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和生李尧琦:价值观是最有确定性的赛道

姜鑫2022-04-16 01:10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姜鑫  营业收入86.21亿元,同比增14.31%;归母净利润18.22亿元,同比增66.19%;两个增速均为近五年新高,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601901.SH,以下简称“方正证券”)2021年的业绩增速,站到了证券行业的前列。

探究财报业绩增长亮眼背后的密码,可以发现除了财富管理板块发力外,股权投资业务的发展亦是重要引擎。

作为方正证券私募股权投资业务的子公司,方正和生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方正和生”)在方正证券不久前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被频频提及。2021年,方正和生实现净利润1.37亿元,较2019年增长3.64倍。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方正和生管理基金认缴规模达138亿元,同比增长22%,存续已投项目92个。虽然过去几年方正证券因为各种因素发展遭遇掣肘,但私募股权投资业务却在与近3万只私募基金的同台竞技中,交出亮眼答卷,方正和生如何实现了这样的成绩?

在方正和生总裁李尧琦看来,“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锚定战略,做适合自己的事”。

但这些,做起来并不容易。

李尧琦高中通过物理竞赛保送到复旦大学,本科毕业后获得全额奖学金到麻省理工学院读材料专业硕士,硕士期间获瑞士银行录用,进入金融领域,先后在瑞士银行纽约、伦敦、香港总部,从事交易对手风险管理及定价、全球资产配置与策略投资,以及复杂衍生品交易及产品设计等工作。2012年,年轻的李尧琦加入方正证券,2017年成为方正和生的掌舵者,从未有过股权投资经验的李尧琦至此开启了准创业的发展历程。

李尧琦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专访,讲述方正和生如何走出自己的高速发展之路。

初涉一级市场

2010年,吸收合并了泰阳证券的方正证券完成股改,并于第二年登陆资本市场,成为第7家上市券商。

2012年,李尧琦在瑞士银行辞职回到国内,加入方正证券,先参与了衍生品部的筹建,后负责组建金融工程部、资产管理业务市场发展部等多个公司一级部门,并担任部门总经理。

2014年,方正集团发生高层“地震”,旗下企业的发展也受到影响。2015年7月,方正证券公告称,因涉嫌未披露控股股东与其他股东间关联关系等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原民族证券的“20.5亿元抽逃出资”问题亦被曝光。

2017年,方正证券一边背负着股东带来的压力,一边在自身展业受限的同时谋求发展。李尧琦则“临危受命”,掌舵方正证券旗下股权投资子公司——方正和生。

2016年,证监会对券商旗下直投子公司进行更为专业化的监管,并促使行业迎来了为期一年的整改期。李尧琦与方正和生的结缘发生在整改后期。回忆起这一阶段,李尧琦将其概括为“极具挑战、百废待兴”。

“从2017年11月,方正和生才真正以股权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身份开始展业。展业伊始,我们面临着几个现实:第一,整个资本市场募资都很困难,资管新规酝酿推出,原来最主要的出资人银行、保险都出不了资了;第二是方正和生历史上都是以做直投为主,也就尝试性做了一点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的业务,而且自有资金出资比例很高,即使这样,整体资产管理规模才20亿;第三是行业很难,方正和生的起点也不高,只有一单退出案例,募资困难,很多人对公司并不看好;第四是我之前并没有做过股权投资,缺少相关经验和背景。”李尧琦总结道。

做减法 五大战略迅速发力

“我们在一个极具挑战、百废待兴的状态下开始了准创业的过程。”李尧琦表示。

在充分分析公司面临的形势后,李尧琦和团队定下了几个战略:

首先是做减法。此前,方正证券的直投项目中,农业、互联网、消费、影视等各个行业均有涉及。但在李尧琦看来,方正和生的禀赋不能支撑公司在各个行业都有足够的认知和见地,因此聚焦在医疗和科技领域。“方正证券是市场上独特的、有着顶尖高校背景的证券公司,一提到北大,大家想到的就是医疗和科技,所以在那个时间点,虽然消费和互联网依然是热门,但我们都坚决放弃了。”李尧琦称,2019年科创板的推出,证明了减法战略的正确性。

第二个打法是与市场常规打法不同的重资产打法。李尧琦介绍,“市场上近三万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方正和生的差异化优势是背靠大型上市金融机构。依据这一禀赋,我们做了重资产战略,别人都做轻资产,自己都不出钱,方正和生就多出钱,按着监管上限去出钱。”

