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门联合发文保障外卖员权益 平台社保缴纳争议何时休

田进2021-07-27 14:55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田进 7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 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对外卖员社保缴纳、准时率确定以及订单饱和度等七方面提出要求。

从最受关注的外卖员社保缴纳来看,《意见》提出督促平台及第三方合作单位为建立劳动关系的外卖送餐员参加社会保险,支持其他外卖送餐员参加社会保险,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鼓励探索提供多样化商业保险保障方案,提高多层次保障水平。

这是否意味着所有外卖员都将参加社会保险?

需要注意的是,此前在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外卖送餐员并没有与平台及第三方合作单位建立劳动关系。5月10日,美团代表在与北京市人社局副处长王林对话时,美团公司代表就表示,目前美团平台上的注册外卖员中470万人都不是美团的员工,而是属于外包的关系。按照现有法律,美团采用的劳务外包适用《合同法》,不适用《劳动合同法》,即美团不直接管理外卖员,只需支付给合作的外包公司(即第三方合作单位)服务费,由外包企业为外卖员支付工资和社保,美团与外卖员无直接劳动关系。另一方面,多数外包公司与外卖员签订的是合作协议,而非劳动合同。

此前,据知情人士向经济观察报透露:“美团和饿了么在全国合作的中大型劳务外包公司有好几百家。”

7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乔庆梅对经济观察网表示:“因为灵活就业者中大部分不具劳动关系,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需要得到解决。其中最急迫的是工伤保险,而工伤保险对劳动者的保障程度恰恰是最高的——遭受工伤的都是劳动者,几乎每个劳动者都是家庭的经济支柱。没有建立起制度的强制性,就没有办法保障企业为劳动者参保,具体实施举措也等待着进一步出台,政策实施效果可以拭目以待。”

对于如果强制给外卖员缴纳社保会给平台或外包公司带来更多成本负担的问题,乔庆梅表示,企业社保负担重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不能因为企业负担重就损害劳动者的权益,解决企业社保负担重的问题需要政府拿出综合方案,合理解决问题,但不能以牺牲劳动者的基本保障权利为解决途径。

乔庆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行业平均收入大致6000元/月计,如果外卖员工伤保险以基准费率1%的标准缴纳(自2018年降费后实践中实际平均费率达不到这个水平),则每人每月的工伤保险费为60元。

如果给美团平台470万注册外卖员均缴纳工伤保险,一年工伤保险费将达到33.84亿。作为对比,2021年3月,美团发布的2020年业绩显示,美团全年净利润47.1亿,美团外卖全年交易额为4889亿元,全年交易笔数同比增加16.3%至101亿笔。

保障劳动收入方面,《意见》提出不得将“最严算法”作为考核要求,通过“算法取中”等方式,合理确定订单数量、准时率、在线率等考核要素,适当放宽配送时限。

2020年11月,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萍及其团队在北京对外卖员进行了调研,孙萍发现,平台在增加平台劳动者的自我剥削。“我们调研过程中采访的很多外卖员就是自我剥削,他被困在系统里。算法让劳动者对金钱的渴望程度扩大到无限大,以至于让他忘记了所有的规则与自己的身体健康。”

此前,孙萍对经济观察网表示:“现在多方协商的参与机制还没有建构起来,规则的制定方更多还是掌握在平台手中,而平台是通过技术性的算法来预设规则,这样就导致了滴滴司机、外卖小哥等被困在算法系统里的现象。”

保障劳动安全方面,《意见》提出完善平台订单分派机制,优化配送路线,合理确定订单饱和度,降低劳动强度。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培训,引导督促外卖送餐员严格遵守交通法规。

矛盾处置机制方面,《意见》提出督促平台建立外卖送餐员诉求反映的直接渠道,明确诉求处置程序和时限,加强民主协商和平等沟通,对于客观因素造成送单超时等常规问题,一般在24小时内合理解决。

《意见》发布当天,美团、饿了吗分别作出回应。美团在提供给经济观察网的回应中称,此前公司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开展了多轮实地调研和座谈,主动汇报沟通相关情况。我们一直致力于合规经营,努力保护包括骑手在内的平台相关主体的正当权益,接下来,我们将坚决贯彻和落实指导意见。饿了么称将围绕骑士安全、骑士健康、骑士收益、骑士保障等方面进行方案制定,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积极行动落实。目前,骑手职业伤害保障等相关工作已在紧密筹备中。

7月26日,意见发布后,美团港股股价尾盘跳水,最高跌幅达到了14.93%,创下其上市以来最大跌幅,截至收盘,股价报收235.6港元,跌幅达13.76%。当天稍早由于港股科技板块整体下滑的影响,美团股价就已跌超10%。从年内高点至今,美团股价已经跌去48%。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国资新闻部记者
关注宏观经济以及人社部相关产业政策。擅长细节深度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