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PMI重回扩张区间,政策落实需抓住时间窗口

张奥平2022-09-30 12:24

张奥平/文 9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综合PMI产出指数。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50.1%,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升至扩张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6%和50.9%,比上月下降2.0和0.8个百分点继续位于扩张区间。

PMI作为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9月份录得数据较8月份继续回升,时隔3个月重回扩张区间(4月47.4%、5月49.6%、6月50.2%、7月49.0%、8月49.4%、9月50.1%),体现出我国经济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持续发挥效能下,扭转了下滑态势,实现环比修复。笔者认为当前经济正处于从环比修复走向复苏期紧要关口往未来看,四季度经济在全年份量最重,稳经济政策落实需抓住时间窗口和时间节点着力解决当前市场主体“预期不稳信心不足”这制约经济实现内生性复苏的长期“痛点”问题

首先从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来看仅生产指数升至临界点以上其他指数仍低于临界点具体来看,生产指数为51.5%,比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49.8%,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6%,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9.0%,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8.7%,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其中,代表需求侧的新订单指数回升幅度小于代表供给侧的生产指数,且仍低于临界点,表明市场需求景气度虽继续改善,但市场整体有效需求仍旧不足,而代表外需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仅录得47.0%,体现出外需正在快速走弱。笔者认为往未来看外需或将持续走弱稳经济更需内需发力

其次从大小型企业PMI来看,大型企业继续处于扩张区间,中、型企业处于收缩区间。大型企业PMI为51.1%,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7%和48.3%,比上月上升0.8和0.7个百分点,景气水平虽有所改善,但仍处于收缩区间。笔者认为其中小型企业相比大型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更大,长期处于发展“预期不稳信心不足”的状态,是近两年多疫情多轮冲击所造成的“后遗症”。

此外,相比于全年其他经济目标,最需要保住的目标是失业率在5.5%以内。在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下,如果能够保住失业率目标,经济活动能正常运转,已是十分成功的。而中小企业贡献了80%以上城镇就业,就业则首先要住中小企业,稳住中小企业的发展预期恢复中小企业的发展信心,就业岗位就会实现内生性的良性扩张。

近期,笔者在与一些中小企业家交流时常听到一句话,“心气大不如前、缺乏方向感”。企业虽伴随着经济从“谷底”修复,逐步开始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但心气,也就是信心并没有完全恢复。有时经济数据是客观“冰冷”的,但主观感受是难以测量却更加真实的,而这一只“看不见的手”之力量却无比强大。

9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稳增长稳就业保民生,关键要保市场主体”“针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制造业困难大的实际,加大纾困力度,促进经济回稳向上。在第四季度,再实行一批收费缓缴”“三是落实责任,言必行、行必果,确保市场主体受惠”。

9月28日,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推进会议提出,“四季度经济在全年份量最重,不少政策将在四季度发挥更大效能,要增强信心,抓住时间窗口和时间节点,稳定市场预期,推动政策举措全面落地、充分显效,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针对需求偏弱的突出矛盾,想方设法扩大有效投资和促进消费,调动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积极性,继续实施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注重用好近期出台的两项重要政策工具”。

当前宏观政策已持续发力提振中小企业信心。笔者建议各部门、各地方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为市场主体提振信心尽快打响中小企业“信心恢复战”。首先,要坚决防止疫情防控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根据各地方实际情况建立疫情防控长效机制,更加科学精准化;其次,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再次对于近年来多行业的政策调整,要讲清楚政策导向和原则,引导好市场预期,避免市场主体因预期不明而产生信心转弱的负反馈循环;最后,要站在微观市场主体需求的角度,落实好已出台的助企纾困存量政策,同时,以企业信心为政策着力点,研究出台超常规的增量政策,给予企业多方位的政策扶持,助力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恢复对未来发展的信心。避免疫后中小企业长期信心不足的“后遗症”成为“永久性创伤”,这也是日本“失去十年”惨痛教训的根本。 

往未来看经济在政策面强烈的稳增长保市场主体诉求下已站在新一轮复苏期的起点上市场主体、投资者也需理解,经济复苏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一路上行,而是逐步的波动回升。此外,即将召开的二十大也将积极布局未来。当下我们更需要拾起发展的信心,走在经济周期曲线之前抓住未来的确定性

*本文作者张奥平系增量研究院院长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学家、新质未来研究院院长,同时兼任中国电子商会科创产业专委会副理事长、人民网创投专家咨询委员会特聘专家。担任多个地方政府部门及协会经济顾问:山东省青年企业家协会特聘经济顾问;江西省数字经济企业协会特约经济学家;山东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协会特聘经济顾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直属商会专家顾问;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局民营经济发展智库专家;广州市天河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顾问;新乡市企业家联合会等特聘经济顾问;中关村数字文化产业智库专家委员;山东省财金投资集团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越南建设证券中国区首席