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公里的真空:上海物资供应缺口急待补

丁文婷2022-04-08 23:29

(图片来源:东方IC)

经济观察报 记者  丁文婷 现在,上海市民王优的一天是从早上5点开始的。

根据一份传说中抢菜成功率最高的攻略:

一名合格的抢菜人,需要在5:00-5:30之间起床,并在这个时间段加购好购物车,因为过了5点半,生鲜App的界面通常就很卡了。

到5:58,就要进入拼手速时刻了,开始狂点“立即支付”,无论跳出“缺货”还是其他提示,都不要理会,也不要放慢手速。谨记八字箴言:心无旁骛、坚持到底。

如果首战失利,可以睡一会儿,再起来冲刺8:30的第二战。

按照这份攻略,王优点了十分钟后,终于进了付款页面,但选的二十几样菜最后只剩下一盒鸭血,“算了,不增加运力负担了。”王优悻悻地取消了订单。

男程序员林力和两个室友,连续两天用一盘青菜就着几只紫薯下饭后,终于下定决心抢菜。他研发出了一个自动抢菜程序。抢菜任务被设置成从5:50开始,速度为一秒钟按键10次。可是两轮下来,颗粒无收。

“一方面是运气,另一方面买菜平台那边服务器处理不过来也不行。”林力说,再优化一下,如果不行就彻底放弃了,“程序都做不到的事,就不指望人了。”

在当下的上海抢菜,进入“Hard”模式。4月7日,“风投女王”徐新求拉团购群只为给家人买面包的消息吸引了一波关注和讨论,社区团购作为可及性极高的生活物资补充方式,正逐渐成为每个上海市民的日常。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居民八仙过海抢购而来的物资,往往社区无法派送到家,这最后一公里,成为上海市民眼中最遥远的距离。

团购群

和很多人一样,当王优第二天准备再加入抢菜大战时,美团买菜界面显示,其所在区域的站点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暂停线上服务,恢复时间未知。

王优并不意外,因为在封控初期,其所在区域的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等都陆续关站了,但恐慌感也随之袭来:接下来又该去哪儿弄吃的呢?

社区团购在各个社区群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王优一下子冲入了米油、奶、蔬菜、水果、鸡蛋等7、8个团购群里。“求拉肉群,有没有咖啡群、面包群的声音此起彼伏,仿佛加入了一个大型线上菜市场。”王优形容。

团购供应方既包括麦德龙、家乐福等知名大型商超,也有上海郊区如奉贤、青浦等供应蔬果的专业合作社,还有上海各类食品、餐饮企业。

在“上海发布”和各区公布的团购供应商中,团购的品种包括果蔬、肉类、米面粮油等必需品,还有牛奶、酸奶、预制菜、方便速食、小笼包、馄饨和蛋糕甜点,甚至瓶装的星巴克咖啡等。

3月28日起,上海对浦东、浦南以及毗邻区域分批封控、核酸筛查,上海浦西地区则从4月1日开始。

时至今日,许多家庭在封控前的物资储备已经短缺。“我们小区在3月上旬就已经开始实施封控,不知道要封闭多久,现在囤积至少1周的物资才安心。”一名居民告诉经济观察报,近几日,大家都在加紧储备应急物资,而这又在短期内聚集了团购需求。

小区团长

通常,所有的物资供应都有一定金额或者份数的限制,例如,一个小区需要达到30-100份的起送标准,或是达到数千元的起送金额,就需要由一名小区的“团长”负责组织小区内居民订购,并与供应方进行联系,在货物配送到后,还需要协助进行配送和分拣。在一些小区内,居委会充当起了团长职责,联系组织了团购,但不同小区的保障程度不尽相同。

在林力所在社区,镇上联系了永辉超市保障生活物资,提供了两次包含菜肉和牛奶的两种可选团购套装,并在后续联系了一些预制菜和自热米饭等速食团购供居民选择。而在王优的社区,居委会只能团购大米,其他物资需要居民自己“开团”。

在上海,线上社区团购的参与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购买者通过微信接龙参团,再通过红包转账支付;另一种则是通过“快团团”小程序,由团长发起,购买者在小程序上接龙并支付。

无论是微信接龙还是使用快团团,任何人都可以发起团购,其中既有小区居民自发与保供企业对接发起的团购,也有一些渠道方自己发起的团购。一名“团长”表示,自己本来就是附近水果店的店主,还有一些团长则是掌握一定货源和渠道的“中介”角色。“谁都可以当团长,你有物资渠道,货都好卖的。”她说。但是,居民们很难查看组团人的资质,了解团购评价,搞清销售主体。

一位上海居民告诉经济观察报,目前此类团购只能依靠“信誉”,自己曾经参加的每单价格在200元左右的团购中,参团人数有100人,一位曾经遭遇过此类骗局的业主在团购群里提出“能不能走闲鱼”,想借此增加平台对交易的保障,但微弱的声音迅速被接连不断的团购接龙所淹灭。

