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答疑零碳产业园

高歌2022-05-14 09:31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高歌 双碳转型工作势在必行,零碳产业园被视为是落实双碳转型重要的抓手之一。

2020年9月,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总体目标提出;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2022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为双碳转型提供更清晰指引。

毕马威中国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主管合伙人林伟认为,产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空间承载,是企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单元,是国家和地区推行双碳战略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

现实情况是,产业园区内主导行业类型不同,面临的转型具体难度、时间周期、实施成本都不相同。总体来说,在目前双碳转型实施初期,共同的挑战主要是行业相关标准指引少、转型路径不明确、碳足迹的计算方法学不统一、碳认证未与国际接轨、相关专业人才稀少等问题。

5月11日,毕马威气候及可持续发展咨询服务总监廖亮书面回应了零碳产业园的相关问题。

毕马威的气候及可持续发展咨询服务团队曾参与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和标准的制定,合著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行业矩阵》(SDG)、参与温室气体议定书企业标准(GHGProto-col)的制定,也是众多ESG及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组织的成员,比如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科学制定碳目标(SBTi)咨询小组、气候相关的财务披露自愿准则(TCFD)、可持续性会计准则委员会(SASB)等。

以下为部分书面回应选取:

经济观察报:国内的零碳产业园概念甫出就参与者众,但现在的问题是标准的缺失,该如何推动统一标准的出台去定义零碳产业园?

廖亮: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此前曾撰文指出,基于各种估算,未来三十年内,中国实现碳中和所需的绿色低碳投资规模应该在百万亿元以上,也可能达到数百万亿元,为“绿色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然而,“绿色经济”的“绿色”绩效如何衡量,产业园区在双碳转型中如何建立统一、科学并和国际准则接轨的评价认证标准,成为目前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工业园区或者企业经营应尽早考虑统一标准的碳认证,以带来以下收益:降低风险碳认证将帮助园区和企业遵守相关法规要求,提高排放数据的公开性与透明度,包括减量目标达成的程度,以减少风险,增加利益相关方(如政府、股东、投资者、客户等)的信心;奠定碳规划基础碳认证将作为评估减量目标与重新设定减量目标的基础,协助公司降低能耗和碳税,节约成本;对接碳金融获得统一、客观、透明的碳认证,这是进行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的必要过程,未来可对接碳金融,获得经济收益,加速双碳转型;接轨国际标准满足ISO14064/14067、PAS2060/2050、GHGProtocol、IPCC等国际标准、规范,可顺应国际形势与环保要求,满足欧美客户的要求;提升园区形象,顺应国际可持续发展。

经济观察报:有观点认为,工业产业园区是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零碳的,你对此有何看法?

廖亮:2022年以来,各地产业园区的碳规划和认证需求日益增多。据公开资料统计,全国已有内蒙古、福建、江苏、浙江、重庆、上海、云南、宁夏、青海、贵州等超过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出台了有关零碳产业园区的政策文件。

产业园区实现“零碳”,一般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常以年为单位),产业园区内工业经营生产,以及配套的能源、交通、建筑、生活等方面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现阶段一般计算范围一和范围二)排放总量,通过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固碳、碳交易等多种手段基本实现碳排放与吸收平衡,即零碳排放。

园区双碳转型的过程中顶层设计是“切入点”、绿色技术是“着力点”、数字化管理是“助推点”,因此做好具体实践的前提无疑是清晰明确的总体规划和行动框架。

我们建议,产业园区实施双碳转型发展应重视相关政策、规划和标准的制定,一个清晰的双碳专项规划是园区高效、有序、合理开展低碳建设、实现双碳转型的前提条件,做好“顶层设计”和“上层建筑”有利于加快园区经济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促进园区绿色、可持续发展。

经济观察报:从技术角度产业园的主要脱碳路径中(节能降耗、绿电直供、购买环境权益抵消),从现有的零碳产业园案例来看,我们主要处于哪一阶段?其中哪个环节的难度最大?

廖亮:首先是能源,以产业园区为抓手进行双碳转型行动,最首要的机遇来自能源系统的整合建设和高效运营。产业园区中工业生产需要的电力、热力及办公、生活需要的采暖、空调需求,将通过能源站的形式统一生产和运营。我们对世界资源研究所的数据整理分析发现,工业企业自身发电和供热产生的碳排占工业环节总排放的17%。这部分能源的生产和运营通过能源站进行集中化管理,通过规模化提升能效,并使用可再生能源、热电联产、抽水蓄能等综合方式脱碳,将显著降低园区能源系统的碳排总量。

同时,在规划和管理方面,产业园区通过研究双碳专项行动规划,制定双碳绩效管理标准,统筹园区内企业进行培训、交流和转型实践。比如促进行业上下游间将碳定价纳入企业经营管理系统,通过财务模型的设置促使企业自身主动的在采购、生产、运营管理等各环节都建立绩效管理工具,并促进企业间脱碳工艺技术的交流,上下游采购中减碳产品的优胜劣汰,通过市场机制让双碳转型成功的企业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进而带动在双碳转型中更多企业参与和更积极的投入。

