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深度减排路径和转型金融机遇:从转型金融支持目录等三大方面着手,推动湾区转型金融融合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2022-09-26 08:31

转型金融正逐渐成为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推进“双碳”目标实现与绿色发展的先行地,也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当前,广东省工业发达,是内地经济活力最强、城镇化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在绿色金融领域先试先行,取得不错的成效;而香港、澳门则依托国际金融资源优势,联通世界,引进国际先进经验,为转型金融创新和落地提供支撑方面优势明显。

9月23日,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减排路径和转型金融机遇”研讨会上,来自金融业、学界等各方绿色金融专家和实践者,对大湾区转型金融的发展进行了深度探讨。

为了推动转型金融更快发展,部分业内专家建议,要加强在目录标准等工具的制定、科学目标的设立及大湾区碳市场的融合发展等方面的探索。

转型金融更多关注碳密集型行业

世界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WRI)北京代表处可持续投资部可持续金融总监李晓真表示,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都同属于广义的“可持续金融”范畴内,转型金融可以理解为是对绿色金融的重要补充。

何为“转型金融”?早在2019年3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就正式提出转型金融的概念。2020年3月,欧盟进一步将可持续金融中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的概念进行区分,将转型金融定义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影响,运用多样化金融工具对特别是传统碳密集型的经济活动或市场主体向低碳和零碳排放转型的金融支持”。

对于我国而言,我国能源结构短期内仍以煤为主,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转型压力较大,高碳行业的转型需要加大社会资金的投入力度。

李晓真表示,现有绿色金融体系没有覆盖到一些碳密集行业,如八大高耗能行业的转型。

“金融机构往往会出于监管风险大,技术识别成本高、‘洗绿’风险等考虑,普遍存在对传统高排放产业一刀切的现状。”李晓真认为,对转型活动缺乏较为清晰的认定标准和披露要求,治理保障措施不到位,缺乏相应转型金融产品支持等因素叠加,导致金融机构没有意愿或能力为转型金融活动提供金融服务。

为推动转型金融更好地赋能高碳行业低碳转型,推动转型活动的标准制定,在今年2月举办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宣布,人民银行作为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联合主席,将与各方共同制定转型金融框架。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曾透露,G20转型金融框架目前已经过了三轮讨论,9月之后,工作组将把文件提交G20央行行长和财长审议,审议通过后,将提交G20峰会。预计到11月中旬,能够得到峰会的正式认可。

据悉,该框架确立了界定标准、信息披露、金融工具创新、政策激励、公正转型五大基本共识。其中,公正转型,也就是考量转型所带来的金融、社会风险等,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内容。

从业界看来,上述框架若能够在全球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将支持更多有潜力的高碳行业和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

大湾区发展转型金融优势明显

无论从金融资源基础或产业结构现状上,粤港澳大湾区都具有发展转型金融的独特优势。

近年来,大湾区金融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据有关数据显示,2021年,大湾区金融业占GDP比重超10%。在9月22日最新公布的第3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香港全球排名第4,深圳排名第9,广州排名第25。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等政策陆续落地实施,为大湾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格局提供了政策支持。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集聚港交所,深交所、广州期货交易所等三大交易所,广州南沙、珠海横琴、深圳前海三个重大平台进一步融通,大湾区通过港澳面向世界,市场规模和金融发展空间巨大。

具体到绿色金融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亦具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其中,广州和深圳作为第一批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已积累了十年的经验。日前,广州南沙、深圳福田也获批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在政策利好之下,大湾区绿色金融资源优势明显。

李晓真认为,2021年内地企业共获得67亿美元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其中近40%贷款由香港银团提供,而香港市场安排发行的绿色可持续债券80%左右的发债主体均来自内地。由此可见,香港在助力提升全球资本参与中国低碳转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在脱碳方面进展如何?WRI北京代表处气候能源部助理研究员黄卓晖博士表示,大湾区目前初步形成了优化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对发展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也做了很好的政策体系建设、工作体系建设等工作。

据WRI研究数据显示,目前大湾区能源使用中煤炭占比约34%,非化石能源占比约31%,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大湾区整体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偏高,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我们希望大湾区关注传统高碳行业和短期内难以减排的行业。通过转型金融可以帮助这些行业的低碳转型,推动大湾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黄卓晖表示。

