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中国金融业科技咨询服务合伙人柳晓光:数字元素融入金融服务 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来推进

李晓丹2022-05-05 11:50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晓丹  2022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规划》提出新时期金融科技发展指导意见,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

毕马威中国金融业科技咨询服务合伙人柳晓光表示,聚焦数字化转型,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来推进,金融机构应通过数字化手段,切入产业金融、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具体业务场景,实现运营服务数智化,构建安全高效、合作共赢的金融服务生态,推动金融业务价值的实现。

毕马威与腾讯金融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数实共生·2022金融科技十大趋势展望》报告认为,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金融机构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必选项。信息技术如何应用于金融服务场景中,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将遇到哪些挑战?经济观察网专访了毕马威中国金融业科技咨询服务合伙人柳晓光。

经济观察网:中国的银行数字化转型目前到了什么程度?

柳晓光:目前,国内银行业已经对数字化转型形成共识。商业银行所处的金融业,历来是各行业中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成熟度较高的代表性行业之一,又在近年来受到互联网、金融科技等后来者的颠覆性冲击,在自身数字化转型上面临危机。从“十三五”中期至今,不论规模和业务侧重,国内的商业银行普遍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全行战略布局的重中之重。

经济观察网:目前转型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柳晓光:由于自身业务和技术资源的区别,国内银行业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痛点。

一是缺乏战略高度和全行整体视角。应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盲目、点状应对的现状,将数字化融入全行战略主线,从全行利益视角统筹推进、打通资源,促进数字化时代的业务增长和能力提升。

二是缺乏业务价值导向和业务团队主观能动性。数字化不是就技术论技术,数字化转型的业务价值导向这一初心不能改变,不应简单地“甩锅”给科技,业务团队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需确保且强化。

三是数据资源、数据质量和数据应用能力不足。外部数据的寻源和合规使用、内部数据的标准化和质量治理、契合业务价值实现的数据挖掘和数据应用能力,对于中小银行有着不低但却不得不跨越的门槛。

四是技术架构不够灵活。行内传统的系统架构和技术体系,在数字化时代“快银行”所需要的高效响应、灵活调整、组合式创新等新要求的面前,亟需打破系统烟囱、打破数据孤岛,构建共享、复用、敏捷的新一代数字化技术架构。

五是业务与技术存在壁垒。数字化时代科技团队的自身定位也需改变,从过去单纯“技术支撑”的后台定位,向中前台走,成为驱动、赋能全行业务的“业务伙伴”,而这一转变需要科技能力前置、与业务紧密融合的一系列组织和治理模式创新。

经济观察网:中小金融机构的转型中,最难的是什么?

柳晓光:中小金融机构整体上仍处于转型起步阶段和加速阶段。从整体战略来看,很多中小金融机构已逐渐意识到数字化战略定位和布局的重要性,表现出对于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的高度重视,纷纷开展不同程度的数字化转型规划,推动数字思维的建立。

从资金与人才投入来看,中小金融机构受制于自身资源,数字化转型资金与数字化人才投入有限,但随着在战略高度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提升,其预期资源投入也有着显著增长。

从数字化能力建设来看,中小金融机构数字化建设更多地关注局部能力,当前风控、客户分析应用、数据基础能力建设、技术与基础设施升级等是中小金融机构数字化能力建设的热门领域。

未来中小金融机构应该从关注局部能力提升逐步迈向全能力领域提升,继续在智能营销、数字化渠道、产品创新、组织机制转型上发力,以构建全面数字化能力体系,实现更好的客户服务与内部运营。

经济观察网:大型银行在赋能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方面有哪些具体的路径或模式?

