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头条】降准来了 企业需求几何?

胡艳明2022-04-15 22:0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艳明  “难度还是那么大、约束条件依然没有降低、贷款难依然严峻。”4月15日上午,西北地区一家农业公司董事长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

在2022年年初与记者交流时,该董事长表示融资渠道并不便利。一季度结束,市场热议政策可能会通过降准或降息的方式来宽信用,促进银行放贷。但最近他依然没有感受到在银行贷款便利度及价格上的变化,他渴望获得低成本的资金。

4月中旬金融行业最热的也是最有争议的话题之一无疑是“是否要降息降准”。3月份,就有诸多市场人士预测当月可能会迎来降息,但最终预期落空,市场又将希望又投向了4月。

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下,市场希望通过货币政策宽松,降低银行资金成本,促进银行放贷,提振经济信心。尤其近期,多位研究及分析人士发布报告,预测降准或者降息的可能性。

何时会有迎来降准或者降息?4月13日,国常会强调“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银行增强信贷投放能力”,给市场带来预期;4月14日,央行举行的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也再次表态。

4月15日晚上6点14分,谜底揭晓。央行官网发布消息称,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

降准来了,还会有降息吗?4月15日上午,央行续作中期借贷便利(MLF),量价都维持不变,有分析认为,降息的预期大概率落空。

也有市场观点认为,尽管货币政策“以我为主”,但全球高通胀裹挟下,美联储货币政策加速紧缩,资本流出恐令人民币承压,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空间也许不及想象中那么大。

 争议降准降息

央行表示,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有利于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

此前,市场也曾预计本次央行可能采取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对此,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本次降准幅度低于市场预期,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现在存准率不高,从政策空间考虑,每次下调幅度收窄。二是着眼于兼顾内外平衡,货币政策实施比较审慎,也预示未来政策节奏将是“小步快走”,相机而动。

王青认为,依据经济金融走势,二季度还有降准降息可能。现在的关键是时机、节奏和幅度。监管层要权衡疫情冲击、地产下滑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及降息可能对人民币汇率和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在人民币强势运行,国内通胀整体温和背景下,货币政策动用价格型工具没有实质性障碍,当前货币政策有充分条件“以我为主”。

其实,3月份,就有诸多市场人士预测当月可能会迎来降息。但在3月21日公布的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维持不变,标志着3月份的降准降息预期均落空。

“我当时认为MLF利率会降低10个基点,是因为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中国降低MLF的利率或者是降准一般都是发出一个信号,说银行应该怎么样给他的客户借贷。”当时,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对记者表示。

一季度结束预期落空,市场将降息或降准的期望寄托于第二季度。

在4月11日,一季度金融数据公布后,市场预期更加强烈。从一季度社会融资数据来看,在疫情反复和地产下行影响下,经济下行压力依然明显,企业和居民融资需求偏弱。有研究认为,前期货币政策加大实施力度尚未充分传达到实体经济,需要政策措施。

从近期市场观点来看,可以分为支持“降准降息派”、支持“降准派”、支持“降息派”或者认为“宽松政策无用派”。

王青认为4月或同时迎来降准和降息。在11日当天,他曾预计,全面降准和政策性降息有望最早在4月落地,引导后续金融数据延续总量回暖势头,信贷和社融结构也将逐步改善。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连平在4月13日表示,关于降准“最好的时间窗口在4月中旬,但降息空间不大”。

相比于降息,连平认为4月中旬前后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整是一个较好的时间窗口。因为货币政策需要配合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美联储快速大力度加息的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利率操作会相对谨慎,再加之我国目前的利率水平基本能够匹配经济增速,因此进一步下调MLF、LPR利率的操作空间不大。

全球高通胀背景下,现实而言,数量型政策工具可能优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支持降息,他认为从一季度金融数据看,银行并不缺投放信贷的资金,只有真正把利率水平降下来,信贷需求才会升上来。

“这两天有些观点认为目前需求不足,货币宽松没有太大用处。我觉得不是的,降准或者降息,特别是降息,可以起到降低利率(LPR)的作用,从而降低企业和居民的债务负担。比如现在房贷利率在略高于5%的水平,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不到5%,所以降低利率也是改善民生,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重要政策。”4月14日,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

