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牌CEO公开diss蔚来李斌:与纯电动相比,DHT混联才是最优解

周菊2022-03-03 12:22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周菊 “前段时间,汽车圈某新势力创始人说,‘真不明白为啥要买油车?喜欢闻汽油味吗?’我为这位创始人高超的营销手法‘点赞’”。在3月1日举办的摩卡DHT-PHEV(混联式插电混动)的上市发布会上,魏牌CEO李瑞峰出人意料地对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此前充满争议的观点进行公开点评。

“他们(蔚来等新势力)以社会心理学上优越感的构造,成功掩盖了电车的先天不足;以大众社会学上互联网用户人设的构建,掩盖了技术上的缺失;以玩命对你好,掩盖了我(蔚来等)的尴尬。”李瑞峰虽然没有点名,但对这个众所周知的“某新势力创始人”毫不避讳地叫板,仍让业界惊讶。

去年底,李斌在蔚来的一场媒体沟通会上曾表示:“(电动汽车这么好)我搞不懂为什么现在还有人买油车?”并笑称买油车唯一的好处是“能搞自己一身汽油味”。该言论一出,立即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和争论。但其他车企的高层在公开场合调侃此事,还是头一回。

事实上,李瑞峰在此次发布会上全程“攻势”猛烈。他放言:很多互联网造车、新势力造车、甚至传统豪华高端品牌,非但没有根本解决消费者的痛点,反而创造了新的焦虑,比如里程焦虑等。

在他看来,在新能源技术上,魏牌DHT混联技术(一种高集成新能源系统,涵盖两种动力形式,三套动力总成)才是解决当前消费者焦虑的最优解。

李瑞峰的上述观点,均是在为摩卡DHT-PHEV(插电混动车型)的上市做支撑。魏牌摩卡DHT-PHEV是魏牌冲击高端新能源市场的关键车型,价格突破魏牌当前30万元的天花板。新车共推出2款车型,售价区间为29.5万元-31.5万元,WLTC纯电续航204km。

摩卡DHT-PHEV应用了魏牌的智能DHT混联技术,该技术采用双电机混联拓扑结构,可以实现电动、混动两种动力模式,混动模式下可实现EV(电驱动)、混联、两挡直驱、能量回收等各种工作模式。李瑞峰看来,这是当下全球最好的新能源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新能源汽车用户的里程焦虑问题。

目前,在以新造车企业为主的30万元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中,动力形式主要以纯电为主,较为例外的理想汽车选择了增程式混动路线。在这种情况下,摩卡DHT-PHEV混联式插电混动的路线显得较为独特。

但魏牌认为,未来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DHT混联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此前,与纯电动车相比,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所能获得补贴较少,但随着新能源补贴的退坡,这种差距正在缩小。

据行业预测,到203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将超过60%,其中PHEV(插电混动)会有数百万量级的市场规模。而在插电混动市场中,DHT混联技术占有率超过70%,日本本田汽车,以及国内车企吉利、比亚迪等均在布局和推进DHT混联技术。

在当前的中国市场上,30万元以上的插电式混动市场中,目前只有BBA、沃尔沃、雷克萨斯等豪华品牌,以及领克09 PHEV为数不多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摩卡DHT-PHEV能否将插电混动的市场盘子扩大还有待观察。

摩卡DHT-PHEV的智能化也是主打亮点之一,其搭载了NOH智慧辅助驾驶系统。据介绍,该系统将车载导航、高精地图和HWA高速驾驶辅助系统融合,可实现弯道超车、安全避让、隧道通过、出入高速匝道等6大出行场景。

摩卡DHT-PHEV承载了魏牌品牌向上的使命。魏牌是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姓氏命名的汽车品牌,成立至今刚6年。创立之初,魏品牌以拼音形式——“WEY”呈现,但从去年开始,其中文名称“魏牌”得到刻意凸显。

在经历了持续的销量低迷后,魏牌在去年启动品牌升级和全面换新,以“新一代智能汽车”重新定位。

“咖啡智能”平台成为魏牌的主要卖点。在该平台基础上,魏牌2021年已推出了摩卡、玛奇朵、拿铁三款重磅智能汽车新品。其中玛奇朵DHT-PHEV,宣称要打破混动SUV市场长期被合资品牌20万元级别车型所垄断的局面。

而如今摩卡DHT-PHEV已经冲到了30万元以上的区间,魏牌以新能源为新赛道,正在将价格持续推高。按照魏牌的计划,30万-40万价格区间,将是魏牌后续圆梦系列、MPV系列等车型品类主攻的市场。李瑞峰表示,未来魏牌30万以上会占据绝大比例的一个份额。

长城还有可能在魏牌上重启轿车项目,此前长城汽车副总裁、WEY品牌总经理李瑞峰宣布,长城汽车已重启轿车项目,相关车型将置于WEY品牌旗下,预计去年5月首款车型正式发布。但关于该轿车项目的后续消息一直没有传出。

总体来看,长城汽车在品牌高端化上的布局持续升级,除了魏牌,以及去年已经发布的沙龙汽车,根据近日长城控股电子招标平台上发布的《BC品牌2022年区域活动执行公司招标项目》,长城汽车将在今年发布一个全新的轿车品牌,内部代号为BC,将对标BBA,主打新能源车型。显然,长城汽车在品牌高端化正倾力布局。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行业产业报道部记者
关注汽车行业发展,对新能源、自主品牌及新出行关注较多,擅长深入报道及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