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新单一半火焰一半海水 中国人寿取得了怎样的中期成绩单?

姜鑫2021-08-27 11:57

经济观察网 实习记者 刘睿 记者 姜鑫  “整个寿险企业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8月26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601628.SH)2021年中期业绩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人寿总裁苏恒轩在发布会上对行业发展作出上述判断。

中国人寿中期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实现保费收入4,422.99亿元,同比增长3.5%,新单保费为1339.14亿元,同比下降8.4%。

行业处于新的供求平衡带来阵痛期

在上半年中,在行业新单保费增长承压、保费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中国人寿净利润为409.75亿元,同比增长34.2%;公司实现总投资收益1176.38亿元,同比增长22.4%,成为拉动业绩增长的一大动力;实现保费收入4422.99亿元,在高基数基础上同比增长3.5%;受疫情和保险需求释放放缓等因素的影响,新单保费为1339.14亿元,同比下降8.4%。

具体来看,首年期交保费为806.74亿元,同比下降14.3%,占长险首年保费的比重为98.91%;其中,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为289.40亿元,同比下降26.7%。续期保费达3083.85亿元,同比增长9.7%,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为69.72%,同比上升3.93个百分点。2021年上半年,公司新业务价值为298.67亿元,同比下降19.0%。

中国人寿表示,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公司内含价值达11428.11亿元,较2020年底增长6.6%,持续保持市场领先。长险有效保单数量达3.22亿份,较2020年底增长1.6%。本报告期内,退保率为0.67%,同比上升0.06个百分点。

对于公司及行业新业务增长停留低位的问题,苏恒轩表示,今年上半年,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的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比较多,虽然中国经济在疫情之后是实现正增长的最大经济体,但是国内经济的恢复仍然很不均衡,基础很不牢固。同时,居民的消费意愿降低,在疫情的影响下,居民对长期大额支出,以及非必要的必需品方面的开支更加谨慎。所以整个寿险企业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这些原因造成了我们今年上半年整个行业新业务的增长处于低位,或者说出现了负增长。尽管面临这些不利的因素,经过认真分析,我们始终认为当前面临的短期挑战仅仅是行业结构和与新的供求平衡形成的阵痛期。我们仍然看好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苏恒轩表示。 

 “鼎新工程”改革成果几何?

报告期内,中国人寿实现寿险业务总保费3568.97亿元,同比增长3.1%;健康险业务总保费为763.72亿元,同比增长5.7%;意外险业务总保费为90.30亿元,同比增长0.7%。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投资收益1,176.38亿元,同比增长22.4%;总投资收益率达5.69%,较2020年同期上升35个基点。

中国人寿表示,受投资收益变化、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更新的综合影响,本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9.75亿元,同比增长34.2%。

在2019年2月22日的开放日上,中国人寿发布了“重振国寿”的战略构想,并将改革作为重振国寿的“关键一招。中国人寿“鼎新工程”整体规划是“一年打基础,二年搭框架,三年见成效”。2019年,中国人寿基本实现组织架构调整;2020年,全面启动变革转型项目,推进经营机制落地。

中国人寿副总裁詹忠介绍,“鼎新工程”是重振国寿战略的一个具体落地举措,在将近三年的时间里,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中国人寿按照强总部、精省域、优地市、活基层的定位要求,在组织架构、人员配置上已经基本调整到位。在变革落地的33个项目中,目前已有20个落地结项,其他的项目在后续的过程中会继续推广实施,预计有一些在今年年内可以结项。

“比如像在销售管理方面,我们以客户为中心的“一体多元”的销售布局,从开始的磨合发展到协同共进,现在取得了成效;比如监管不断提到的代理人体制改革,独代的出现等等我们都在完善;多元板块主要是以机构为客户群体,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在半年报当中大家可以看一下银保部分,银保是第一个转型的,银保渠道以规模价值为核心进行引领,规模上在市场上保持头部领先,银保的价值率也在提升,这也是改革的一个非常好的印证。”詹忠表示。

数据显示,个险板块总保费达3,638.22亿元,同比增长2.2%。银保渠道总保费达344.41亿元,同比增长20.7%。首年期交保费达119.93亿元,同比增长1.1%。续期保费达222.61亿元,同比增长35.2%,占渠道总保费比重达64.64%,同比提升6.96个百分点。团险渠道,总保费达166.90亿元,同比增长1.2%。其他渠道总保费达273.46亿元,同比增长4.2%。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机构新闻部资深记者
关注证券、新三板、保险行业与上市公司相关领域。擅长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