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结果互认落地 还需剔除过度防疫根源

梁嘉琳2022-08-04 13:28

梁嘉琳/文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文件,文件明确要求各地互认核酸检测结果,只要是当地防控政策有效时间内的,都具有同等效力。上述文件严禁以本地健康码未能查询、未在本地开展核酸检测等为由拒绝通行,拒绝群众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然而,在通知发布近一周之后,笔者作为外地人员,在广东某地火车站出口依然被强行要求完成核酸采样方能离站。据其他网友反映,国内部分飞机场、高铁站的出口,也仍然要求所有外地人员再接受1次核酸检测,有的地方还要求多接受1次抗原检测。这显示,部分地方对其他地区核酸检测结果不认可、要求重复检测的现象,仍然屡禁不止。

即便国务院围绕过度防疫开展全国大督查,但部分地区依然“顶风作案”。笔者了解到,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许多地方对外地的核酸检测“含金量”不放心。坦白来讲,有的城市确实存在核酸检测采用动作不规范、样本运输被污染、检测结果易被个人篡改等问题,这些问题容易造成阳性漏诊、病毒扩散。

另一方面,许多地方还担心“针眼大的窟窿漏进斗大的风”,从而滥用健康码、核酸检测,试图以“巨大的不便利性”严控外地人口流入。在一些低线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当地的新冠病例救治能力、疫情监测预警能力都很薄弱,再加上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带来高比例的无症状感染者,一旦有1例阳性病例漫入当地,就给当地经济社会带来不可承受之重。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建议,要以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未来的健康码全国互认为契机,倒逼欠发达地区全面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比如:可以参照前几年深度扶贫的经验,将部分市县列为“疫情治理重点提升区”,让发达地区与其形成“结对子”帮扶关系。在没发生疫情的时候,可以派出临床专家、公共卫生专家、卫生管理专家,支持当地的区县级医院担负起疫情的防控和救治责任,而不是等到疫情暴发再求助于外地的医疗救援队、核酸采样专业队伍。同时,还可以派出社会治理专家,支持当地的镇街、村居担负起基层精细化管理的责任,而不是等到疫情暴发只会“一刀切”地封城、封社区。只有当欠发达地区可以从容地面对和处置局部疫情时,才能像发达地区一样“楼照封,病照治,车照开,堂食照吃”。

更深层次地说,当前,地方大部分防疫措施的决策权被上收,却被要求肩负起“控疫情”“稳经济”“保民生”的属地责任——地方面临权力小、责任大的严峻挑战。权责不对等很可能导致两种后果:一种是地方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要求,并为此付出巨大代价,包括累坏累死各级防疫人员(从省委秘书长到“大白”志愿者);另一种是地方不想自己吃亏,作为一地之主,坐享主场优势,得以钻各种制度空子,和上级玩起了“猫鼠游戏”。无论是重复核酸检测,还是健康码不互认,所有过度防疫行为的制度性根源,都是“权责不对等”。

为了化解各地过度防疫的内生动力,笔者强烈建议,各级政府都要贯彻落实科学、精准的中央防疫方针,上级政府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决不能一边整治下级政府的过度防疫行为,一边又大搞“逢疫必封城”“逢疫必撤官”的过度调控。我国是中央集权制国家,重磅政策具有很强的传导效应,决不能让下级政府有样学样,产生“宁紧勿松”“格杀勿论”的防疫策略。

(作者为价值医疗顾问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立场。
价值医疗、健康治理研究者,价值医疗顾问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健康国策2050”学术平台总编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客座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