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观察】市场开年“黑脸” 谁哭谁笑?

欧阳晓红2022-01-06 10:33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欧阳晓红 

A股憾失“开门红”、全球疫情肆虐、美联储加息预期提前……2022年的打开方式有点疯狂;投资者是否需要系好安全带?

2022甫一开年,全球市场就涨跌不一:欧洲股市强势、美股震荡调整、A股持续下行。

1月4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报收3632.33(-0.20%、14791.31(-0.44%、3250.16(-2.18%;欧洲英国富时报收7505.15(+1.63%、德国DAX报收16152.61(+0.82%、法国CAC报收7317.41(+1.39%;美股道指报收36799.65(+0.59%、纳指报收15622.72(-1.33%、标普500报收4793.54(-0.06%)。美元指数一度站上96,报96.3630;全球商品大涨。

次日,欧洲股市仍然微幅上行;A股则再度下行;回归A股的中国移动1月5日上午收盘报59.77元(+3.8%),但收盘时报57.88元/股,较发行价57.58涨0.52%;接近破发。当日,新能源赛道依旧疲软,宁德时代、比亚迪分别跌超4%、6%;银行、保险、地产向好,万科A上涨4.34%、中国平安、招商银行分别上涨1.92%、1.72%。此外,格力电器涨超5%。

其实,“放水较克制下,不要入戏太深。”经济机器公号称。华兴资本首席经济学家李宗光认为,“近期股市大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我们在这波的顶部明确提示,春季行情不要入戏太深,请自行体会。”

“2022年还没展望,就得想怎么回本了……”投资者如是感叹。

莫非低位蓝筹股归来,抱团赛道股崩溃——旨在用大跌完成风格切换?这一切看似猝不及防,实则或有其内在逻辑。不变的重要触发因素仍是流动性。诸如,A股调整的背后是“IPO分流,中国移动上市募资规模超 486 亿”以及“元旦过后央行开始大幅回收节前释放的流动性”等,包括“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跳升,恐短期抑制抱团板块”。

美东时间1月5日,美联储公布了12月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货币政策会议的纪要文件。会议纪要显示,考虑到经济、劳动力市场和通胀前景,与会者指出,可能有必要提前或以快于此前预期的速度提高联邦基金利率

会议纪要称,与会者表示,通胀指标“比之前预期的更高,更持久”。虽然成员们表示,2022年的增长将“强劲”,但他们也认为,通胀构成了强大的风险,甚至可能比大流行病还要严重;并称“现在是比预期更早收紧政策的时候了”。

市场闻声色变。道指、纳指、标普500分别下跌1.07%(36407.11、3.34%(15100.17、1.94%(4700.58;VIX恐慌指数上涨16.68%,报19.73。

美国国债的抛售也在美联储纪要文件发布后加速。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升至1.7787%;会议纪要还显示,与会者讨论了在首次加息后的某个时间点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而且缩表速度可快于上一个周期。

逻辑上,美联储紧缩已被市场视为2022年全球最大的宏观风险;如此一来,本已走弱的A股是否需要加以防范风险?中国央行需要策略对待元旦之后的流动性回收吗?

而对于A股连续两天的放量下跌,有人甚至担心,持续大跌后,可能会成为人民币贬值加速的导火索。其逻辑是:流入的钱,很多是奔着中国股市来的。如果股市因下跌而吸引力下降,人民币可能会不会因为资金流出而贬值呢?

当天,人民币中间价报6.3779;美元指数95.9220。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分析,2022年人民币汇率可能成为中美货币政策“松紧差”的平衡器,为释放国内货币政策空间,可能允许人民币汇率在贬值方向释放更大弹性。目前联邦基金期货已隐含了美联储2022年加息3次的预期。我们预计,2022年我国有1-1.5个百分点的降准空间、经济压力加大情况下还有10~15bp的降息空间,从而中美利差将向80bp的警戒水平运行,给人民币汇率带来贬值压力。而在人民币贬值与货币政策“以我为主”之间,政策的选择从2021年12月央行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的含义中已然明朗。

此时,A股之外,反观欧洲投资者则是另一番景致:“全球市场新年开门红,投资者喜气洋洋。”就此,FXTM富拓高级研究分析师Lukman Otunuga解释,对Omicron变异病毒的担心缓解,推动美国股指期货与欧洲股市周二延续2022年稳健的开局势头。如果经济数据继续改善并且助长经济面对新冠病例数激增保持稳步复苏势头的希冀,那么股市多头可能继续占据上风。

