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进化 京东科技正在啃下“最硬的骨头”

资讯2022-09-22 21:35

近年来,在国家推进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和创新、加强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基调下,供应链金融正越来越多地引入数智化科技,其传统模式亦面临变革。

9月21日,在北京举办的2022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峰会,京东科技发布了全新的供应链金融科技战略——以“数智供应链+供应链金融”的“双链联动”模式,面向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输出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与过往业内主要聚焦金融维度不同,京东科技的方案一方面强调数智化供应链对于供应链金融的基础性作用,与此同时,其目标更着眼提升整条产业链的资金使用效率,推动以融促产。

微信图片_20220922213526

中投公司原副总经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谢平表示,我国供应链金融大体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商业银行依托核心企业对上下游企业授信,二是专业化的供应链金融科技服务平台突破单个供应链的限制,整合多个供应链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科技服务平台模式的供应链金融,逐渐脱离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传统模式,转向依托专业化平台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用大数据技术对供应链作信用评级,解决交易信用风险问题,通过对贸易、物流、支付等数据的智能化处理,帮助企业快速获得融资,并提供全面服务。”

供应链金融瓶颈待解

2020年9月,人民银行等八部委发布《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被视为国内首个系统、全面的供应链金融规范性文件。

在《意见》中,供应链金融被定位为服务供应链产业链完整稳定,亦被要求加快创新和规范发展,以推动产业链修复重构和优化升级。业内人士指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保产业链供应链成为“六稳”“六保”中的重要一环,而2022年以来,在“稳经济”和“保市场主体”的目标下,供应链金融也成为重要抓手之一。

从供应链的视角出发,一条产业链往往包含居于核心的大型企业,其上游是众多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下游则涵盖众多经销、分销和服务类企业,由于业务往来中普遍存在一个月至半年的付款账期,相应的融资、增信、结算等金融需求也随之而生。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动力电池生产商需要采购化工原料、生产设备,并向主机厂销售电池,主机厂则需要通过经销商、服务商销售汽车、提供售后,部分消费者亦有贷款购车需求。在此过程中,采购、销售形成了大量的应收款、预付款,账期和资金的“错配”使得产业链上几乎每个节点都有相应的金融需求。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供应链金融委员的相关测算指出,2020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约为15.86万亿元,2022年将进一步提升到19.19万亿元。不过,如此庞大的供应链金融市场,经过20余年的发展,目前仍处于“1.0”阶段,不仅一些基础环节尚待进一步完善,在促进产业链优化升级方面亦有待提升。

一位智库研究人士指出,整体而言,目前国内供应链金融在账实相符、核心企业信用传递、确权等基础问题上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大部分金融机构对此领域的开拓,主要限于应收账款融资、商业保理、质押贷款等产品层面,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局面未有根本改变,供应链金融整体生态的发展优化仍有巨大空间。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金融科技群总裁李波认为,传统供应链金融面临着点、线、面、体四个维度的瓶颈:“在点上,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认识和动力不足,使得供应链金融的环节不够通畅;在线上,供应链金融对核心企业的信用确权和信用评价的能力过于依赖,金融机构识别核心企业信用大多仅能涉及一级供应商或一级经销商,难以对供应链上的第二层乃至第三层企业形成有效覆盖。”

“在面上,供应链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四流’数据处于不同的主体而难以统一归集,缺少能够把‘四流’数据整合的平台,不同产业链间的数据也难以‘跨链’共享;在体上,核心企业、链属企业、金融机构、科技公司以及行业组织之间,大多是独立作战或两两合作,点状的突破,很少能将点连成线,将线连成网。”

双链联动布局打通“堵点”

针对供应链金融的种种局限,近年来业内衍生出多种变革创新,主要聚焦点就是解决产业链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以实现以融促产的效果。其中,京东作为新型实体企业基于其先天的科技基因,从一开始选择了以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引入数智技术赋能为突破口。

2013年,京东科技推出一款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保理融资产品京保贝,服务京东自营的广大供应商。此后,又携手银行等合作伙伴,陆续推出了服务于链属中小微企业的采购融资、动产融资、仓单融资、信用融资、融资租赁、企业支付、票据平台等多种供应链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

基于持续的业务实践,京东科技在供应链金融科技领域通过机器学习、多方安全计算和产业知识图谱等方式,持续进行技术积累,到目前已搭建起完善的供应链金融技术体系,覆盖产品设计、系统搭建、智能信用评估、多头贷款识别、反欺诈、反洗钱,智能化贷中风险监控、贷后风险管理等环节。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以京东的电商平台和供应链网络为基础,围绕京东生态的供应链从一开始就让货物流、资金流等做到“有迹可循”,在解决了传统供应链金融诸多难题的基础上,京东进一步瞄准了提升金融资源的效率,以更好地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微信图片_20220922213628

