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侠|钱锺书都给他的诗集写序

胡洪侠夜书房2022-07-28 11:43

据《粤海道尹王典章巡行日记》,1917年,深圳墟内有商店二百四十家,“从前商业颇盛,自轮轨通行,各乡货物均由省港直接输运,近已渐不如前。产物以蚝豉为最佳,油糖、花生、菠萝、沙梨、萝卜、荔枝等亦出品之大宗云。”一百多年前,深圳墟已经算是繁华了。

那时深圳墟有私塾七所,却无一处新式学堂。

那时候,这位道尹从深圳到宝安县城(今南头),路程四十里,费时五个小时。他应该是坐轿子的吧。

王典章,字幼农。网络图片。


那时,整个宝安县的人口有29万之多,这倒让我大吃一惊。1979年的宝安县也不过才30多万人。

道尹说,南头西城一带前经洋人焚毁,“景象荒凉,至今未复”。不知“西城”具体所指,还望知者告之。

那时宝安县的物产就已经主要供应香港市场了。道尹说,县属墟市因地近香港,“营业者竞趋于彼,境内物产,滨海渔业莫不以香港为市场,地方实业不兴,物价腾踊,小民生计殊感困难,当以振兴农工为要”。

据这份日记载,1917年,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已经附设英文专修学校了。这是不是深圳地区最早开设英文教育的记录?想那时宝安和香港来往密切,新式学堂教授英语或与此有关。道尹王典章看来对此很不满意,说“殊令分耗脑力”。他要求现任校长吴芷湘“注重本校课程,以造成完全之学业”。可见这位吴校长是自作主张给他的二十六名学生开了英语“小灶”。当年香港发展牵动宝安民情,于此可见一斑。

王典章这次巡行宝安,尤重考察教育,给出的结论是“文化消沉,良可慨叹,尚宜认真倡导,以振学风”。他就差没说宝安是“文化沙漠”了!多亏那时他还没听说过这个词。上海人说香港“文化沙漠”,也得等十年之后了。1927年,鲁迅到访香港演讲,在回答青年人的提问时,鲁迅回答:不可以这样说;这样说太颓唐了。

此次巡行,王道尹没有去香港,因为在深圳墟下榻商会,估计关于香港新闻很是听了不少,报纸之类想必也读到几份,所以他才会在日记结束时感叹说,同是香港、九龙土地,前清每年田赋所入不过千馀金。到了英国人手里,“平治其通道,经理其疆土,轮轨交通,市厘辐辏,……等量土地,今昔悬殊,若此虽曰气运,岂非人事哉?”他想到的“补救之道”,是“修其内政,观摩仿效,使人民知识日增,学术日进,从事于商务,以期竞争于将来而已”。要到六七十年之后,他的这一愿望才得以真正实现。不得不说,王典章是个相当有见识的民国官员。

查百度:道尹,是中华民国时期的官名。民国三年(1914年)5月,袁世凯公布省、道、县官制,分一省为数道,全国共九十三道,改各省观察使为道尹,管理所辖各县行政事务,隶属省长。其任用由省民政长官经由国务总理呈请大总统特批。十三年(1924年)6月,北洋政府内务部通令废道制,裁撤道尹。

王典章(1865—1943),字幼农,以字行,三原县马额镇魏回村人,原民国陕西省政府委员。16岁中秀才。1904年入四川,委任布政使署文案。旋保直隶州知县。1907年任新宁知县,1908年署打箭炉直隶厅同知兼兵备处,为驻藏大臣、川 黔边防大臣筹备粮饷。1911年任宁远知府兼兵备道,领巡防营。1911年四川发生“保路运动”后,王众望所归,被推选为都督。但他以大局为重坚持四川统一,宁任知府,不做都督。时蔡锷赞扬他“威信过人,汉夷悦服”。1914年任广东高雷道道尹,同时领警卫军五营,节制陆军一个团,兵权超过驻地之镇守使。他整肃吏风,除暴安良,所辖11县,政通人和。康有为赞扬他“临莅高雷,威惠流闻,我泽如春”。1915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组织筹安会王立即电告袁世凯“国基甫奠,民信未 ,水汗频仍,盗贼充斥,辄议国体,必启变端,求安反危,敢祈熟计”,袁世凯对劝阻置若罔闻,王愤然辞职,以示抗议。1916年任广东粤海道尹,1917年辞职。

原来如此厉害,怪不得有异乎寻常的见识。按上述资料,他大概从深圳回去后不久就辞职了。

著作有《安隐庐诗存》《思过斋文集》等。其中《安隐庐诗存》1948印行时,中国文坛泰斗余冠英题封面,钱钟书作序(又说是钱钟书跋尾,手头无书,另行查证),吴宓也为之跋,陕西名绅宋联奎作序,即此可见其文化地位与夫影响!我孤陋寡闻,今天才知道。赶快找本书来看看。钱钟书都写了序!不得了啊不得了。

文/胡洪侠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胡洪侠夜书房】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