明明认为,降准、降息、存款利率改革和调整都在“及时动用储备工具”的货币政策工具箱中,操作排序是降准-存款利率改革和调整-降息。

相比于降准降息的呼声,也有市场人士认为,“降准降息均不解决根本问题,治标不治本。”

4月15日上午,央行续作中期借贷便利(MLF),量价都维持不变,有分析认为降息的预期大概率落空。

当日,A股三大指数均收跌,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报收3211.24(-0.45%)、11648.57(-0.56%)、2460.46(-0.24%)。近30日,北向资金流出443亿,但近5日流入16亿。

就在不少分析人士以为降准预期落空时,下午六点多,央行网站官宣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

降准靴子落地,是否还会有降息?4月份会迎来双降吗?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降准或将促使LPR报价行压降点差,因此本月20日LPR利率有望下调。

不过,这要等到4月20日才能知晓。

企业需求几何

在市场争议是否要降准或者降息时,企业的声音是怎样的?最近,金石机器人常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石机器人”)刚刚拿到当地一家国有银行1000万贷款,年化利率在4%左右,这个价格比之前贷款低很多。

早在2020年初疫情刚开始时,记者曾联系过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刘金石,当时他告诉本报,2020年2月复工之初,他就接到了当地银行电话,提供200万授信,暂时解决了短时间资金需求。

这几年里,金石机器人与多家银行进行了贷款合作。既有国有大行,也有当地银行。刘金石告诉记者,疫情以来,虽然一直没有停产,但公司经营也受到一定冲击,比如有时会遇到上游供应商无法提供原材料的情况,产量、交付期等都受到相应的影响。

金石机器人属于高新企业,其经营业务也是当地政策支持发展的行业。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是总体来说,业务体量反而有所增大。刘金石认为,主要因为劳动力成本压力越来越大;另外,疫情期间人的行动受限制,但机器不受限制,所以公司发展情况还是比较好,整体运转状况也还可以。

2021年,金石机器人被评为常州市的专精特新企业,有了更多的融资机会。

刘金石表示,以前在银行贷款,不仅是要负担贷款的利息,还有担保的费用,加在一起企业使用资金的成本是很高的,平均的成本至少在6%以上:担保费用是2%以上+利率大概在4%左右。

现在,金石机器人获得的贷款利率可以在4%左右,若未来降息、政策利率降低,银行告诉他还有可能降到3.8%左右。

记者采访的一家国有大型企业表示不缺钱。“我们不缺资金,并且还款能力比较好,现在很多银行都追着我们放贷。”4月14日,有华南地区国企财务总监表示。

当记者询问是否关注目前政策动态,这位财务总监表示,当然希望能够降息,这样利息能更低一点。“很多中小企业现在发展非常的艰难,所以利率如果能降的话,企业的负担也没那么重。”

这种情况也与不少银行一线人士的观点类似。某股份行北京地区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他个人感受到,目前银行对央企的贷款总体比较充足,他们的议价能力也很强;房地产方面,目前行里对房地产企业采取名单制,贷款范围有所缩减;至于小微企业,因为监管有投放要求,银行也在积极支持。

上述西北地区农业公司董事长也很关注融资相关的政策。他此前告诉记者,近年国家一系列降准、降息的政策下来,虽然现在基础利率已经从之前的4点多降到现在的3点多,但是他拿到手的资金利率并没有什么变化,从2019年到现在一直都是7.6%的银行利率加1%担保的费用。

“这几年,真是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在融资上。”他曾透露。据他了解,身边涉农企业的资金需求也比较大,当地几家经营农业的企业间交流,很多都表示,很难拿到资金。当地银行放贷主要还是老思路——想要贷款,拿房产、土地抵押。

截至目前,他依然没有感受到在银行贷款便利度及价格上的变化。

银行也“内卷”

