就定格在90年代中后期吧,让她回响在史家胡同尚有的浑厚地气与迭代朝气里吧……此刻,顶着6月暑热,我又再次来到了这个胡同——只为买一本书。

一、找书

史家胡同,位于东城区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始于元代,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史家胡同博物馆位于史家胡同24号,于2013年10月19日正式对外开放,为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其前身是民国著名文人陈西滢,凌淑华的故居,也是民国前期北京重要的文化沙龙所在地,被称为“小姐家的大书房”,比林徽因那个著名的“太太的客厅”还要热闹上许多年……改革开放后,陈凌之女转让院落于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做公益之用。

知道有这本书的消息来自网上,从2020年5月下旬到8月,东城区朝阳门街区更新季开始了,开幕仪式及书的首发就在史家胡同博物馆举行……既然线上线下都买不到这本书,不妨我就故地重游好了,亲自买这本神秘书籍——《生根发芽》。

博物馆陈列的内容对我来说基本都是怀旧版,其8个常设展览主题分别为:胡同历史,人艺摇篮,近代教育,时代记忆,胡同名人,怀旧生活,世纪新姿及古韵精魂……考虑到居民如果对自己家园的历史缺乏了解,对文脉价值少有认知,那就不可能有自觉的保护意识行动……这是史家胡同博物馆这个城市更新项目的由来,书里有人说到:对这个博物馆预定的目标有4条:社区培育、规划宣传、街区更新、场馆运营。

这个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说明具有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但这条胡同的特殊性不言而喻:“它的房屋基本上是正规的四合院,过去的居民非官即商,是有社会地位的人居住的聚落,体现的是官绅文化……所以在这里做社区工作要有特殊的方法……一条街之隔就都不一样,史家与内务不一样,内务跟演乐也不一样”——怎样的特殊方式呢,旁边的那些个胡同又是什么特点,方法的异同在那里,特殊性与普遍性是怎样的呢……这个胡同博物馆对周边的辐射作用到底在哪里呢……对于没有空间做博物馆的胡同与街区来说,这个模式在多少程度上可提供复制与借鉴呢?

在书里寻找答案与在馆内找到此书一样的不容易……走出博物馆,在院子里找到与这本书放在一起的展厅,开始也看不出这个厅里的所以然,也没有人在内值班……兜兜转转找到办公室要求购买支持……除了博物馆讲解员外,这是周六当天唯一驻扎现场的办公室女干部,斯文有礼,看在我热得满头大汗和特为这本书而来的份上,总算在办公室找出了除陈列外的另一本,而且还与上级讨论了是否可以卖给我……以致我在写这篇书评的时候,不断对自己说看在她的善举份上,你不要太毒舌了……那么我开篇先拿自己的朋友毒舌一番,你觉得呢?

二、看展

“这本书,是一个联合责任规划师团队数年扎根基层开展街区保护更新与社会治理的实践成果”,融推进脉络,实操手册(不够具体),案例标本(分析不够)三位一体:来,让读者先来看看你们的成绩汇编好了:

2011年,北京市规划院受原北京市规划院委员会东城分局委托,编制东城区朝阳门街道管辖区内的《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了被大家接受并落实,规划院与街道办事处双方努力促进了一个由居民代表、产权单位、专家和社会志愿者组成的基层社会组织“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为了更好让协会发挥作用,北京市规划院的规划师们不仅自己留了下来,还将北京工业大学的师生引入街区,逐渐承担了协会理事,秘书长之职,制定工作计划,组织推动各项工作开展,迈出了扎根社区的第一步”。

这里逐步孵化出史家胡同博物馆,文创社,朝阳门文化生活馆,礼士传习馆,朝西工坊,同步搭建了三个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平台——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责任规划师平台和东四南文化精华区治理创新平台……为了加强团队服务社区的力度,2017年,这三个单位签署了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规划师实践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北京市规划院亦与街道签署东四南街区的史家胡同博物馆共建协议,开启了长期扎根陪伴服务的模式。

“2019年5月,《北京市责任规划师制度实施办法》出台,北京成为全国首个全面推行相关制度的城市,我们这一批最早的责任规划师终于迎来了大部队……为此,特将这些年的工作理念,方法,路径与成功汇集成册,希望它能给同行们带来启发,引发共鸣!”……谁像我这样引发一堆追问。

与这本书相关的实践案例展,在女干部的提示下终于被看见:我在展厅里去触碰了占一面强三分之二大小的背景墙:原来很多实践案例是隐藏在墙后面的,需要翻动活动板块才能把后面的内容翻转到前面来看……这种小设计师们玩的玄虚真的可以省省了;大院里另一个空间是一个舞蹈老师带着一堆年轻女孩在跳集体舞……博物馆门口到展览空间之间的空地上有一个少儿培训机构带着孩子们在画画,顺便拉拉生意?

这么多年过去了,居民大概对这个充满旧时光的博物馆也麻木了,不常回“家”看看了,这个博物馆目前的功能可能只成为一个对外展示和宣传的窗口作用了,那么它对本地局居民影响力的减弱又该通过何种改变来加强呢……

书中说到“今后社区博物馆的建设和运行模式应该有一个突破,有一个创新。不应都由政府部门来直接组建、直接运营,应该更多地依靠社会力量,特别是本地的社会力量。依靠社会力量运行的社区博物馆会更有活力”……对于一个存在已6年的博物馆来说,为什么这个突破那么难以落地呢……组织出一个以当地居民为主的义工团体来运营,难道很难吗?

