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后浪,大有可为

埃森哲2022-05-05 15:35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如今的年轻一代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青年,对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的关注与日俱增。他们是积极的气候卫士,为了美好的未来,身体力行改变集体观念;同时,可持续愿景也在持续影响着他们的消费行为和就业选择。


埃森哲对来自18个国家、年龄在15到39岁之间的29,500名年轻人进行了一系列绿色经济与就业选择相关的调研,调研发现“以某种方式为创造可持续环境而奋斗”这一就业理念对全世界青年均有着极大感召力,来自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的青年,在该潮流中一马当先。


绿色经济对亚太青年吸引力突出


《埃森哲青年调研》发现,当被问及是否期望未来十年内在绿色经济领域就业或追求事业发展,略超半数的欧洲和美国的受访青年给出了肯定回答;而在亚太地区,该比例达四分之三以上(77%),中国青年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84%。

此外,近四分之三(73%)的亚太地区受访者认为,他们有信心在十年内找到此类工作,超过一半(54%)的受访者甚至认为在五年内就会取得成功。中国青年的长期信心更足。

最后,但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年轻一代的追求。“以出色工作获得丰厚回报”的愿望仍非常普遍。不论何种绿色岗位,“薪资水平”始终是受访者认为最重要的因素,受重视程度比排名第二的“企业所在城市”高出一倍,而“工作稳定性”则位居第三。

埃森哲的分析模型预测,到2030年,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印尼、日本等亚太五国将产生3,260万个潜在的全新绿色岗位,较目前大幅增长62%。其中,有超过1,200万个岗位在交通运输领域,近1,000万个岗位源于低碳电力供应的增加,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发电。

在不到十年时间里新增3,260万个工作岗位,这听起来似乎非常可观,但实际上,在年轻一代看来,绿色就业进程仍过于缓慢。目前,上述五国共有6.65亿年轻人(15-39岁)活跃于劳动力市场,这些绿色岗位仅能为年轻人口中5%的活跃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远远无法满足预期需求。


“绿色”后浪对企业提出什么要求?


绿色岗位的发展或将与过去二十年来电子商务和娱乐技术行业的发展一样欣欣向荣,这对于在亚太地区运营的企业而言,既是利好消息,也预示着挑战。前者是因为许多企业已充分认识到,需要更快地朝着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转型;而后者则意味着,企业必须立即行动,设计全新岗位来吸引具有不同技能水平的有志青年。为此,埃森哲建议企业关注以下三大要务。


01 大胆出新,面向未来


一项简单但却被忽视的事实在于——近年来未曾顺应潮流的传统行业,恰恰需要建立最多的绿色岗位。


能源领域便是其中典型。虽然年轻人对化工、金属与采矿、公用事业、能源等行业的求职渴望度较低,但却高度留意其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这些印象可谓根深蒂固,即便传统行业的企业展开“品牌重塑”也无法转变,更遑论只是空谈环保口号。


为表明对绿色经济转型承诺的重视,传统企业应聚焦于两大战略要务。首先,着力创建新的绿色业务,实现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其次,在所有业务部门中建设内部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引入和跟踪新的可持续发展关键绩效指标、任命新领导以及推出新型服务。


新兴绿色科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值得借鉴。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远景科技集团(Envision Group)计划在2022年底实现运营碳中和,2028年底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通过能效提升、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绿电交易和绿证采购等手段,远景取得了卓越的减排成果,2021年减少了约5万吨运营碳排放,占全年总运营碳排放量的39%,大步走在中国企业“脱碳”的前列。作为全球企业、政府和机构的零碳技术伙伴,远景科技集团提出“五新”战略,并积极与合作伙伴一起研究、倡导和普及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并推广汽车电动化。


02 “绿领”岗位,激发创新


曾经,投身前沿领域,助力开发能够改变世界并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产品与服务,跻身创新潮头浪尖的机会,是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的心之所向。如今,绿色技术前景也同样光明。我们采访的创业型商业领袖均一致认为,解决当今可持续发展问题有赖于全新的混合型方案――不仅能塑造未来的绿色经济,更能成功驱动其运行。


在此,我们列举了一些未来的“绿领”岗位,其中许多还尚不存在,另一些则刚刚萌生。


企业要想立足绿色经济前沿,就需要为新型团队引进多样化的人才,并对这些专业知识人才进行超越常规的组合部署。企业还应赋予创新者自主权,为他们提供最新工具以及前沿技术支持。


来自澳大利亚的30岁青年乔希(Josh),在目睹了塑料污染对海洋的影响后,走上了一条非常规的求学道路:成为海洋科学和塑料工程的双硕士。作为生物聚合物工程师,乔希将他的技术能力与创造力相结合,致力于开发可持续塑料制品。例如,有关海藻的研究就帮助他发现了一种新型可持续塑料,这种物质不但能够生物降解,还可以食用。


而在中国,电气电子产品环保检测员这一新型岗位在2020年作为“绿色职业”被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这对建立电气电子行业绿色制造体系,引导绿色消费,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03 绿色转型,人人参与


在即将产生的3,260万个全新岗位中,并非所有岗位都需要高学历的人才。相反,企业需要来自各种背景的人才,包括职场新人。埃森哲预计,建筑业将新增约1,800万个新岗位,制造业则将增加近700万个就业机会。

与此同时,许多年轻人认为,参与绿色经济需要接受专门培训,而很多人也表示愿意学习新技能或提升技能。在印尼、中国等国家,对这两种观点持赞同态度的受访者占比较高。

这种学习意愿将为企业带来新的机遇。三大关键行动将助企业拓新扬帆:


1. 投资基础培训项目,对新入职的半技术型或非技术型工人进行认证,并为员工建立在职“技能提升”和专业化的途径;


2. 通过与学术机构和职业机构开展创新合作,开辟初级就业途径;


3. 在传统业务和新业务之间,为年轻员工创建交流和轮岗项目。


围绕环境可持续发展与传承开展自身业务活动,企业能够加速转向绿色经济。而真正的进展,将取决于他们能否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新的绿色工作。关心年轻一代的需求,便是关注企业自身的未来发展。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