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首批企业复工复产在即 上海经信委:复工复产工作随防疫形势动态调整

汪青2022-04-19 11:50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汪青 随着首批666家“白名单”重点企业披露,上海复工复产进展备受社会各界关注。4月19日上午10点,在第158场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就近期社会各界关注的复工复产问题进行回应。

会上,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张宏韬在发布会上表示,在复工复产过程中主要把握强化防控措施和各方共同支持两点。“随着复工复产工作的推进,不同行业和企业遇到的问题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的,复工复产工作要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动态调整”。

复工复产主要把握两个重点

日前,在上海印发实施《关于开展重点企业保运转的工作方案(试行)》后,《防控指引》正式发布,明确上海市各区政府和街镇、园区要积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指导企业“一企一策”,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做好核酸检测点设置和提供检测服务,及时处理医废,并对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保障提供托底服务。

并设立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保运转重点企业“白名单”,集中资源优先保障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666家重点企业复工复产。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按照国家有关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开始分类分批推动部分领域,尤其是具备封闭生产条件和疫情防控条件的重点企业复工复产。上海是重要的产业基地,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影响较大。比如汽车产业链,很多地区都希望上海相关供应链配套企业供应产品。”张宏韬说。

在推进复工复产中,主要把握两个重点:

一是强化复工复产防控措施。严格的防护措施既是对企业负责,也是对员工负责。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的具体内容已经发布,指引充分吸收了这一个月以来封闭生产企业在防控疫情方面的经验,也借鉴了兄弟省市好的做法,具体内容已经在相关网站上公布。

“由于行业不同、企业规模不同、场地空间不同、所处区域的疫情程度不同,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方案,有一些要素是必须考虑的。”张宏韬表示,比如要实行厂区的分级分区分类管理,把中高风险和低风险区分开,同一等级区域要划小管理单元,减少不同区域人员的流动接触;又比如要提高人员筛查频次,及早发现、及早处置;企业人员解封返岗进厂前,要设置一定的静默期再进入生产状态,避免与现有生产人员交叉接触;要高度重视企业内外结合部的管理。

二是各方要共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无论是政府、行业组织、属地管理部门、园区和社会各个方面都要行动起来,支持企业渡难关、保发展。企业要制定“一企一方案”,统筹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也要创造条件,既要支持一家一户企业个体,也要关注企业群体,解决共性问题。

动态调整复工复产工作

“随着复工复产工作的推进,不同行业和企业遇到的问题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复工复产工作要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动态调整。”张宏韬会上表示。

共性问题主要集中在物流运输、人员返岗、产业链配套等方面,比如人员返岗,有些关键岗位员工可能处于封控区,楼里有阳性病例,目前还不具备返岗条件,企业要补充配置其他人员解决;还有的主机企业可以复工,但零部件配套企业还不具备条件,物流仓储这些条件也需要逐步配套适应,这些问题都需要做大量协调工作,有的要寻找可替换的方案。

张宏韬表示,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市区各级部门会根据企业在复工复产中发现的问题,做出一些制度性安排,特别是在国家有关部门赴上海工作组的指导下,在兄弟省市的支援下,相信在大家的支持下,上海产业复工复产工作一定会稳步向前推进。

在长三角三省一市一体化防疫,共同保障产业链稳定和重点企业运行情况,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表示,近一段时间来苏浙皖三省和各重点城市组建工作专班,积极对接上海重点企业提出的配套供应诉求,全力协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生产、供应对接,畅通核心零部件、关键原材料等跨省市运输,支持重点企业持续生产。

“比如,江苏省泰州市支持帮助上汽集团、特斯拉公司在当地的供应链企业复工复产并办理运输通行证。又比如,苏州、泰州等地为上海华虹、中芯国际等集成电路制造企业车辆进出当地提取原料给予重要的通行便利。同时,上海也加强协调服务,支持苏浙皖三省重点企业供应链在沪配套企业抓紧复工复产。”吴清说。

吴清表示,三省一市将进一步优化供应链保供“白名单”,推动跨省市名单共享和双向互认,抓紧在长三角地区试行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及其异地配套供应企业“白名单池”制度,共同保障推动长三角全产业链式协同复工复产。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记者
华东新闻中心
主要关注金融领域,重点报道银行、保险和金融科技等市场动态。
新闻线索可联系邮箱:wangqing@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