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高凌云:我国进出口在2022年保持4%左右增长的概率比较大

黄蕾2022-04-18 16:15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黄蕾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94151亿元,同比增长10.7%。

同日,在国是论坛2022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用三个词概括了他对于一季度进出口数据和全年走势的判断:“第一个就是超预期,第二个就是有近忧,第三个就是无远虑。”

同时,他表示:“根据我们团队数量上的估计,2022年我国对外贸易无论是从时间序列的方法,或者是基于引力方程的方法,或者是基于参数的方法,大致上我国的进出口在2022年保持在4%左右的增长的概率比较大。也就是说我国今年可以很好地实现保稳提质的目标。”

关键词:超预期

第一是超预期。高凌云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国的进出口的目标是保稳提质,这个保稳有三个理解,一是增速稳,二是规模稳,三是运行稳。

2021年我国的外贸可以说是一骑绝尘,进出口规模一年之内连跨了5万亿美元,6万亿美元两个台阶,当然这是由我国率先控制疫情和复工复产的时间差,还有2020年的低基数,今年没有,所以不可能达到去年21.4%的增速,这是实现不了的。

2021年我国的外贸增量是1.4万亿美元,1.4万亿美元是一个什么概念?高凌云介绍,如果把它当做GDP放到世界上排名,在2021年可以排在全球的第15位,基本是接近西班牙2021年的GDP,所以即便是保持这个规模稳,保持6万亿的难度也是比较大的,当然也不是不可能完成,比如一季度我国货物进出口总值同比是增长了10.7%,这已经是连续第7个季度同比正增长,充分体现了我国的进出口的一个韧性强的特点。不仅仅是规模保持了韧性,而且在这个过程之提质增效也是比较明显的。比如说一般贸易进出口的比重也继续提升了1.8个百分点,出口机电产品增长了9.8%。“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在目前的这种状态之下,外贸经营的主体的数量也在增长,照理来说在经营困难的时候,形势不好的时候,企业的数量是会下降的,但是我们一季度有进出口实际的外贸企业的数量达到了43.2万家,同比增长了5.7%,这是很不容易的。”高凌云表示。

高凌云介绍,从贸易伙伴的角度来看,我国区域合作紧密,贸易多元共进的市场格局也是在继续优化。随着RCEP的正式生效,新的制度红利正在进一步密切中国与RCEP成员国,特别是东盟的经贸往来。除此之外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更加紧密,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与这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很多的产品是机电产品的进出口,说明我国与“一带一路”的往来可以很好地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的经贸或者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些原因可以看出,今年一季度超预期的表现为全年保稳提质的目标奠定了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有近忧

第二是有近忧。高凌云总结了一下目前对外贸来说,近忧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外缩,第二个是内紧。

外缩主要是指外需的不稳定和份额被挤占。外需的不稳定主要还是疫情在全球反复,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也在收缩,这个概率也比较大,所以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被放大。

份额被挤占主要是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被挤占就是疫情在恢复过程之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服务消费的需求替代了货物消费的需求,货物贸易的份额就被服务贸易的份额所挤占;第二个被挤占就是疫情恢复以后,价值链其他的一些国家也开始恢复生产,也开始在全球市场上来展开竞争,那我们的一部分订单被他们挤占了;第三个是我们有一点被动放弃的,就是3月份以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疫情加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订单的交货。这是外缩的部分。

内紧情况相对而言比较多一些,第一就是持续了很多年的产业链的政治性回归,也就是发达经济体片面的追求产业回归;第二是以原材料、大宗商品、芯片等重要物品和元器件为代表的一些供应链的瓶颈;第三是从今天的数据可以看出来,企业上游成本上升了以后很难向下游传递,比方说一到三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是同比增长8.7%,但是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同比增长11.3%,说明我国有一部分是机电产品,还有一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上游涨价了,它的市场定位比较强,价格可以通过产品的方式传递出去,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它的上游涨价了以后,因为它的竞争比较激烈,是完全竞争市场,所以它的价格很难向下游传递,就表现出了结构性的矛盾;第四主要是运力结构性失衡;第五是国内疫情多点频发,对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供应链稳定产生了较大压力。

除此之外,上述供给结构性问题还因为俄乌冲突更加突出,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本身跟俄乌有业务往来的企业受到了汇率、大宗商品价格、交通等等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还有一个就是次生的,由于俄乌冲突的持续,对俄罗斯的各项制裁以及由此带来高通胀的问题正在影响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这是内紧的方面,总结起来就是供给结构性问题因俄乌冲突更加突出。

“目前来看内紧比外缩更大一些,不过内紧有一个好处,是我们可以施加很大影响的,我们可以主动去做一些调试。”高凌云如是表示。

关键词:无远虑

第三是无远虑。高凌云表示,因为影响进出口增长主要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内需外需,第二是产品的竞争力。

从长远来看目前世界经济虽然是有一些增速趋缓,但是它的整体复苏态势并没有变化。第二是我国技术升级也在提升,也就是说影响我国进出口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变化,而且他认为我国助企纾困的政策、跨周期调节的外贸政策在持续发力的同时,力度可能还会适时加大,侧重点也会做一些调整。“因为我的理解是减税降费的前提是这个企业首先仍在经营,税费有可减可降的空间,如果这个企业倒闭了,那减税降费就没有意义。所以下一步可能会从物流、金融、内外贸融合,结合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些方面可能会有一些调整。”高凌云如是说。

从全年的走势上来看,由于长三角、珠三角在我国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大,从3月下旬因为疫情多点散发,开始封控,对中国进出口造成的影响在3月下旬开始显现,初步来看在4月进一步显现的可能性会比较大,但是伴随着疫情防控的进展以及解封的逐步推进,二季度中下旬或者延续到下半年,我国的进出口将迎来大的反弹,“我把它总结为叫弹簧效应,就是前期压制的越大,后期反弹的也越大。”高凌云表示。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机构新闻部记者
主要关注银行、上市公司、证券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