在三厅的构想里,我反而觉得应该重点强化社区议事厅的功能,可与当地更新项目展示厅合二为一(墙上是社区每年项目回顾展,而且起码应该有一个可以不断补充内容的胡同能人榜,每年都有新能人上榜),这种多功能空间不需要做博物馆就可以推广普及……于是这个议事厅会就会成为社区能人集中营,问题解决方案孵化器……当然能人不仅包括本地居民里的意见领袖,也要包括外来人口里的口碑人物……反正谁在当地有威信且解决能力强的人物,都可以在那里发起一场讨论会。

三、找魂

北京卫视有一档非常好的民生节目《向前一步》,是一档中国公民养成实操类节目,刚刚播过的是《爨底下村》:为了保护整村风貌,政府开始要大规模拆除自搭凉棚计划,引起当地居民的不配合……20多年来,这个空心村变成了京郊著名的旅游村,村民各自为了招揽更多游客而搭设违建来扩大运营面积,乱象之后,全盛期双休日五六千人的游客量现在已不足两千,古村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瓶颈如何破,显然光拆除违建不是根本性的方法与出路……于是这期节目汇集了新老书记、村民代表、专家和媒体人,为村庄谋共识找出路……

其实,这种形式也不是创新,而是提炼了之前就有的民间智慧:曾是北京地区收视冠军的电视连续剧《情暖四合院》,就有大院领袖的议事厅内容:大院一遇到不对付的人与事,院里的一大爷,二大爷,三大爷就会召开全院共识会议,就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及奖惩明细……大家没有异议,便立马执行下去……让胡同有正向习气,为街区焕新争气,一定是要靠当地有德性有威信的“民间领袖人物”来做日常维护的……那么就应该给他们一个名分不是吗?

“就协会来讲,目前力量有限,很多具体工作没法开展”……这是不是在这条街区的动员能力依旧不足呢?外来的义工团队也没有真正培训到位……“我觉得协会应该适度实体化,在整个架构中引入固定的工作人员,有一些自己的造血机能,有一定的独立性,减少对责任规划师以及政府的依赖。这样它与责任规划师和治理创新平台的关系也会更加清楚,重叠的部分可能会越来越少。”

参与者这么说,是不是意味着还需要从顶层设计来重新审视10年来的教训和目前问题产生的根源……

责任规划师从“最初项目引领的“基础构建”到合作拓展的“生态营造”,自然起劲负责,不敢掉以轻心……但到了多方共建的“机制保障”时,应该就开始“力不从心”了:一个不住在这条胡同里的规划师,更喜欢挑战新项目来规划和实践,不是么……这是他们真正专业成就感的来源,所以,在工作告一段路时,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当地的、或者住在附近的社区营造师及团队全时上岗了呢……责任规划师带着这个社区的经验与教训去到另一个社区实践,社区营造师留在社区持续广泛的动员与及时反馈……这样才能让这条胡同或者这片街区的社会治理走向更精细化的发展。

这些社区营造师及团队组成,应该从哪里里被推举出来呢……“东四南精华区治理创新平台已经“孵化了4个获得居民喜爱的项目,包括:空间更新类项目——最美小院(10个大杂院公共空间的切实改善)和胡同微花园(帮助6户居民充满生活情趣的花园改造);文娱活动项目——演乐社区每月一次的“演乐茶香悦读会”,至今已持续一年有余;对话交流类项目——“朝阳WALK&TALK”用参访形式了解项目,再通过座谈形式让项目所需的各资源方一起出谋划策。”

基础已经那么好,至少可以从这4个项目里挑选出当地有“较强号召力,公信力的”居民领袖(10个小院领袖里已经藏龙卧虎)了吧……当然,还有当地义工团队的招募(有将还要有兵),以及本地能人的挖掘:居民“园丁”、居民大厨、家务能手、旧物改造能手……平台要给他们赋权增能为“社区营造师”:“不断为其树立更高威信,使之成为院落环境(胡同风气)长期维护的号召者,组织者。”

其实,从责任规划师这个名称来看,他们的主要作用还是在做当地硬件的改造上,由外部主导,不可能一直有在场的及时反应与动员能力;而社区营造师就是名正言顺的在地软件的驱动力量;由内部主导,不断甄选和赋能小院领袖,并及时处理跟踪各种问题的解决与落实……只有责任规划师与社区营造师这两个师的通力合作,才能摸索出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社区治理手段……“多手段激发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协作精神。激发居民自信心和社区自豪感”……真正长期达成“共识共治共享”。

生根发芽之后,还要枝繁叶茂,筑巢引凤……这又回到了史家胡同博物馆:与其出钱雇佣博物馆固定工作人员,还不如邀请街区里曾经驻扎过的名人重新回来做导引的:他们的影响力既能让更多人前来了解这条胡同的更新故事,更能够整合更多的资源与人才来到这个社区及周边开展持续性的落地工作……

比如,邀请李滨老太太,这位人艺一直非主流的大配角……去年在双井UME影院遇见她火急火燎地冲电梯嚷嚷:还不快上,我等不及了……然后一跺脚,噌噌噌噌小快步去了另一头的那个电梯……当时她还帮助了东城区某社区话剧团排演了《龙须沟》……我相信,在这个博物馆院子里,老太太中气十足,语速极快的亮嗓子一出来,这条胡同的魂儿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