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中国宣布暂停信用卡申请 业内人士称“并不意外”

黄蕾2022-02-15 23:37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黄蕾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渣打中国”)的一则公告在信用卡市场引发关注。

2月15日,一位国内股份行信用卡中心业务人士告诉记者,“我们今天关注到了这件事情。现在信用卡市场竞争激烈,市场趋于饱和,开展业务难度上升,而且渣打银行才有两套信用卡,卡片权益也一般,所以其实并不是很意外。”

此前一天,渣打中国发布了关于暂停接受信用卡申请的通知。通知显示,由于信用卡业务战略调整,渣打中国已于2022年1月初关闭了信用卡网上申请渠道,并拟从2022年2月20日起暂停接受所有渠道信用卡申请。

渣打中国公告

 

本土化与市场定位之问

时间拨回到2014年6月,渣打银行在中国正式推出信用卡业务,是继花旗银行、东亚银行、南商银行独立在中国发信用卡后,第四家在中国正式推出信用卡业务的外资银行。

彼时,渣打中国首发“渣打真逸”和“渣打臻程”两套信用卡,其中“渣打真逸”系列信用卡卡主定位为重视购物体验的都市新贵,“渣打臻程”系列信用卡主要面向重视生活品位的高端商旅客户。

渣打中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作为一家扎根中国150多年的国际银行,渣打看好中国消费升级的潜力。此次推出信用卡业务是我行在中国市场意义重大的战略举措,也是渣打在贴近中国客户需求、深耕细分市场和提升消费金融服务方面迈出的坚实一步。”

截至渣打银行决定暂停接受信用卡业务申请之时,渣打银行仍只有上述两套信用卡。

一位擅长“薅羊毛”的银行信用卡用户对记者回忆起一件关于渣打银行信用卡的小事。

2019年11月,她从朋友那里得知,渣打银行信用卡在做活动,只要在网上填写渣打银行信用卡的申请表,就会送两张星巴克的饮品券,她和好几个朋友都填写了,并顺利得到了饮品券,“当时觉得这个活动力度好大,毕竟网上动动手指,两张饮品券就值70、80块,但是又觉得,大家其实很多都是抱着薅羊毛的心态去填的,感觉这个信用卡营销成本可能不低。”

后来虽然这位用户和她的朋友都接到了渣打银行信用卡中心客服的电话,但是均明确表示自己没有办理新信用卡的意愿。

资深信用卡研究专家董峥对经济观察网记者分析称,渣打中国此次暂停信用卡申请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本土化程度不够,不够接地气。国内市场广阔,但外资银行的信用卡宣传方式、服务模式、活动推出等没有与国内市场关联,缺乏本土化特点。

二是市场定位的问题。外资银行信用卡业务普遍定位中高端客户,但该部分客户规模较小,且也有很多国内本土银行抢占中高端客户市场,所以外资银行获客成本和压力也比较大。“在信用卡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要么挣钱,要么抢市场挣人气,如果两头都做得不好,业务就会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董峥说。

董峥还认为,这或许不是渣打银行一家面临的问题,同样也是很多国内中小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所面临的状况。

个金业务曾进行调整

渣打中国的信用卡业务发展如何?目前该行尚无公开披露相关业务数据。不过记者注意到,个人金融部为渣打中国的主要部门,其主要客户对象为个人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其中包含了个人信用卡业务。财报显示,2019年渣打中国个人金融部出现亏损,税前利润为-0.68亿元,到了2020年有所好转,全年实现税前利润0.21亿元。

根据渣打中国2020年度报告,截至2020年年末,渣打中国总资产为29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实现营业收入65.2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主要受到净息差收窄的影响,2020年实现税前利润17.47亿元,同比上升2%。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渣打中国收到一张大额罚单。2月9日,央行上海总部网站公布的一则罚单显示,渣打中国因违反信用信息查询相关管理规定,被央行上海分行处以罚款人民币230万元,并责令限期改正。

同时,时任渣打银行零售信贷部(个人金融信贷部)(中国)信贷总监陈燕来因对上述行为负有责任,被罚款人民币10万元。

不过,从渣打中国此前的公司架构调整中,或许能看出渣打中国对业务条线的重新思考:在2020年和2021年,渣打中国曾两度对公司架构进行调整,其中2020年8月24日宣布企业及金融机构部和商业银行部整合成为企业、金融机构及商业银行部,于2021年1月1日宣布个人金融部整合成个人、私人及中小企业银行部。

官网消息显示,作为扎根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国际性银行之一,渣打从1858年在上海设立首家分行开始,在华业务从未间断。2007年4月,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成为第一批本地法人化的国际银行。

截至2020年年末,渣打中国已在上海、深圳、厦门、青岛等地设立了28家分行及64家支行。从股权结构来看,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全资控股渣打中国,总部位于英国的渣打集团有限公司是该行的实际控制人。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机构新闻部记者
主要关注银行、上市公司、证券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