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文牧野:现实主义题材和商业化并不能完美融合

谢楚楚2022-08-18 15:28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谢楚楚 8月17日,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青春表达与时代精神”青年电影人论坛上,导演文牧野无疑是个焦点。在两个小时的谈话中,围绕他的话题,依旧是关于现实主义题材和商业化怎样更好地融合起来。

2018年,文牧野导演的电影《我不是药神》,成为了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一部现象级电影,几乎囊获了华语电影各大奖,年纪不大的文牧野因此被评为“出道即巅峰”。3年后,再次检验他在商业和艺术之间拿捏平衡的社会现实题材影片《奇迹·笨小孩》上映。

文牧野认为,现实主义题材和类型化(商业化)之间,不可能完全实现平衡,而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从外部视角看,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一般叫好不叫座,很难与商业化进行较好的融合,如何在市场、艺术和现实观众情感中找到平衡,长期考验着现实主义题材创作者。而《我不是药神》的出现,成为了影视行业、电影研究者的重点关注对象,随后上映的《奇迹·笨小孩》亦体现了文牧野在现实主义和商业化实现较好融合的方法论。

“现实主义类型化了,自然就面临着娱乐性和社会性的博弈。又想省钱、又想卖得好、又想艺术璀璨,是比较难的。需要判断这个片子的最后落点究竟应该是什么。这需要去摸索。肯定不可能艺术和商业都达到饱满的状态。有些题材可能宽度比较大,可以在相对不折损其他元素的情况下,实现相对饱满。”文牧野说。

《我不是药神》《奇迹·笨小孩》均聚焦于小人物的群像式表达。但文牧野并没有强制自己必须做群像表达,他只是有一个标准:里面出现的每一个人物,包括配角,尽量让他们在有限的空间足够立体,“他不是一个角色,而是活的人。”

对于《我不是药神》,文牧野进行了大量田野调查,如走访病人、医生、医药代表,搜集资料足够的资料后,把相对代表性的精华提取出来。《奇迹·笨小孩》也是在准备过程中,走访了人才市场、电子厂等,先做调查,服务故事的同时,实现人物的质感。

对比《我不是药神》而言,《奇迹·笨小孩》的拍摄时间相对较短。“有时候拍电影或者写人物就像种地,北方有的时候(稻子)是一年可能一熟,如果真是到了二熟三熟的时候,你也得种,不可能不种地,该刨得还得刨,该施的肥还得施,但可能要压缩一些时间,电影要有一定工业化、系统化的操作。”文牧野说。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消费新闻部记者
长期关注文娱行业、文娱消费,聚焦市场动态和事件背后的人和故事。新闻线索可联系xiechuchu@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