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带车加盟”扰乱市场秩序 监管再明确网约车平台合规经营底线

钱玉娟2021-09-02 21:29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钱玉娟 因抽成比例高、分配机制不公开透明等问题,10家网约车平台曾被八部委联合约谈,间隔不过3个多月,9月1日,交通运输部再次会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信办、工信部等五部门,对11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进行了约谈。

从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内容来看,此次约谈涉及网约车平台的问题集中于部分平台招募或诱导未取得许可的驾驶员和车辆“带车加盟”,开展非法营运。

对于上述问题,监管部门要求各平台公司立即整改不合规行为,停止招募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坚守依法合规经营底线”的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约车合规化工作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约谈,监管部门不但要求各平台明确整改时间表、目标和工作举措,还特别要求平台提出,“到今年年底前,车辆、驾驶员合规化工作的具体目标”。

“现在就是强压。”在上海财经大学研究院教授崔丽丽看来,监管严防网约车平台“带车加盟”现象,便要求网约车平台进一步完善技术的同时,又必须对平台上拥有私家车且兼职跑网约车的司机们进行核查,做好充分的人证、车证、车况和人员的审核,从而为网约车运行另一端的乘客负责,提供有安全保障的营运服务。

“带车加盟”已是沉疴

看到此次监管部门对11家网约车平台的约谈内容后,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共享出行分会秘书长荣建认为,“带车加盟”的问题在行业内一直都有,“所谓兼职网约车的部分都属于这个概念”。

尽管网约车平台开始被要求规范化运营后,司机和车辆的准入门槛和要求便存在,但基于荣建的观察,“很难有一家平台合规”。

吴翠虎虽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但他身边有不少“转战”去开网约车的人。“90%都是无证跑车。”在他看来,相较持证营运的司机,无证跑车更加低成本。

“营运车辆天天在路上跑,出险的几率比较高,保险公司必然会调高缴纳额度,持证一年要万把块,而私家车少的也就两三千元。”吴翠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不只是保险,包括车辆的使用性质、租金等等在内,无证跑网约车“一年能省五六万块钱。”

他还补充了非常重要的一点,营运车辆行驶超过60万公里就要强制报废,“车辆被强制报废,这对司机而言,不是成本的增高吗?”然而,私家车即使在监管层面被认定“不合规”,但往往忽略上述限定继续跑网约车。

回想对多家网约车平台服务的体验,崔丽丽也发现有不少司机,是通过租车公司租用车辆而进入平台运行接单。她实际观察到的是,“有些车的车况很差,网约车司机驾龄短,租用的车辆虽然是用于从事网约车业务,但车辆有的还出过事故。”

在崔丽丽看来,上述网约车服务体验过程中,难免有出现对乘客安全产生影响的不可控因素。

“只要有个车,不管你有没有营运资质,只要有身份证、驾驶证,就可以在一些平台注册跑网约车。”一位网约车司机说到,就在近期滴滴被调查期间,不少网约车平台都在“抢资源”,他就曾在7月份接到美团出行的客服电话,对方希望其可以注册成为该平台的司机,不但有接单奖励,若能介绍新的司机加入,还会有“介绍费”。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这位司机并非专职跑网约车,只是在下班后和闲暇时间上线接单,因为车型不符合快车的要求,他便只在滴滴出行旗下的花小猪接一些单。

在这位网约车司机看来,“平台间的竞争,让他这样的兼职司机有了赚钱的机会。”一旦如约谈中所要求的,网约车平台对进入的车辆和司机进行筛查,他觉得,“我就随时观望,不让跑就撤。”

避免大范围“一刀切”

尽管监管部门对整个出行产业加以管控,但对于网约车平台上的车辆营运却难以做到监控,尤其合规化早已经是老生常谈,吴翠虎希望此次约谈能起到一定的效力,“能把不合格的车辆清退,利于出行市场正规化。”

不过,他也在采访的最后说到,“如果无证的全部清退,大多数网约车平台都会‘伤筋动骨’。”毕竟这并非某单一平台的问题,而是整个网约车市场的乱象。

正如上述接受采访的网约车司机所言,在滴滴出行暂停新用户注册服务的关键阶段,曾经对其市场份额有所觊觎甚至“望尘莫及”的出行平台,纷纷为抢占市场有所举动。

记者注意到,这次出现在约谈名单首位的T3出行,就是其中值得关注的一个。其不仅在8月初连续登陆十几个城市,将其出行版图扩大,更是投放广告吸引司机加入,上述网约车司机反映,包括美团出行、T3出行这样的平台,对新司机的要求极为简单,“无需培训,注册就可以上岗接单。”

这在吴翠虎看来,是对乘客的一种不负责任,“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抛开行业观察的视角,崔丽丽作为乘客一端也认为“安全着想,不合格的车辆确实需要清退。”

针对监管部门要求平台整改的内容,荣建认为,方向是对的,但与现实情况的匹配上存在难度。他建议在要求网约车平台的车辆、驾驶员合规化进程上避免“一刀切”。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荣建对2019年末,厦门滴滴对于无证司机和双证司机采取的分类管理模式印象深刻。在他看来,上述试点运行的方法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加以复制,对兼职网约车司机的管理“放宽”。

尽管“一刀切”可以比较快速地解决,网约车平台多无证司机和车辆的乱象问题,但崔丽丽觉得,“对于不符合管理要求的,逐步清退为好。”强力规范市场虽是好事,但大范围一刀切,有可能打破现有市场的平衡,也会淘汰一批新生的网约车平台企业。

在她看来,非营运资质的兼职网约车司机,应服从于各地发布的网约车司机资格认定的要求,接下来需要办理相应的个体经营者资质,对营运过程中的相关安全问题进行承诺。

当然,“各地政策不能光出约束规范类文本,还要真正落实到位”,崔丽丽建议,网约车平台也要对这部分兼职的司机和车辆,做好备案手续和确保营运安全与否的确认;谈及监管层,她则呼吁,监管部门定期调取技术平台的数据,以及结合乘客投诉对网约车平台进行评级,以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TMT新闻部记者
长期关注并报道TMT领域的重大事件,时刻保持新闻敏感,发现前沿趋势。擅长企业模式、人物专访及行业深度报道。
重要新闻线索可联系qianyujuan@eeo.com.cn
微信号:EstherQ13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