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微观视界

谢泓2022-06-10 18:48

谢泓/文  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不断发展壮大,展现了勃勃生机。改革开放的核心是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换来中国几十年的经济腾飞。经济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和惯性。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某种意义上是尊重人性、释放活力、解放生产力的结果,政府基本上是“为无为”,让市场成为主体,让市场配置资源。虽然难免存在泥沙俱下,但毕竟大浪淘沙,时间是裁判,历史会有答案。

作为普普通通的企业,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认知,往往是非常朴素的。他们的感受是经济发展的环境好了,赚钱不受太多约束,做事更纯粹。对于中国的社会基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一种深入人心的观念,也深深嵌入了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

“凡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这句话虽常被用于调侃,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用增量供给解决存量问题,经济增长确实给中国社会发展提供巨大的动能与腾挪空间。比如城市的烂尾楼遗留问题,一旦城市发展,土地增值,解决的难度就大大降低。又如早年国营企业员工安置问题,经济发展基本面向好,分流也好,购买社保也好,都好解决。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全民共识,在促使政府部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政府部门办事效率提升,毕竟它们需要与快速发展的社会、市场接轨。尤其是从事经济工作的相关部门,如科技、经贸、外贸、工商等,效率更高、创新能力也更强。地方的招商部门、基层书记、县镇长效率更高,他们恨不得披挂上阵,亲自操刀。

当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教育及医疗的市场化改革、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破坏生态、产生腐败等等。但问题一定是在发展过程中被解决和消化掉的。

经济发展作为过去几十年中国社会发展的共识,由沿海到内陆全方位推动全国发展,推动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推动中国大量人口的脱贫,其绝对量占全世界绝对贫困人口的70%以上。可见,社会共识不仅仅是一种价值取向,也是解决问题的基础。那么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共同的驱动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新的社会共识又是什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否有了新内涵?

新重点

随着时代进步,科学发展观、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等新观念接踵而至,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经济主张,与时俱进理应如此。并且,这些新观念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体观念并不相违背。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观念、新思想往往自上而下来自于国家总体发展的顶层战略。这与改革开放初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自下而上的路径不同,它们需要政府的顶层设计能力,环环相扣,科学合理形成闭环,取得社会共识。如果各自理解、各自行事,就会割裂市场主体,使市场主体疲于应对,让企业怀疑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吗?新阶段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加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

这种情况下,政府的执政是否仍能够坚持“为无为”?为,是国家战略、顶层设计、营商环境、市场秩序;无为,是发挥市场主体配置资源的作用。有作为而不僭越,分寸要把握得好,左一分抢了市场主体的镜头,右一分便无所作为,让市场放任自由。

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时期,要素供给正在发生改变。经济建设初级阶段,招商引资的重点是土地优惠,土地是要素。但高质量发展阶段,土地虽然还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却是低级要素。高级要素是创新、大数据、品牌等,人才是核心。因此我们需要关注的系列问题应该是:如何培养人才、有效供给人才、吸引人才;教育体制是否有相应优化;税收政策可否为人才体系建设做出调整;居住环境是否有改善等等。

与过去几十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直接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做法不同,现在的重点是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不仅是修桥修路、“铁公机”和通讯通水通电,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在过去几十年驾轻就熟。今天却是软环境的建设:高效的政府服务、便捷的生活服务、自由自在的市民生活和友善的人文环境。

因此,当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点,不在硬件而在软件,不是在市场发挥作用,而在市场制度建设;不是在机制,而是在体制。环境好,配套好,企业比较容易赚到钱,高质量发展就能够更好实现。

一旦软环境建设稍不到位,就会出现政府干扰市场或越庖代俎的现象,导致市场、企业怀疑还是不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我们对于有为政府的理解,不仅是创造硬件的营商环境,还包括建设软件的营商环境。有为是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有为,不是全能政府的有为。

从这个意义上看,科学发展观、高质量发展、低碳经济等,核心点在于政府建设更高效的系统,更好的软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才是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点所在。

