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2022中国消费者洞察》:消费狂欢时代正式结束 奋斗仍是主旋律

沈建缘2022-05-27 17:44

消费正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但受疫情影响,今年1-4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142亿元,同比下降0.2%。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33亿元,同比下降3.5%。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83亿元,同比下降11.1%。

据埃森哲日前发布的《2022中国消费者洞察》研究报告显示,人们内在冲突感加剧,焦虑感上升,价值观和消费理念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奋斗仍是人生主旋律,家庭、健康、事业则是三大重心所在;另一方面,中国消费者的全局观念增强,关注点从即时满足转向长期价值,思考维度更加多元。与此同时,消费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该报告是埃森哲自2013年开始有规模地对中国整体消费市场进行研究的延续。

近10年来,为探索我国消费市场变化的内在原因和未来走势,埃森哲设立中国消费者洞察研究项目,从城市化、人口代际、技术演进和社会价值观四个维度,持续探究在长期趋势以及短期冲击的共同影响下,中国消费者的行为偏好以及未来趋势会发生怎样的影响。

此次《埃森哲2022中国消费者洞察》埃森哲面向国内一至五线91座城市逾万名消费者(跨年龄、跨收入、跨学历)开展了专题研究。

转危为机,释放消费潜力

本次埃森哲调研显示,疫情冲击之下,人们的消费观念变得更加克制、务实。超过70%的消费者不安于现状,他们希望通过努力的奋斗持续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对未来充满着期待。奋斗的目标、生活的重心更倾向家庭、健康,然后才是事业。调研显示,相比2017年,消费者更关注投资健康和未来,关于健康保健、个人教育、健身运动方面都有大幅的投入增长。

超过九成的受访者不认同“月光族”,比五年前上升了三成;近八成受访者“购买的大多数商品都会经常使用”,比五年前提高近两成。消费者的“自我意识”越来越鲜明,非必需品消费成为主要的支出类型,并成为人们塑造个人风格的方式。在购物决策时,相比外界眼光与评价,人们更看重自己的内在需求。

不仅如此,随着生活水平提升、可选服务增多,人们逐渐开始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更加重视时间价值,愿意为便利付费。持这一观点的消费者较五年前增长了7个百分点,且收入越高意愿越强。这也推动了线上渠道的持续渗透和新型渠道的蓬勃发展。超过四成受访者在过去一年间提高了线上购物的频次,超过九成受访者至少尝试过一种新型渠道。

埃森哲大中华区战略与咨询董事总经理贺世达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年的情况较之上年仍会有同比增长,垂直赛道聚焦行业发力会更足。目前快消企业都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如果企业能抓住机会,倾听消费者的声音,带来更好的体验和便利,参与到提振经济的行动中,就会有更好的发展。消费市场也会呈现繁荣的景象。”

他建议,企业在疫情的影响下,应更灵活地处理自己的成本和业务形态,“做好创新、管理和人才激励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压力,练好内功,化危为机。而不是将外部环境作为借口,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疫情。”

相对而言,当下的消费,如休闲和旅游的投入都因疫情而相对减少。其次,不同层级市场消费需求的表现也不完全一样的,高线市场更加注重投入未来,下沉市场即时消费的提升则更加明显。

贺世达表示,“疫情虽然造成餐饮、旅游等等消费需求的搁置,但需求还是在那里。”他以2003年非典时期电商行业的壮大为例指出,“从消费领域中长期发展看,优秀的企业还是可以找到方式和方法获得市场空间的。”


下沉市场是卓越企业的试金石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城镇化以及数字化的推进,下沉市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再是一个上线市场过剩产能的倾销市场,而更像是一个卓越企业的试金石。

埃森哲定义的下沉市场是指通常意义上的三线及以下的市场,从三线包括一些沿海的经济发达的城市,计划单列市和一些东部的省会型城市。

埃森哲的调研显示,下沉市场的消费者相对来说整块的休闲时间比上线市场充裕, 34.4%的人表达虽然每天的工作很忙,但仍有充分的时间去享受我的生活,这个数字要高于上线市场很多。其次,因为网上体验时间更完整,所以下沉市场消费者对于购买产品的体验要求更高。

对此,埃森哲大中华区战略与咨询董事总经理张逊认为,“ 一些线上的销售手段在下沉市场要比在上线市场更有效。即呈现越下沉越线上的效果。其次,因为相对供给不足,下沉市场利用远程的方式获得跟上线市场同等质量的服务的需求更大,而对于产品服务落地的需求量也很大。”

对于消费类企业在下沉市场的制胜之道,张逊的建议越是面对经济的不确定性越是要把下沉市场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具体包括,针对下沉市场的特点持续创新产品与服务,而不是想当然地复制上线市场已经成功的产品。其次,打造具有吸引力的针对下沉市场的会员体系。第三,强调越下沉越线上,加速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毫无疑问,疫情正极大地检验着企业的韧性和敏捷性,包括从前瞻性的角度提升客户体验和产品的创新能力以及供应链调配的能力。只有内功修炼得更好的企业才可能在疫情之后快速抢占市场空间,并在复苏后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5月25日召开的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提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保市场主体以保就业保民生,保护中国经济韧性,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这是促消费的前提和根基所在。

当稳增长的希望很大程度上寄托于消费,我们希望,疫情之后,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企业需要以人的需求为核心,从更加宏观的视野去思考企业的使命价值,洞察消费者的内心渴望,持续创新,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只有如此,才能培育长期、坚韧的消费者关系,增强消费者对企业和品牌的信心,从而赢得长期高质量的发展。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商业观察研究部主编
关注科技、商业、互联网及跨国公司在华业务。擅长高端人物访谈,跨国企业深度报道和独家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