在募资难和没有亮眼业绩纪录的情况下,重资产模式一方面降低了募资难度,另一方面使得方正和生与客户形成了更深度的利益绑定,坚定了客户的信心,而对于方正和生自身来说,会发自内心地去挖掘好的项目,而不是仅仅是为了赚管理费而进行投资。

第三个策略是充分利用北大的资源。“北大的资源是其他私募管理机构所不具有的优势,那我们就要围绕北大来做投资布局。”李尧琦称。

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是对的。目前方正和生在管的最为核心的两只基金分别为50亿规模的科技成长期主基金和10亿规模的科技早期主基金,早期主基金为:北京元培科技创新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据了解,北京元培科技创新基金自2019年2月份开始筹备,该公司通过公开投标遴选被确定为基金管理人,奠定了其在科技早期投资领域的基础。李尧琦称,“拥有10亿规模的科技早期主基金,拥有北大的独特的项目来源和项目资源方,这是我们独有的优势。”

另一只50亿规模的成长期主基金的主要出资方为安徽省财政出资人,方正和生自有资金出资20%。该基金也是方正和生通过参与市场化遴选,并在众多优秀候选管理机构中最终胜出。

第四个战略是做大规模。“与其做规模小的基金,不如做规模大的基金,最后花的时间和精力其实差不多。”在李尧琦看来,基金的规模效应和投入的精力并不完全成正比,此外,基金管理规模大了才能够招团队,留住优秀人才。

第五个战略是在团队管理方面,李尧琦设置了合伙人机制。他介绍,几年下来,其公司团队的人数没有变,却进行了多次流动。“每年我都进行严格的筛选、评价和淘汰,再引入更好的人,淘汰率基本在5%左右,最近一两年经过筛选之后,团队已经非常稳定,大家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观高度一致。”

价值观是投资第一要义

李尧琦表示,“资本是生产资料,我们通过优化生产资料在社会里的配置,让真正有技术含量的、优秀的企业家和团队在获得了生产资料之后,更好地发展,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之外,也帮助到了委托我们管理资金的投资人,更帮助了国家和社会。”

在被问及投资方法论时,李尧琦认为,最重要的是价值观。积极正向的价值观,是做好投资的前提。“如果投资的价值观仅仅是为了赚钱,或者说为了与创业团队博弈,那么具体行动上就会产生一些差别,例如,有的投资机构会设置比较严格的对赌条款。在运作北京元培科技创新基金的过程中,我们有很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因为我们面对的都是国内顶尖的科学家乃至院士,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非常优秀,但在创业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我们作为他们的投资人,不光要提供生产资料(资金),同时也要帮助他们避开一些创业中‘坑’,给予他们在公司治理、团队搭建、商业模式、股权架构等方面的指导与支持。”

据李尧琦介绍,方正和生旗下基金的期限均较长,例如北京元培科技创新基金的期限是12年期(5年投资期+5年退出期+2年延长期),安徽50亿元成长期主基金的期限是10年期(5年投资期+3年退出期+2年延长期),在基金产品的设计里体现了公司的价值观——做耐心的资本,值得信赖的资本。

李尧琦在工作中特别看重企业文化。“一个人不可能对所有的领域都专业,我的角色是要把一些最优秀的投资人员和懂各个细分赛道的投资人员吸引到方正和生,并留住他们,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然后服务好那些信任我的投资人。合伙人文化的核心就是要信任、支撑和聆听。我们在努力营造一个让大家敢于提反对意见,敢于担当,敢于站出来去支持或否掉一个项目的企业文化。”

期待未来赋能

2022年1月30日,银保监会做出批复,同意平安人寿提出的重大股权投资新方正集团的申请。根据重整计划,后续股权过户后,平安人寿、华发集团和转股债权人持股平台将分别持有新方正集团66.507%、28.503%和4.99%股权。方正证券董事长施华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方正集团重整工作进展顺利,已经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后续重整进度将及时进行信息披露。

方正和生也期待着来自中国平安更深度的赋能。

在李尧琦看来,未来与中国平安的合作是双向赋能的过程。目前中国平安的战略重点由科技转向健康领域,方正和生投资了很多创新医疗器械和创新药项目,可以优先在中国平安的保险客户群里发挥作用,降低保险的赔付率。李尧琦表示,“另外,中国平安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也将拓展与方正和生的合作触点,比如平安银行的信贷支持对于被投企业进入明星科技企业会有帮助;在一些自动驾驶项目中,平安财险的参与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在智能矿卡的项目中,平安租赁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决策门槛;平安资本则可能为公司带来协同投资的机会等等。”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机构新闻部资深记者
关注证券、新三板、保险行业与上市公司相关领域。擅长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