对于2022年的投放计划,很多银行都加大了信贷投放量。有股份行江苏地方支行行长说,总行、分行层面都有要求,2021年以前不考核贷款投放量,今年开始考核这类指标。

该支行行长笑称,当地银行之间“内卷”很严重。他举例,去年年底,他向上级行报批了一个项目。但等到总行把项目批下来的时候,另一家股份行已经先一步批贷了,所以最后他们的贷款就没能投放成功。

像金石机器人类似的专精特新企业,成了很多家银行重点关注的对象。上述支行行长告诉记者,现在形势变了,成了“专精特新”企业选银行。“这类企业是很多银行都在支持,搞的企业非常牛,企业筛选银行。如果这家银行对贷款要求比较低、价格低就跟你这家银行合作。如果以前没合作,你现在想进来可以,只能是信用贷款,而且价格还得低,所以这个银行就没法做了。”

刘金石告诉记者,总体而言他认为目前获得资金渠道还是比较多,因为毕竟国家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政策好。在合作中,他更倾向于国有银行,从过去经验来看,他认为大银行的政策跟国家的政策可能挂钩更多一些。

一般而言,银行放贷受到流动性、资本、利率、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等条件的约束。在流动性宽松、资本充足率符合要求、政策利率下调后,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也是制约银行放贷的重要条件。

“我们实际上也想放给那些民营企业或者私企企业,但是我们审批比较繁琐,要求也高,周期也长,然后考核又严,所以很多客户经理就有畏难情绪,就不太容易去接触这些项目了。有的项目报上去后又不容易批,所以说做无用功比较多。”该支行行长无奈地表示。

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表示,在目前国内银行净息差较窄背景下,为银行提供利润空间,从而支持金融体系继续为中小企业让利。

具体分析来说,他认为,去年下半年以来,央行宽松略不及市场预期,主要原因是当下银行净息差已经较窄,货币政策的正常空间已经不足,因此,降准为银行提供较低的融资成本后,再配合降息较为合适。

量价结构政策齐上阵

有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有必要使用降息或降准等政策来提振市场。黄文涛认为,当下宽松的主要原因有三点。深层次原因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要为当下实体经济提供支持;表层原因是在当下净息差较窄的情况之下,配合保护银行利润,仍有必要先降准释放低成本资金,再降息推动利率下行;外部因素是当下美联储加息带来中美利差收窄,降准比降息对于汇率和资本流动的影响较小。

“总的感觉现在是比较宽松的。”4月14日,有华南地区融资租赁公司负责人表示,因为租赁一年要从银行拿一两百个亿不等的资金,所以银行一旦比较紧的时候,融资租赁公司相应地也能感觉到资金紧张。

融资租赁的资金来源重要一部分是从银行借贷,另外一部分可以通过发债的方式获得资金。获得的资金再贷给承租方,所以对借贷市场的利率变化感知也比较明显。“有时候可能临时要有一些资金的需求,我们就一般会找几家银行,但是一般问题也不太大,现在整个市场是比较宽松,而且最近发债利率也不高。”上述融资租赁公司负责人表示。

租赁的客户很多不是银行的客户,有的业主资质比较弱,可能从银行融资就比较难,但项目本身比较好的话,会通过其他的融资渠道,比如通过租赁的这种方式,但相应的利率会更高一些。

上述融资租赁公司负责人说,他们从银行获得资金成本,是在LPR报价基础上可以下调50BP左右;放出去的资金价格视客户信用而定:客户信用好,可能也就5%左右;信用差一点,可能在7%—8%左右,双边利差基本可以维持200BP。“所以整体的话,如果LPR利率降了,融资价格也低,利差还是不会有太大的一个变化。”

在整体宽松之外,黄文涛认为,结构性政策也将配合发力,例如科技创新再贷款。央行通过科技创新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该工具支持企业范围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向冠军企业等科技企业。

黄文涛同时表示,金融改革亦将助力宽松。例如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在结构上,抓紧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和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实施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

正如孙国峰在4月14日回答“货币政策在稳增长方面如何发力”时所言: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支持力度,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在总量上,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在价格上,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在结构上,抓紧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和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实施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机构新闻部记者
主要关注上市公司、证券、银行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