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112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武汉便民生活圈试点方案发布

程久龙2022-06-09 15:08

程久龙 实习生 郑御霖/文 日前,《武汉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国家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根据该方案,计划到2025年,武汉市将建设改造便民生活圈112个,其中社区商业中心40个;建设一批高质量品牌连锁店,便民生活圈连锁店占商业网点的比例达到30%以上;培育专业运营管理机构5-10家,便民生活圈居民满意度达到90%以上。

所谓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简称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

2021年5月,商务部等12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提出在“十四五”期间,指导一批城市开展试点建设,并印发《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武汉市入选全国首批试点城市之一。

据武汉市政府在其官方网站介绍,为落实试点城市建设任务,武汉市对照建设改造要求和标准,起草了《武汉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国家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据该方案,到2025年,武汉市将完成四个建设目标:一是,建设改造112个便民生活圈。2022年试点期间,建设改造37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2023—2025年推广期间,每年新增建设改造2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到2025年,共建设改造112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二是,建设改造40个社区商业中心。结合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和新建社区、产业园区建设,改造和新建40个设施完善、服务智慧、功能齐全的便民生活圈社区商业中心,社区人均商业面积达到0.8平方米。

三是,建设一批高质量品牌连锁店。城市社区便利店、生鲜超市、餐饮、美容美发、药店、快递等主要业态品牌连锁店实现全覆盖,便民生活圈连锁店占商业网点数量的比例达到30%以上。

四是,居民满意度持续提升。形成社区、企业、居民共同参与的便民生活圈共商共管机制,培育5—10家便民生活圈专业管理运营机构,便民生活圈居民满意度达到90%以上。

据了解,自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名单公布以来,不少试点城市已取得积极进展,同时其他试点城市在便民生活圈的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众多社区商业服务中心业态之间的“只融不合”情况。众多业态如家政、维修点、餐饮虽已装备完成,但只是形态聚合,本质上还是各自在单打独斗,呈现“散、小、弱”的特点,未能利用社区内店铺已有资源、实现一店多用和服务叠加,未形成社区合力。此外,数字经济的融合不深入,亦成为便民生活圈建设过程中的普遍障碍。

针对上述问题,此次武汉市的《方案》中,围绕便民生活圈规划、建设、业态、运营、创新、服务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多项具体任务,其中就包括优化便民生活圈商业业态,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优先补齐、优选、配强基本保障类业态,鼓励社区便利店、超市等网点采取“一点多用”“一店多能”等方式,提供多样化便民服务;推动便民生活圈数字化转型引导社区实体零售企业与网络及电商企业合作,创建“实体店+小程序或APP”服务平台,加快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等。

不止于此,针对近年疫情防控对于城市民生带来的动态影响,武汉市的便民生活圈建设《方案》还将“探索应急保供新路径”也列入了具体工作任务当中。《方案》指出,要落实“平战结合”要求,以社区为管理载体,充分发挥便民生活圈内多业态集聚的优势,建立应急状态下生活必需品保供体系,成立应急保供队伍,健全应急保供机制。鼓励各类生活必需品市场主体特别是品牌连锁企业、菜市场加快转型,不断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广泛采用无人零售、无接触配送、无感支付等手段配送基本生活物资。

根据《方案》对总体建设目标的要求,到2025年,武汉将建设成为生活品质高端、消费快捷便利、服务细致高效、场景智慧创新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全国示范城市,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关注领域包括资本市场、上市公司、金融、政经、IT科技,擅长调查报道、分析性报道等。常驻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