碳金融方面,工业企业进行脱碳转型需要融资,而脱碳的成果在碳交易市场中也将转化为碳资产,吸引进一步投资。产业园区将对接国家和省级碳交易平台,培训指引相关企业充分使用碳金融的工具,加速脱碳转型的过程,并全程为园区内企业提供落地性的碳资产核证、登记、交易、质押贷款、基金、资管、保理等支撑服务。

主要挑战是产业园区内主导行业类型不同,面临的转型具体难度、时间周期、实施成本都不相同。总体来说,在目前双碳转型实施初期,共同的挑战主要是行业相关标准指引少、转型路径不明确、碳足迹的计算方法学不统一、碳认证未与国际接轨、相关专业人才稀少等问题。

经济观察报;碳金融服务如何落地产业园区,有关其模式你有何建议?

廖亮:毕马威在全球最早启动气候及可持续发展专业咨询服务,已有40多年历史,参与过众多政府组织及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及政策研究。我们建议产业园区尽早制定碳目标和碳金融的协同机制,聚势谋远,布局以下四个方面的战略举措:

首先是,研究制定碳金融产业链招商政策。园区管委会下设碳交易管理中心,聚集碳金融产业链,构建碳金融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议研究制定碳金融产业链产业规划,研究主体包括碳质押贷款、碳债券、碳基金、碳资管、碳保理等金融主体,绿色认证、环境咨询、资产评估、碳排放核算、数据服务等绿色中介服务机构,还包括气候投融资、低碳技术方案、法律服务、双碳转型咨询等市场参与方。

其次是,谋划碳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发展的路线图。建设碳金融评价体系,发展企业双碳转型融资对接服务平台,上线绿色金融服务板块,实现集绿色信贷、绿色投资、绿色认证于一体的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功能。未来,推动碳金融产品创新与气候投融资机构等进驻碳金融服务平台,在健全政策框架和风险防控机制的基础上促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推广碳普惠的生活方式,形成产业园区“碳中和”名片。

再次是,建设数字化碳资产管理服务平台。企业的碳资产随着技术的投入不断变化,建立数字化的碳资产管理服务平台,动态的核查盘点企业的碳资产数据,并快速的对企业脱碳路径进行跟踪分析,报告实施成效并诊断提供减碳重点环节。开发碳资产管理AI工具,对企业碳资产进行资管策略建议,并通过园区碳金融一站式服务平台对接服务。

最后是,走访重点企业并开展专题培训。毕马威链接国际国内领先机构结成双碳转型赋能联盟,对产业转型需要外脑和战略咨询的企业进行摸排辅导,介绍碳金融体系建设进展、方向和主要工具支持,解读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碳核查的规则和参与办法、碳资产管理实践等,充分发挥碳金融服务平台的赋能作用,促进支持产业转型升级。

经济观察报;有关碳关税的问题,你认为国内的企业该如何应对,零碳产业园区有可能会是抵御碳关税带来的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吗?该如何去做?

廖亮:欧盟理事会2022年3月就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相关规则达成协议,在过渡期后,2026年欧盟将正式开征“碳关税”。

截至2022年4月,提出开征“碳关税”的国家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而中国对欧美国家出口的商品不仅量大,且集中于高能耗产品。碳风险,将是未来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目前,跨国公司已率先行动,通过各种方式降低自己的碳排放。例如,沃尔玛公司已经要求与其合作的10万家供应商必须完成商品碳足迹验证,并贴上碳标签。这一举动将影响全球超过500万家工厂,其中大部分在中国。

这意味着,中国大量相关企业必须进行碳足迹验证,承担减排责任,否则将无缘跨国公司订单。工业园区或者企业经营应尽早考虑统一标准的碳认证,以规避前述问题并获得相应的收益。

经济观察报:零碳产业园能够成功的要素是什么(技术、宏观政策、地方政府、产业类型)?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廖亮:园区双碳转型的过程中顶层设计是“切入点”、绿色技术是“着力点”、数字化管理是“助推点”,因此做好具体实践的前提无疑是清晰明确的总体规划和行动框架。

我们建议,产业园区实施双碳转型发展应重视相关政策、规划和标准的制定,一个清晰的双碳专项规划是园区高效、有序、合理开展低碳建设、实现双碳转型的前提条件,做好“顶层设计”和“上层建筑”有利于加快园区经济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促进园区绿色、可持续发展。

结合园区自身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从短期、中期、长期的时间跨度上制定双碳转型目标及路线图,在能源、生产、交通、建筑、生活等方面逐步细化各项准则,并发布总体规划、白皮书等相关指导性文件。

然后,对入园企业进行严格地考核与把控,对其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从而起到预防、缓解和降低的作用。对成员企业制定资源能源利用、污染物排放、环境影响考核等方面的相关标准和监督机制,引导和鼓励成员企业积极遵守、节能减排。

同时,也注意加强绿色宣传和营销,提高成员企业的低碳发展意识。企业往往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而忽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缺乏低碳发展的意识。因此园区的低碳建设要引导企业明确节能减排的责任,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率,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促进园区企业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财税与环保新闻部记者
长期关注能源、工业相关话题,线索请联系:gaoge@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