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过不恋

王咏静2022-05-15 13:01

王咏静/文

有一个故事:

话说三人一起出行,夜晚找了一家旅店住宿,他们各要了一间房,每间的价格是十元,他们一共付给店家30元。但是后来店家觉得三间房应该优惠一下,只需要25元就可以了,于是叫店小二退回三人五元,没想到店小二贪心,退给三人每人一元,自己私吞了两元,也就是说每人花了9元住宿,三个人总共花了27元。问题来了,三人住宿的27元加上店小二私吞的的2元总共29元。可当初三人一共给了店家30元,那一元钱到哪里去了?


乍一看这一元钱好像真的不翼而飞了,但我们仔细想想,这是犯了一个逻辑错误。

错误算法:9×3+2=29,总和不等于30,所以看起来像是少了一元钱。

正确算法:9×3=25+2。总支出为27元,店主收入25元,店小二私留了2元。

错误的根本点在于30块钱是一个子虚乌有的存在。在店小二退给每个人一人一块钱以后,三个人共同出的费用是27块。其中25块钱给了店家,另两块钱在店小二那里。并没有最初的30块钱,也没有不翼而飞的一元钱。


看起来这是一个好玩又愚笨的逻辑错误,可能会让我们费时费力的去想。核心问题是子虚乌有的30块钱混淆了我们的思维,认为最初曾经看到过的30块钱是真实的,而且永远都会在那里存在,所以在后面的思维推导中总是反过来计算怎么样也要再凑够那30块钱。

在工作中也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存在执着于那曾经的30块钱的错误。经常会听到有人讲昨天怎么样,前天怎么样,去年怎么样,原来怎么样?陷入在一种自我的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里,用过去的经验和记忆去处理现在的问题。


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在蔡锷编辑的《曾胡治兵语录》中,记录曾国藩说“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也;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也。一有着,则私也。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就是说应当读书的时候就读书,内心清静自得其乐。心里不要牵挂着见客人交朋友,链接外面的世界。而应当处身于纷繁复杂世事当中的时候,就不要想着太烦了,太累了,总想回到书本的清静中去,幻想着诗和远方,回归到自已的世外桃源。脑子里一旦不专注,有了杂念,就徒添了众多烦恼。


所以一个人好的状态应该是:


既过不恋:尽管过去的事情都已经随风而逝,但是很多人都走不出自己的过去,沉醉于自己过去的辉煌,或者对过去留下的遗憾耿耿于怀。可是生活总要向前。不管是过去的辉煌,还是遗憾,还是情感,都要统统学会放下。

当时不杂:我们拥有的唯有当下的时刻、身边的人和现在需要面对的事情。保持清醒和定力去积极的去面对,心无旁骛把地把今天的事情做好。稳住心境,忙而不乱,方能不负时光不负卿。

未来不迎:未来还没来,但总会来。将至未至,却总会至。对于没有来的事情不必过分担忧,也不必过分期盼。焦虑的产生是来自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恐惧。过分的担心和恐惧只能是让人的心理陷入迷惘和绝望。就像杞人忧天的故事,每天都担心天会塌下来,最后崩溃的还是自己。


往往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好,也没有你想的那么糟。


坐地日行八万里,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每个人都在新的三维世界里都形成了新的节点和能量场。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一个个体在宇宙和所处的大时代中都是渺小的。

如果我们的思维还生活在过去,留恋过去的美好和高光时刻。对曾经拥有过的辉煌和位置或成绩或感情或生活都充满了一种深深的眷恋,这时候就会出现两个画面:一个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另一个就是鲁迅先生所描绘的阿Q所讲,我祖上也曾经阔过。


小和尚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小和尚:“那得道后呢?”,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小和尚:“那何谓得道?”,老和尚:“得到前,砍柴时惦着挑水,挑水时惦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大道至简,平常心是王道。


物来则应,物去则消。物来顺应,顺其自然。《菜根谭》云,“咬的菜根,则百事可做。”如此,方能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疫情之下放飞畅想,在自已思维的东坡菜园里种桃、种李、种春风~

今年的立夏已过,又到了采摘樱桃的季节。繁花落尽,未必是一地的哀怨悲凉;暑往秋来,也许又是一树的硕果芬芳。


王咏静 文/摄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