“主要经济体本周也将公布各项关键数据,再加上美联储决策官员的各种讲话,可能令接下来几天的市场云谲波诡。我们在2021年市场回顾文章中的结尾部分建议投资者系好安全带,准备迎接多变故的2022年。如果投资者还没有做准备,现在准备起来为时未晚。”Lukman Otunuga称。

2022年美元将继续称王?新的一年正式拉开帷幕,LukmanOtunuga也在思考美元今年是否可以继续主宰外汇市场。“我们在2022年三大主题的文章中强调了美元可能成为潜在赢家的理由。事实上,美联储关于其可能在2022年加息3次的暗示受到了美元的欢迎。”Lukman Otunuga表示。

与此同时,不断刷新纪录的全球新冠确诊病例也在时时挑战各经济体之防疫能力。但欧美市场似乎对此视而不见。1月5日,据多家法国媒体报道,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接受观察的新冠变种。法国当日新增确诊逾27万例;意大利日增新冠确诊18.9万例……欧洲市场却暂时未受扰动。

景顺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Kristina Hooper认为,Omicron变种病毒在短期内将是一个负面因素,导致供应链中断问题恶化并加剧通货膨胀。然而,在几个月内,如果Omicron的病毒仍然像我们目前所看到的那样较为温和,它也可能会成为一股正面的因素。因为它具有较高的传染性,似乎正在取代更危险的Delta变种病毒。

鉴于Omicron变种病毒的扩散,Kristina Hooper预计新兴市场股票在2022年开局将经历波动。

不过,“我认为2022年全年,新兴市场股票的表现可能会跑赢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市场股票。预计新兴市场的增长将加速,而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增长将放缓至更正常的水平。与2021年不同的是,受惠于货币和财政刺激措施,中国经济增长将再次加速,中国股市可能会在2022年推动新兴市场股市走高。”Kristina Hooper说。

类似预测很美好,还有券商预期“开门红”;殊料,开年A股就来了个下马威。

市场有人戏言“这么一跌,各个行业都跌出了鬼故事。”于是,各行业的卖方又出来安抚市场情绪,光伏风能说“碳中和还是长期目标”、芯片说“长期国产替代没问题”。

而在资深人士看来,这两天基本上就是普跌,没有什么鬼故事。其估计主要可能是筹码层面的变化所致——强化资金入市的正循环在减弱。换言之,筹码吃紧了。

但“这次的下跌和2021年春节后那波杀跌不一样;这一波杀跌的主赛道,还是有一些2022年能够继续保持增长。”上述资深人士认为。

1月 5日,上证指数收跌 1.02%,创业板指收跌 2.73%。行业层面, 前期较强势的国防军工、电子和电力设备等跌幅居前。

“过渡期情绪扰动叠加短期流动性大幅回收,市场波动加大。”华安证券分析,其认为,近期及今日市场大跌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季末效应后,央行大幅回收公开市场操作流动性。元旦过后央行开始大幅回收节前释放的流动性。1月4日至7日共有7000亿逆回购到期,其中 4、5 日央行每日仅投放了100亿,分别净回笼2600亿、2000 亿,未来两个工作日内仍将继续回收短期流动性。短期资金大幅回笼对强势高估值板块有所抑制;二方面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跳升,也会对抱团板块产生短期抑制。

因为,在2021年2月美债快速上行引致抱团板块调整的记忆下,近日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也引发担忧。同时近日市场对“双碳”短期节奏放缓担忧也有讨论;三方面大规模 IPO 分流市场资金。1月5日中国移动上市募资规模超486亿,A 股历史第五。巨额募资需求分流了市场资金。

而在安信证券宏观研究看来,近期经济基本面和流动性环境并未出现实质恶化,创业板的大幅调整反映了投资者在行业景气度和估值层面再平衡的过程。一季度伴随货币政策的宽松、财政发力前置以及经济预期的改善,权益市场持续下跌的风险较低。

权益市场上,房地产、建筑、建材等行业近期表现较强,显示稳增长背景下企业预期在边际改善。实体经济端,全国高炉开工率延续了此前下行的态势,当前水平远低于季节性,暗示能耗双控政策可能仍然偏严。