转型金融发展仍有待制度及市场层面的完善

自2016年起,香港联合交易所已对上市发行人实施了ESG强制信息披露。2021年11月,结合TCFD(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小组)的建议,香港联合交易所刊发了《气候信息披露指引》,进一步细化气候信息的披露要求。

与此同时,内地在环境信息披露及转型金融相关标准制定、碳核算相关比率体系建设等工作亦逐渐开展。

早在2021年,人行广州分行启动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选取了广州、珠海等八市13家法人银行机构作为首批试点机构,率先开展环境信息披露的试点工作。

去年3月,深圳亦发布了全国首部绿色金融领域的法律《深圳特区绿色金融条例》,要求在深圳注册的金融业上市公司等机构应当自2022年起披露环境信息。

不过,截至当前,大湾区内地城市仍有待建立统一的环境信息披露标准和制度体系,并完善现有的环境信息披露框架。

伦敦大学学院基建可持续转型教授梁希建议,应加强科学披露,关注通过转型金融带来的额外减排量。过去很多绿色金融产品的披露方式过于简单。比如将海上风电或光伏项目与电网排放项目进行减排量比较,这并非真正以额外减排量为基础的信息披露。

在政策层面,李晓真则提出,目前我国碳市场还只是现货市场,还需要更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交易工具。李晓真建议,可以纳入更多行业,引入更多交易主体并探索金融衍生品创新。

据悉,自去年7月份正式启动以来,全国碳市场已经纳入了2100多家发电行业的重点排放企业,并覆盖了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经是全球目前规模最大的碳市场。但是,在纳入行业、配额分配及CCER(自愿减排量)抵销、引入金融机构参与以及金融衍生品创新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此外,李晓真认为,在转型金融的市场参与主体上,主要是银行参与,参与主体较为单一。转型金融产品创新在示范落地和规模化发展方面也有待加强。

三大方面推动湾区转型金融快速发展

不过,在业界看来,大湾区已经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广东省部分银行已不断尝试推出与碳减排或可持续发展挂钩的融资产品;今年3月份,港交所上市了首支碳期货ETF,将香港上市商品ETF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到碳信用产品。

为了推动转型金融更快发展,部分业内专家建议,要加强在目录标准等工具的制定、科学目标的设立及大湾区碳市场的融合发展等方面的探索。

其中,构建大湾区内互认的转型金融标准框架,是发展大湾区转型金融的重点工作之一。

李晓真认为,在构建框架的基础上形成转型金融支持重点行业技术目录及披露要求和评估指南,可以加快大湾区乃至全国转型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能源转型和气候投融资跨境交易。

“大湾区可以充分发挥其数字技术优势,金融资源优势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等的平台优势,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重点行业转型项目库和转型金融工具箱。”李晓真表示。

广东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肖斯锐则表示,目前,内地已有个别城市率先发布了转型金融目录。但广东条件较为复杂、产业结构特别,需要设计符合实际情况的转型金融目录。目前广东碳市场已纳入了六大行业,这是未来设计转型金融产品需要重点参考的转型数据。

肖斯锐认为,如何做好碳数据和能耗数据的衔接,形成能够实操落地的转型金融支持目录,是当前需要重点考虑的。目前,在人民银行和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的指导下,广东绿金委等机构均在开展相关研讨和探索。

在框架和目录逐步搭建和完善的同时,设立科学的碳目标也显得尤为重要。

据WRI介绍,科学碳目标倡议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3670余家企业和金融机构采取行动设立科学碳目标,其中有1730家承诺了科学碳目标,有1343家进一步承诺了净零目标。

目前,部分金融机构已经在通过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以及贷款投融资组合的净零排放的目标设定、路径的探索以及MRV(碳排放的量化与数据质量保证的过程)等工具,影响和推动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通过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以推动大湾区转型金融发展,也是当前的重点工作之一。

9月15日,《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出台,《规划》提出,“要探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碳排放权交易所,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与国际碳交易业务”。而早在2021年3月份,港交所和香港证监会牵头的工作小组对香港碳市场发展机遇进行评估时,便已提出建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碳市场。

“大湾区是中国碳市场发展排头兵,广州和深圳是中国最早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之一,在交易品种、配额拍卖、市场规模和流动性等方面都积累了很好的经验。”李晓真表示,未来,如果能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动建设区域统一碳市场,引入金融机构尤其是国际投资者参与碳金融衍生品的创新,推动碳期货交易落地等,将经一步推动转型金融发展,尤其是对有效发挥碳定价功能起到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郭晓洁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