上海发布也在4月7日提醒称,要注意提防“囤货”背后的诈骗陷阱。社区团购的类目较为混杂,夹杂着身份难辨的个人及小型组织,贸然通过身份不明的商家下单存在“踩雷”风险。因此,背景较为可靠的平台应成为市民们选择社区团购时的最优选。

透支的志愿者

3月中下旬开始,虽然上海一些区域陆续对小区轮流封闭进行核酸筛查,但在当时,封与解封中间可以进行物资补给,不同区亲朋间也可以互相送物资“救济”。而当下在全市居民“足不出户”的境况下,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承担了将物资递送到家家户户的重任。

4月6日下午5点,王优前一天团购的肉送到了,但小区门口已经“爆仓”,不仅4层货架被塞满,地上也堆满了各类货品。小区一天只有4名志愿者轮班进行物资运送,需要覆盖全小区1500多户的物资需求。

一名志愿者告诉她,“白天的物资就没有断过,一批接一批,志愿者已经在马不停蹄地送,目前这些才能上架。而志愿者的送货时间早就已经超过了居委会安排的送货时间。

“肉在20度的气温下过不了一晚。没有多少钱,只是眼看着那么多物资坏掉太可惜了”。居民们非常着急,一些人选择偷溜出去自行拿货,而一部分人则坚持“足不出户”规范,最终20多包肉类大部分臭在了小区门口,味道刺鼻。

类似的困难也在浦东曹路附近的一个小区发生,一位居民表示,小区32栋楼中超过22栋都处在封闭管控中。未被封控的志愿者要负责协调核酸检测和物资运送工作,大量的物资被堆放在大门口无人运送。虽然每个楼栋都有志愿者,但是志愿者也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只能谁有空谁上。加上配合核酸、小区巡逻等工作,运送物资的人力时常不够。此外,消毒酒精喷雾都缺,需要志愿者自备或是居民集资购买。

很多小区人力和工具短缺,从门口到每栋楼下再到封控楼栋的家门口,无论几百米还是最后一百米,基本全靠志愿者徒手搬运,一些小区中的运送工具只有一个小推车,志愿者只能扛着重物挨家挨户送。“非必需品,真别高频次大批量买了。”这样的呼吁在上海汹涌的团购潮中传递开来,但什么是非必需品有争论不清,“牛奶是必须喝的吗?”“为什么一定要吃面包?”一位居民想给小区里的父母购买美团上线的30份起送的“美团团餐”,她将团购接龙发到群里后,立即遭到了批判,因为买盒饭只能吃一次,米面可以煮很多次。有居民提醒,买肉类、饺子包子的时候也要考虑清楚,如果不能当天送到就坏了。

待挖掘的运力

由于运力不足,许多小区开始对团购进行限制和管控,一位闵行区的居民告诉经济观察报,她所在的小区已经对团购品类进行管控,居委组织的志愿者只负责统一配送和社区相关的菜品团购及药物。由居民自发的团购,需由团购负责人提前向居委会报备,根据团购量自行委派志愿者运送。而居民自行购买的物资将在每日固定时间配送一次,超过时间将在第二天派送,非基础物资也不再配送。

在一些官方公布的保供企业评论区下,市民的呼喊也不少,“感觉菜源不缺,现在缺的是最后一公里,只要开点口子给各大电商,控制好菜价,菜源他们自己会去想办法的。”美团公司副总裁毛方也在一场直播中表示,目前菜的储备是足够的,主要的问题在于从菜到居民餐桌上,经历的大仓、前置仓、骑手几个环节,特别是最后一公里的骑手们,很多被封控在社区里,她建议将这些骑手放出来,并给予核酸检测上的一定便利。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4月6日至7日在上海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中提出,要在封控区域的保供应、保基本生活、保就医购药上下更大功夫。充实社区防控和服务保障力量,机关干部、医务人员、公安民警等要更加积极主动作为,下沉参与社区相关工作。进一步调动社区志愿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打通小区配送和群众服务“最后100米”,进一步增强市民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决心。

如火如荼的线上社区团购在解决了一部分“抢菜”难问题的同时,也仍有一些空白待填。“小区都是老人,自己组织不起来能否给协调安排?”“老年人不会用手机团购,居委会只能团大米和鸡蛋,怎么办?”这样的求助声音仍时现。

此外,社区团购目前也难以覆盖所有需求,在各类团购群里,纸成为呼声最高的物资,“App上不说抢不抢得到,很多时候都没货了。”一些市民在寻求卷纸,“家里纸快没了,尽量减少上厕所的次数。一张纸掰成两半用了”。

在王优的小区群里,每天晚上都有居民在睡前“许愿”,一位居民说,他不抢菜的日子里,希望自己晚点睡,晚点起,少吃一顿是一顿。另一位居民说,今夜的愿望是“我就想要一个没有土豆、萝卜和洋葱的蔬菜包”。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王优、林力为化名)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不动产运营报道部记者
关注华东地区房地产与大健康,探索资本背后的故事。
工作邮箱:dingwenting@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