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间 | 如何实现创新驱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朱天:理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关键

高若瀛2022-03-14 12:14

经济观察网记者 高若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继续放宽市场准入,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一面是放,一面是管,两者之间如何平衡而不顾此失彼?

对此,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朱天认为,中国过去40年改革开放的大方向是明确的:即放松管制,减少干预,以渐进的或多或少可预测的方式在进行。过去几年,改革开放还在继续深入,政府出台了一些新的放松管制的措施,包括扩大市场准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等;但同时也在一些领域出台了新的监管规定,如反垄断、金融监管、数据安全以及双碳政策等。

这些新的政策法规在大方向上没有问题,但有些措施在出台前可能没有经过充分的讨论和协商,各级政府在实施中甚至层层加码,结果可能就挫伤了一些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不利于稳增长。总理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批评有些政策在执行中存在“一刀切”、“运动式”的做法。

朱天强调无论是放还是管,大方向都是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化和法治化的经济体制,出台新政策前,应多征求各方利益相关者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充分讨论,采取多年来行之有效的渐进改革的方式,这样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如果做到这一点,同时能够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中国完全可以在今后十年里实现5%-6%的增长速度。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于为何创新驱动成为近些年被强调最多的经济发展动力,中国该如何实现创新驱动的疑问,朱天认为,改革开放的前二、三十年里,技术进步的重要性不如投资的重要性来得大。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人均资本占有量不断上升,资本的回报率也在不断下降,技术进步与投资相比正在变得更加重要。

如何推动原创意义上的创新,在朱天看来,这其实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问题。原创技术、基础研究有很大的溢出效应,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补贴当然很有必要,但更重要的可能是赋予创新的企业和个人足够的自由度,充分保护他们的创新所得。产业升级也属于创新驱动的发展,也应该主要由市场决定。

创新驱动是需要研发投入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去年企业研发费用增长了15.5%。但在朱天看来,提高研发投入本身,既不是经济增长的捷径,也不是企业发展的捷径。如果只要提高研发投入,就能实现经济发展,世界上就不会有落后国家了。根本问题在于研发什么,谁来研发,怎么研发,研发的经济效益如何?这些问题主要还是靠市场和研发主体来回答。

提到创新驱动通常想到的是硬科技,但朱天指出,经济学里所说的技术进步其实是“生产率”的代名词,不只是指硬科技的进步,还包括管理效率的提高以及工艺的进步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创新驱动除了要发展硬科技,还要有管理、品牌、渠道和供应链等方面的进步,这些都要靠企业自己去做。”朱天表示。

朱天指出,谈到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实体经济发展时,大家想到的几乎都是制造业。但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结果一定是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不断下降,服务业占比不断上升。服务业也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甚至是最主要的部分。正因如此,服务业也要创新驱动,也有产业升级。尽管目前,中国制造业占比是全世界最高的国家,随着经济发展,这个比例注定要下降。而在制造业的价值链条上,产品研发、销售、品牌等环节分列出来后,就都是服务业。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管理与创新案例研究院编辑
文学学士、传播学硕士。以调查报道见长,重点关注教育领域,关注公司价值及变动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