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回应入列“预摘牌名单”:努力保持纽交所、港交所两地上市地位

梁冀2022-08-01 16:57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梁冀 2022年8月1日,阿里巴巴(BABA.N,9988.HK)就公司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依据《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认定为“委员会认定的发行人”作出回应:阿里巴巴将继续留意市场动态,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并努力保持同时在纽交所和香港联交所的两地上市地位。

阿里巴巴在公告中表示,SEC的认定意味着其认为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无法检查或调查公司在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财年使用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查底稿。

据此认定,2022年将成为阿里巴巴的第一个“未检查”年度。根据《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如果PCAOB连续三个“未检查”年度无法对负责审计美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完全检查或调查,该公司的证券将被SEC禁止在美国任何全国性证券交易所或“场外交易”市场进行交易。

当地时间7月29日,SEC更新“预摘牌名单”,阿里巴巴、蘑菇街(MOGU.N)、猎豹移动(CMCM.N)与波奇宠物(BQ.N)等4家中概股公司新列名单。至此,被SEC列入“预摘牌名单”的中概股公司共14批、159家。

在中美审计监管协商尚不明晰、退市窗口逐渐迫近的背景下,中概股公司正密集在港股寻求双重主要上市,以避免美股潜在摘牌风险。根据《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在美中概股于2024年即面临强制退市风险;若根据《外国公司加速问责法草案》,时间窗口将进一步提前至2023年。从上市公司层面看,未雨绸缪选择备选上市地以规避不确定性几乎成为必选项。

7月26日,阿里巴巴公告称寻求在港完成自二次上市转换为主要上市,预计在今年年底前生效。此前,阿里巴巴于2014年9月赴美登陆纽交所,2019年11月于港交所完成二次上市。阿里巴巴表示,鉴于公司在大中华区拥有大量运营业务,公司预期双重主要上市地位将有助于扩大投资者基础及带来新增流动性,尤其是可触达更多位于中国及亚洲其他地区的投资者。

有投行人士表示,在港双重主要上市可以一次性解决美股摘牌影响中概股公司港股上市地位的风险,且有望被纳入港股通,获得南向资金流动性支撑;不过,相较于二次上市,双重主要上市合规成本高,过程也更加复杂。

阿里巴巴宣布寻求在港主要上市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目前有70%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已回港作第一或第二上市,他表示,香港欢迎任何符合港交所标准和要求的企业来港集资。此外,新加坡交易所在吸引中概股回流方面亦动作频频。7月22日,新交所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宣布签署协议,就企业在两家交易所的双重上市,以及针对资本市场的一些关键领域开展广泛合作。

据天风证券测算,目前满足双重主要上市(主板)基本要求的中概股为59只,总市值1750亿美元;其中有21只同样符合第二上市要求,总市值1190亿美元。如从宽口径而言,计入接近符合上市要求的中概股,可能满足双重主要上市的有64家,总市值1791亿美元;其中可能满足第二上市的中概股有39家,总市值1749亿美元。除此之外,剩余182家距离符合回港主板的要求有一定距离,合计市值228亿美元,占整体中概市值约11%。剩余182家中概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市值的中位数约47%,较多公司具备一定私有化基础。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资本市场部记者
关注券商、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动态,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撰写原创新闻。
新闻线索请联系邮箱liangji@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