柳晓光:大型银行在赋能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方面,首当其冲的是,需要考虑清楚、把握准确中小银行的切实需求。基于毕马威对于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后发现中小银行的科技服务具备三类核心诉求:其一,期望合作伙伴具备贴合业务实际的需求分析和定制化服务能力,输出的技术、产品、服务要与中小银行的实际需求匹配;其二,期望合作伙伴能提供标准化程度高且较为成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并能提供后续支持服务;其三,期望通过合作提高科技自研能力,关注技术的开发性与兼容性以及知识转移的充分性。这些核心诉求要求大型银行聚焦客制化的产品输出,兼备标准化产品与定制化服务能力,同时提供产品落地配套的增值服务。

在输出产品选择层面,需要对行业竞争格局进行深入调研,充分发挥自身核心产品技术优势,走差异化战略之路。从目前市场上已有的银行及银行科技子公司对外输出产品情况来看,整体呈现同质化严重的态势,尤其是聚集金融行业传统能力优势的F(金融)端业务产品服务及服务,如风控合规、客户营销等,竞争尤为激烈,考验大型银行在同质化产品服务下对于细分市场的把控能力和个性化服务能力。

最后,在具体产品输出模式层面,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类,基础能力输出,指利用基础环境设施和云平台向外提供标准化产品服务,如各类IaaS、PaaS层面的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服务产品;第二类,解决方案输出,指利用银行的业务场景积累结合技术能力向外输出,如架构解决方案、系统解决方案和数据解决方案;第三类,咨询服务输出,指将内部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成熟的体系机制对外输出,如战略转型咨询、科技治理咨询和管理服务咨询。

经济观察网:银行的对公业务和零售业务的转型路径会有什么差距?

柳晓光:零售、普惠和小微业务是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但对公业务对大多数银行而言是整体业务的压舱石,其数字化智能化步伐自然不能滞后。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的对公业务板块从传统的银企直连、现金管理,向供应链金融、交易银行等新的战略方向转型,而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与运营、围绕核心企业客户的数据分析与洞察等数字化能力是这些对公业务转型方向的重要数字化支撑。此外,在对公业务提升自身的产业专注度、对核心行业的专业性,进一步释放对公客户经理团队的展业效能等传统对公业务的数字化赋能方面也大有可为。

对于零售业务而言,银行围绕零售客户经营的价值链打造数字化能力。一是构建完整、及时、统一的客户全景视图,完善零售客户标签与指标体系,加强客户洞察能力,为客户个性化服务提供有力支撑;二是以客户分层分群管理机制为基础创建客户经营策略,结合数字化手段,打造高效的全流程客户精准营销闭环,提升营销精细化运营能力。三是提升零售产品场景化创新和全渠道经营能力,统筹线上线下各类场景建设,开展场景深度运营,形成“线上场景驱动+全渠道协同+开放连接”的经营模式。

经济观察网: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潜能金融机构如何深度挖掘数据潜力?

柳晓光:对数据价值的充分挖掘和运用是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一方面,金融机构亟需加强数据能力建设,搭建数据治理体系,通过数据资产盘点、数据标准制定与落地、数据质量管理等能力构建,为数据应用夯实基础,以保障数据服务体系的丰富性、有效性、易用性。另一方面,引入数据智能前瞻应用,运用多样的金融科技手段,建立《发展规划》中提出的“面向用户、面向场景的大数据知识图谱和综合分析能力”,提升服务前端业务各类场景的智能化风控、营销以及运营能力,优化金融机构内部经营决策与管理能力,通过“数据+技术”双轮驱动金融创新发展,提升数字化建设水平。

经济观察网:近两年对数据安全的监管不断加强,金融机构如何保证数据安全?

柳晓光:金融机构应积极关注监管动态,不断提升自身数据安全管控的能力。一是建立与维护数据清单,完成数据分级分类工作,对数据安全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控;二是定期对数据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建立风险自查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三是梳理数据共享场景,采取相应的数据使用过程管控措施,包括数据安全风险评估、保密协议签署、数据共享审批与监督检查、事后回顾分析等;四是对数据委托方准入资质进行严格把关、加强监督检查和审计工作;五是打造数据安全应急响应团队,制定场景化的应急预案与安全事件响应流程,并进行定期演练,降低安全事件造成的影响与损失。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宏观经济研究院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