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支架供货难:要避免博弈方“猫鼠游戏”

梁嘉琳2021-09-10 21:59

梁嘉琳/文 2020年底,国家医保局牵头的冠脉支架带量集中采购,将中选品种的均价从1.3万降至700元左右。近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罕见地发布公告,驳斥某媒体使用《心脏支架困局:以前没钱做手术,现在有钱没支架》这一“误导性标题”。

“中选冠脉支架总体供应稳定。”上述官方公告披露,国家带量集采让患者接受支架植入手术的平均个人负担下降1万元。部分原来冠脉支架植入手术收费标准较低的省份上调了收费标准,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在工作量稳定的情况下,阳光收入有所提高。8家中选企业获得了80%的市场份额,提高了产业集中度。

既然患者、医疗界、产业界各得其所,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官方公告承认,生产、配送、使用方尚在磨合中。集采前支架价格虚高,支撑了配送企业提供“随叫随到”、随时补货加赠送的“保姆式”服务。新的机制要求,配送企业利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提升货源投放效率和精准性,也要求医院加强院内耗材备货、使用、盘货、补货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早在年初,国家医保局已作出应对,将集采中标生产企业、配送企业纳入招采信用评价范围,对失信“特别严重”企业,应限制或中止该企业全部药品和医用耗材挂网、投标或配送资格。同时,有关方面正在研发“供应配送指数”,科学评判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供应履约率。

即便如此,笔者仍然担忧,水面下仍有不同博弈方的暗自较劲。、

一是对生产企业而言,冠脉支架只能在具备高等级手术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无法在药店、网站单独销售,再加上单品的利润率大幅下降,部分企业只愿意在满足履约条件下,保持最低生产量、供货量;

二是对配送企业而言,在一些边远地区,运输成本高,原先可以任意选择的某些特殊规格型号产品,如今受集采中标规则限制只能选择特定型号,更容易导致基层的医疗机构缺货,患者被转诊至省会城市,甚至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急难险重病症患者被耽误病情的风险较大;

三是对医疗机构而言,部分医院为了更多使用非中标的品种,事前往往少报采购量,没想到中标品种最高降价幅度达96%,远超过患者、医生心理预期,许多原先因高价被抑制的医疗需求发生井喷,于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如此看来,不同博弈方在现行监管规则下玩起了“猫鼠游戏”。鉴于医药、医疗行业对患者都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因此,无论是已经完成集采的冠脉支架,还是即将开始集采的骨科耗材、人工晶体,临床供货难最终损害的是患者的健康权。

笔者认为,冠脉支架集采中标品种落地过程中,仍需解决多部门、多行业的综合治理问题。首当其冲,是要解决“市场轨”和“政府轨”的双轨并行与衔接机制问题。

在“市场轨”,对于高值医用耗材的生产、流通企业而言,我国医药产业已经实现了市场化、资本化,企业在按时、保质、保量供货的前提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无可厚非。因此,在国家医保局牵头集采的同时,科技、工业等主管部门需要同步出台高技术企业、创新产品的扶持政策,通过“最初一公里”的研发激励、生产激励,弥补企业在集采中利润下降带来的损失。同时,探索对创新品种上市前1-3年豁免于带量集采、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给创新产品的临床普及提供“喘息”之机。

在“政府轨”,对于公立医疗机构而言,既然姓“公”就要坚持“公益性”,地方政府也要为回归“公益性”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比如,在运用高值医用耗材施行手术之前,临床医生需要接受系统培训,先是在模拟机器、动物上不断反复操作,熟练之后再跟台、初试、上手。长期以来,部分地方财力不支或财政“甩包袱”,放任耗材生产企业自行开展医生学术交流、临床培训工作。集采之后,运作医生关系已无利可图,许多培训业务关闭,培训人员被解雇,当地政府需要站在医疗质量、患者安全的高度,全面接管并建立高水平的临床医生手术培训中心。

(作者为价值医疗顾问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立场。
价值医疗、健康治理研究者,中国价值医疗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价值医疗顾问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健康智荟”学术思想平台总编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客座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