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对7月份人民币存贷款变化的几点看法

王永利2022-08-29 09:26

王永利/文

问题的提出

中国人民银行披露数据显示:

2022年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790亿元,同比少增4042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21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6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486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87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54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459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13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476亿元。

7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447亿元,同比多增1.18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3380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04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4863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8045亿元。

有人对上述数字深感疑惑,主要问题包括:

一是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790亿元,远超人民币存款当月增加447亿元的规模,贷款新增规模超过存款新增规模的部分去哪儿了?

二是在7月人民币贷款同比减少4042亿元情况下,人民币存款同比却又多增了1.18万亿元,存款同比多增规模远超贷款同比多增规模,其多增的部分从何而来?

三是7月份人民币贷款分部门所列出的新增项合计为5570亿元,与7月贷款增加6790亿元相差了1220亿元;7月份人民币存款所列出的“其中”项合计为减少872亿元,与7月存款增加447亿元,相差了1319亿元。造成这种差别的因素主要是什么?

四是7月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4042亿元,相应的,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561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191亿元,大大低于不少人预期的,在经济下行压力明显超出去年同期,需要加大贷款投放,人民币贷款和社融增量同比应该保持上升的结果,主要原因是什么?

对上述问题的基本看法

(一)上述前三个问题其实一直存在

比如,人民银行披露的2021年7月数据

2021年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0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905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405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8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974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33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57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937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771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774亿元。

2021年7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1.13万亿元,同比多减1.21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36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31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600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9576亿元。

直观看,2021年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08万亿元,与当月人民币存款减少1.13万亿元相差2.21万亿元,相差规模更是惊人。同时,7月份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905亿元,但当月人民币存款却是同比多减1.21万亿元,同样相差巨大。7月份人民币贷款分部门所列出的新增项合计为10167亿元,与7月贷款增加1.08万亿元相差了7千亿元左右;7月份人民币存款所列出的“其中”项合计为减少1.11万亿元,与7月存款减少1.13万亿元,相差了200亿元左右。

再比如,人民银行披露的2020年7月数据

2020年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9927亿元,同比少增631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757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51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067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64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42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968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021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270亿元。

2020年7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803亿元,同比少增561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7195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55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4872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8万亿元。

直观看,2020年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9927亿元,与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803亿元相差9124亿元。同时,7月份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631亿元,但当月人民币存款却是同比少增5617亿元。7月份人民币贷款分部门所列出的新增项合计为9953亿元,与7月贷款增加9927万亿元相差了26亿元;7月份人民币存款所列出的“其中”项合计为增加177亿元左右,与7月存款增加803亿元,相差了600亿元左右。

(二)对前三个问题的基本看法

需要明确的是:人民币贷款与人民币存款虽然密切相关,但二者的变化还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人民币贷款主要包括对住户部门贷款、对企(事)业单位贷款和对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等,其中,前两类贷款也被称为“对实体经济发放的贷款”。对这些部门发放的贷款,会直接转化为这些部门的存款,保持其贷款与存款的同步增加;这些部门偿还贷款,则会带动这些部门存款与贷款的同步减少。这其中一个特殊影响因素是:如果出现贷款不良,银行核销贷款,则会使贷款减少,而不会对存款产生影响。

人民币存款则不仅包括住户存款、非金融企业存款、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还包括财政性存款人民币存款的增减变化,不仅受到人民币贷款的影响,还受到企业债券净融资额、政府债券净融资额、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等因素的影响;住户、企事业单位等购买金融机构的保险、债券、基金、理财产品等,也会减少其存款;住户、企事业单位缴纳税费以及政府部门扩大开支等,也会影响相关部门的存款变化。另外,人民币存款还受到进出口贸易及跨境资本进出项下结售汇、外币贷款结汇成人民币与以人民币偿还外币贷款等外币结售汇的影响

所以,直接将各月或每年人民币贷款新增额与同期人民币存款新增额进行比较,或者将人民币贷款同比新增额与人民币存款同比新增额进行比较,其结果都难免出现很大分化,没有实际意义,需要做的,只能就同一项目进行同比或环比的分析。由此,前述问题中,一、二两项可以忽略而不必较真

至于第三项,说明在人民币贷款和存款项下,肯定还存在未被列出的“其他”因素,如果其他因素影响较大,建议人民银行可以加以特别说明。

(三)关于第四项的看法

确实,今年以来,由于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影响,经济增长与社会就业压力明显超过去年同期,国家也在采取措施保稳定、促增长,所以,市场预期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可能达到1.15万亿元,超过去年同期新增1.08万亿元的规模。但实际结果是仅新增6790亿元,同比少增4042亿元,相应的,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561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191亿元,大大低于不少人的预期,有人指出“7月社融超预期大降”、“7月社融腰斩(或崩塌)”。这在社会上引发不少争议,需要仔细加以论证。

首先,尽管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1.3个百分点,但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并不仅仅局限于人民币贷款,还存在很多其他融资渠道,如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净融资、政府债券净融资、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等。今年还包括央行专项上缴累积利润帮助财政返回税费这样的特殊因素。需要统筹考虑、整体把控,保持社会融资规模的稳定增长,避免大起大落酿成重大风险。

从7月末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速度看,M2同比增长1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3.7个百分点(其中,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6.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9个和1.8个百分点);社会融资总量同比增长10.7%,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变化并不明显。7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1.4%,同比高0.1个百分点。实际上,7月人民币贷款和社融增量同比出现较大规模缩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6月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6867亿元、社融增量同比多增1.47万亿元,出现超预期增长后,7月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性调整所致,其结果并不足为怪,不必对7月人民币贷款与社融增量同比较大规模少增而过度紧张

另外,央行披露的6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6%,较去年同期下降0.42个百分点,处于有统计以来低位。7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35%,比6月份降低0.21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33%,比6月份降低0.24个百分点。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上述数据表明,到目前为止,今年我国比较好的实现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坚决支持稳住经济大盘”的总体要求。

当然也要看到,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高位运行,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需稳固,结构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大,对我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就业带来更大挑战。特别是在整体融资规模增长、融资成本下降情况下,社会融资难易与实际融资规模及融资成本出现更加明显的结构性分化,好企业、好项目更容易融到成本更低的资金,而不少企业和个人却更难融到资金。所以,必须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调节双重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适度降息降准,推动降低综合融资成本能惠及更多企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金融体系总体稳定,力争经济运行实现最好结果。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王永利】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王永利,经济学博士,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 曾任中国银行副行长、执行董事,Swift首任中国大陆董事,乐视控股高级副总裁、乐视金融CEO,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深圳海王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全药网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对货币金融、财务会计、风险管理、外汇储备、人民币国际化、期货及衍生品、金融监管体系、互联网金融、数字币与区块链等,有深入研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