“短期之内,稳增长政策的抓手主要集中在货币政策的宽松以及财政前置发力。 我们预期今年一季度央行存在降准和降息的可能性,商业银行的主动信贷投放也将趋于积极。”安信证券研报分析。

政策观察期间,各种变化亦纷至沓来;但观察者也不难发现2021年12月PMI数据已开始回暖。安信证券认为,该数据的改善主要与稳增长背景下企业主动回补存货有关。尽管信贷条件放松推动商品房销售回暖,但房地产开工和投资的见底回升可能仍需等待,这意味着宏观经济的企稳反转尚需时间。

当前债券市场收益率的下行定价了货币政策宽松以及经济动能走弱的信息,在政策转向稳增长的背景下,债券市场收益率或将转入震荡。

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认为,2022年国内宏观主基调,毫无疑问是“稳增长”,其十个可能的抓手分别是地产部分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能源革命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建设+传统产业低碳化改造、初级品保障部分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农机装备、扩内需部分的基建适度超前+外资重大项目落地、突破供给约束部分的物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行动+数字化改造等。

“预计这十个部分带来的需求增量有1.8万亿左右,或将能够对冲地产的下行(地产销售额+地产建安投资合计27万亿的体量,增速下行5%-8%,影响1.3-2.2万亿),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张瑜认为。

而某种程度上,这十个可能的“抓手”中或许也蕴含些许市场投资机会。

展望 2022,招商银行认为,全球经济将在“类滞胀”的约束下继续修复。 中国经济仍将受到“滞”的困扰,“胀”的压力将有所减轻。 宏观政策将加强逆周期调节力度,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发挥托底经济的作用。大类资产配置策略建议降低进攻性并增强防御。

具体有三点判断:第一, 维持境外市场优于境内的基本判断;第二,对于境外资产来说,由于美国进入加息窗口,利率敏感型资产趋于弱势,预计境外固收、黄金相较权益市场来说胜率更低;第三,对于境内资产来说,由于国内仍面临“滞”的风险,固收资产的胜率相较权益资产来说将有所提高。

在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看来,2022年全球经济依然深陷“新供给冲击”引致的“滞胀”泥沼,复苏有序推进但增速放缓,难以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物价稳定遭到长期破坏,通胀虽不是恶性的但也不是暂时的,全球供应链开始渐进恢复,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元宇宙将引领思想变革。

他认为,中国宏观政策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当前,中国经济“滞”的紧迫性相对更高,宏观调控将以“积极财政政策+灵活货币政策+高效结构性政策”为主要内容。

具体而言,财政政策有望加力,通过刺激基建投资增长来帮助经济增长动能的自然转换,进而为守住增长底线创造条件;灵活的货币政策则将以我为主、稳字当头,保持“松紧适度”,基准利率和流动性总闸口不松,防止通胀压力持续自我强化,降准政策和普惠金融政策不紧,继续为受供给冲击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有效输血;结构性政策则通过乡村振兴、反垄断、税收优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等不同路径促进效率和公平的协同,夯实经济复苏的产业基础、行业基础、环境基础和民生基础。

黑石集团则预测,2022年美股回调20%、持续通胀成为主流、油价破百、美联储加息四次……其预测准确性如何有待时间验证。

但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国内食品呈集体涨价之势。继酱油、瓜子、牛奶等一众食品官宣涨价后,1月4日,香飘飘(603711.SH)也宣称将要涨价。诚然,流动性一紧,市场就变脸,但通胀之虞是否会对货币政策产生约束?

尽管目前来看,市场谁在哭谁在笑似乎一目了然;当下有别于2021年全球市场的普遍“开门红”,其时,诸多资产价格竞相开启“飙涨”模式;比谁更疯狂——机构抱团“取暖”投资,之后却是一地鸡毛。

A股2022年憾失“开门红”亦昭示,囿于美联储超预期加息(提前)紧缩,以及2022年注定的诸多变数,在结构性行情中试图逐利的投资者务必需要系好安全带;谁笑到最后谁才是赢家,于个体于机构于经济体均是如此。

不过,相信“在共同富裕、双循环、碳达峰和碳中和等新发展理念的引导下,中国经济有望在减速增质的过程中行稳致远。”程实分析。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金融货币市场、保险资管、财富管理等领域。十多年财经媒体从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