如果涉及到顶层设计、制度环境的建设,需要更好的智库、更优秀的外部智囊参与,包括民间智库,甚至国外智库。开放才有活力,不仅是经济建设的开放,也包括思想、决策的开放。

理解商业文化

考察全球产业转移的轨迹不难发现,除了考虑劳动力价格低廉等因素,非常重要的是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即确定性。亚洲四小龙及中国大陆接受国际产业转移、引进外资,最重要的就是社会稳定,工人不闹事。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质是在塑造确实性的商业环境,属于商业文化、商业精神,一旦社会缺失商业文化精神,商业社会就会判断,这是经济不确定性的地区,是风险地区。

近三年来,新冠疫情反复,对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响。中国一开始通过武汉封城等措施,迅速控制局面,成为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为全世界的生产生活物资保障提供了确定性。

但几年持续下来,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货物运输价格上涨、电力供应紧张,且随着国内疫情反复以及个别地方加码防控手段,使物流、人流出现滞胀,加速供应链紧张。加上国内企业应收账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经济发展出现诸多不确定性,企业正常经营受到严重挑战。

由此可以看出,哪怕是疫情防控这么重要的工作,当它跟几十年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共识出现矛盾的时候,社会认知就会出现失衡。

在中国社会治理中,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非常现实的存在,必须面对。疫情防控要主动考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处理好防疫工作的同时,要最大程度保证经济发展。这就需要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取得经济部门的共识,需在防疫政策上结合经济部门的意见,取得经济部门的支持。

譬如制造业相关部门,其供应链管理的复杂程度不亚于卫生部门的防疫管理。一台汽车上万个零部件,缺少一个汽车也组装不成。

上海刚刚平息的这轮疫情“后遗症”就可能超乎想象,我们不能低估封控中断供应链的后果,更不能挑战世界对供应链安全的重视程度。重要的是,这背后涉及商业经营的确定性、供应链的安全性问题,涉及更深层次的商业文化问题。

市场经济下的商业社会,商业信用非常重要。2021年,哪怕全球疫情不断爆发,我们协会很多企业的外单应接不暇。一开始我也不理解,后来才知道,很多大品牌要加紧囤货,保证供应。因为保证供应是顾客对品牌信任的基础之一,不是有没有商品的问题,而是信任问题。

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会看到这不仅是经济发展,还是商业信用、商业文化、与国际商业接轨等问题。如果国内一些非经济事件,长期影响商业的正常运转,就有可能发展成为影响全球商业运行的大事件。

不仅是防疫部门,绿色低碳、教育及人力资源、安全生产等,如果在制定政策时没有考虑对经济部门的影响,具体落地也一定会遭受阻力。

未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价值

改革开放伊始,中国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是希望与世界经济发展接轨。实际上,我国基本实现了与世界经济发展融为一体、实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目标。

但如今中国经济体量已达到世界第二,如果经济发展降速,我们一定要思考社会共识的新内涵是什么,重新思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价值是什么。在中美竞争、地缘政策博弈的大背景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内涵也会发生变化。

“高质量发展”则可以被视为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共识。哪怕是发展国内市场,仍然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作用,承认商业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对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性作用。要承认经济建设仍然是国家取得国际竞争力和获得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国家复兴的重要物质保障。

因此,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认知,仍需要借助市场经济及商业发展的力量。经济建设仍然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需要进一步确立市场经济、商业文明在中国社会的地位,保护好企业家及企业的创造力与创新力,承认他们通过各种创新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通过商业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并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作用,保护企业家与企业的积极性。

中国社会的政治理想是大同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但在过去几千年农业文明的实践与探索中,似乎缺乏实现理想的物质保障。而过去几十年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实践中,脱贫、人民生活不断提升、中国经济发展对于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启示,已经证明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张,不仅带来了经济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有巨大示范与促进作用。

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仅仅应该成为现代社会建设的一种观念、价值观,还应该促使全新商业文明的形成。企业的本质是实现社会幸福,商业的本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作者系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立场。
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