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从巨头手里买管线,还同时拿到药明和泰格投资,“神秘客”阿诺医药拟登港股

余诗琪2021-07-29 17:58

经观大健康 余诗琪/文 近日,阿诺医药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就在递表的一周前,它才刚刚完成由泰格医药和药明生物产业基金共同参与的D轮1亿美元的融资,两家CRO(药物研发外包)巨头同时投资一家创新药企,在行业里极其罕见。

事实上,阿诺医药呈现出来的模样也的确“特殊”。2015年前,它的“前身”叫杭州诺泰,以仿制药和原料药业务起家,运营了11年。直到2015年,旗下厂房因合规性原因无法继续生产,中间资金链还一度断裂,创始人路杨最终决定转让原有业务,转向肿瘤创新药。

且阿诺医药一开始就选择了“license in(知识产权引进)”模式。从2017年开始,它先后从诺华、卫材等全球巨头手里引入肿瘤管线,目前4条进入临床阶段的核心管线中3条都是“买”来的。

从这次IPO的募资规划来看,65.5%的募集资金将用于这三条管线的临床开发和商业化准备,远超出在自研管线上的投入。

跟其他“license in”模式的公司不同,阿诺医药对应的“卖方”都是像诺华和卫材这样的跨国大药企。从过往的市场表现来看,它们几乎都在扮演“买方”的角色,比如今年诺华就曾以22亿美元的总交易价获得了百济神州旗下PD-1(抗癌药)的全球主要市场权益。可以说,跨国大药企的核心能力之一就是在全球选项目和买项目。启明创投投资合伙人唐艳旻对经观大健康指出,跨国药企都有非常完善的BD(商务拓展)团队在全世界搜索项目。

“license in”模式的公司更青睐相对便宜的中小型药企,以再鼎医药为例,十家合作方中有九家都是规模不大的公司。且不同于再鼎医药引入的管线多是限于大中华区的权益,阿诺医药拿到的诺华跟卫材的管线均是全球开发权益,这也是诺华第一次将晚期产品全球权益与中国公司合作。

上一个从跨国大药企买管线的公司是索元生物,但它买的都是已经被大药企宣告失败的管线,通过自己的研发平台尝试找的新的生物标记物从而“拯救”失败药物。索元生物的创始人罗文曾对经观大健康记者表示,想引进大药厂的管线是个很复杂的事情,一个管线收购就谈了差不多两年。

相比之下,阿诺医药要顺利得多,仅仅花了一年就成功引进了诺华已经完成临床II期的肿瘤药管线。虽然该管线因为出现不良反应在乳腺癌适应症的临床开发中失败了,但还是被FDA授予了在头颈癌适应症上的快速资格通道。按照联合创始人杨东晖的说法,诺华放出“卖出”的风声后,前后共有15家药企参与竞争,最终是基于对临床方案和开发团队的认可才交给阿诺医药继续开发。

经观大健康记者没有得到更多跟此交易相关的信息,但在跟多位行业人士的沟通中,相对普遍的认知是该交易并不“寻常”,因为阿诺医药并没有在行业中表现出足够的研发能力和管线的推动能力,也并没有比其他药企有更强的资金实力。

对于2018年引入卫材的一款临床I期肿瘤管线的过程,阿诺医药没有对外给出更详细的信息。从巨头手里买来两条管线之后,阿诺医药的融资节奏明显加快了。2018年至今,它连续完成了三轮融资,累计2.139亿美元。

阿诺医药在招股书中提到,未来将继续通过自研和外部引进的方式进一步扩大药物产品组合。

目前,它离商业化还有一定距离。从诺华引进的管线是阿诺医药最接近商业化的产品,已经进入临床III期,据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头颈癌患者数量已达83万例,预期2030年增长至约102万例,只有默沙东的K药获批了头颈癌适应症一线治疗。阿诺医药瞄准的是头颈癌的二线治疗,分析师预测其全球销售峰值为5亿美元每年。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阿诺医药都需要通过资本市场持续输血。截至2021年5月31日,它账面现金只有1.05亿元。2019年和2020年的亏损分别为1.23亿元、4.37亿元,研发投入分别为1亿元和2.35亿元。

即使加上这个月刚完成1亿美元融资,阿诺医药的现金支撑现有的研发也相对紧张,更别说引进其他管线。据医药魔方数据显示,随着药企扎堆开启“license in”模式,目前单个管线交易均价已经接近1.5亿美元。

从过往几年的发展来看,阿诺医药略显“神秘”,不论是可以屡屡从巨头手里买管线,还是极快的融资节奏,都让它“与众不同”。经观大健康会持续关注该公司,探究它的真实成色。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