此次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峰会上,京东科技将其全新的供应链金融科技战略归结为“数智供应链+供应链金融”的“双链联动“模式。这一“双链”模式脱胎于京东的数智供应链实践,以京东的产业和科技能力为基础,对外输出针对不同场景的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与金融机构或供应链核心企业搭建的传统解决方案不同,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定位于一个各方参与、共赢的平台,京东科技的角色则是输出技术、平台和运营能力,同时强调数字化在其整个生态中的基础性作用。

李波说:“供应链金融科技的核心手段,是基于对产业链和供应链行业know-how的充分掌握,利用新型的供应链数智化技术去打通研、采、产、销、服等各节点,进而实现整个供应链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四流数据的闭环并实现平台化归集,使各个环节的数据可留存、可监控、可利用。”

在具体的业务功能层面,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涵盖了保理融资系统、信用流转系统、采购融资系统,动产融资系统、仓单融资系统,票据融资系统,信用融资系统、融资租赁系统、征信科技支持系统、支付结算支持系统等10大供应链金融业务系统平台。

在这样一个平台下,金融机构能够有效实时掌握供应链上下游不同融资客户的真实经营情况和资金动向,从而有效降低获客、风控、运营等系列成本,继而通过新型的供应链金融系统为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企业更高效的提供金融服务。

在一位商业银行人士看来,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最直接的效果,是帮助解决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一些长期存在的“堵点”和信息不对称,如验证贸易、票据的真实性,应收账款确权,判定融资主体的信用等,这些能帮助中小企业更容易地获得贷款,或降低利率,而放眼产业链全局,引入革新性的平台则能助力提升整条产业链的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以融促产。

产业数字化催化供应链金融变革

近年来,针对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和技术创新可谓层出不穷,尽管在某些领域和局部实现了优化革新,但供应链金融的整体生态仍未实现迭代或进化。业内有观点认为,有别于以质押、担保为核心的传统贷款模式,供应链金融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新的资金融通模式,产业链的规范化、数字化才是促成供应链金融革新进化的关键。

基于对供应链金融科技多方面价值的认可,2022年京东正式将供应链金融科技的输出列为“必赢之战”,发展供应链金融科技也成为京东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京东科技“要将多年沉淀的技术、模型、算法、工具产品化、标准化,面向合作伙伴进行输出”。至今,通过在核心企业的部署和运维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已服务十余个产业场景,助力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高效率获得融资服务。

在李波看来,“供应链金融科技是一项系统工程,无法脱离产业数字化单独存在,首先要服务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产业的互联网联结,然后在此基础上叠加金融科技才可提升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

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的合作伙伴,包括大宗贸易领域的厦门国贸、零售领域的古井集团、石化能源领域的中海信托、新能源锂电池领域的天奇股份等。以零售领域的古井贡酒为例,借助部署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古井集团将融资服务下沉至覆盖全国多个城市的二级经销商。平台上线两个月便为供应链上下游300余家企业进行了授信,总授信额度超亿元,2022年春节期间推动整体采购销量实现36%的提升。

需要强调的是,京东科技所构建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与数智供应链相辅相成,只有在完善、互通的数智化供应链基础上,供应链金融科技才能完全发挥其效果,而京东科技目前所做的,正是从底层的供应链数智化开始持续夯实基础。

微信图片_20220922213631

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宋华看来,不能仅仅从金融的维度思考供应链金融,而需要基于产业知识图谱构建供应链金融,目前产业端的演进趋势是从“链”到“网”再到“态”,需要将各个企业、组织之间的数据链接、关联起来,实现这一步的基础是数字化转型和赋能。

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可以视为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布局中的基础环节。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表示,针对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数字化,京东云数智供应链解决方案包括数智化基础设施,以及覆盖“数智采购、协同研发、智能制造、全域链接、价值服务、供应链一体化”等全链路的六大业务场景。在当下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数智供应链是最高效的数字化转型方案,也为供应链金融科技创新及“双链联动”提供坚实技术底座。

一直以来,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可谓产业金融领域“最难啃的骨头”,但随着产业数智化曙光乍现,以供应链金融科技为突破口的路径已显现出巨大的潜力,京东选择了一条颇为吃力的道路,但最难的路往往也是通往成功的捷径。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